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成为改革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中小学美育教育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因此,如何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成为当前中小学美育课程实施的重点。本文将主要谈谈非遗文化特别是粤剧文化在中小学美育课程中的校本化实施,以期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更好地促进我国美育教育发展。
【关键词】非遗文化;美育课程资源;中小学教育;校本课程实施
一、引言
美育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美育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该正确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教育中面临的困境,积极树立美育课程改革意识,不断探索美育课程资源,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以校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通过打造校本课程,能够从实际出发,更好地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使课程更好地发挥出其教育功能。粤剧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瑰宝,将粤剧纳入到中小学美育课程中,能够更好地推动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
二、中小学美育课程的目标
新时代下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拥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任何的创造性活动都和想象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审美活动与审美实践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想象力和创造意识。从美育教育课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激发,从这些拥有丰富美学元素的传统文化艺术当中,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审美体验,体验过程中也能激发其审美情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通过开展美育课程,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由于学生的审美兴趣都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学校也应当积极开展相关审美实践活动,在涵养学生审美精神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相关活动当中。最后通过美育课程的实施,能够给学生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感悟,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美、鉴赏美,再加上一些审美情境熏陶,也可以激发其创造美的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目前中小学美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美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存在观念偏差,很多学生和家长对美育课程了解比较肤浅,错误地将美育教育与艺术教育划上等号,认为美育课程是多余的,学生只需要学好文化课程,忽視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很多学校并没有积极进行美育课程的资源开发工作,没有自己的特色,教学空间依然局限在教室里。尽管有些学校突出艺术课程的学习,但这都有“以术代育”的嫌疑,虽然说提高了专业技术培养,但忽视了审美教育,并没有真正实现美育课程目标;此外,还有很多学校在美育教育上的投资比较少,缺乏对美育实践的重视,没有配备相应的资料和设施、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也比较弱、资源结构相对单一、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少、没有主动争取相关课程资源,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中小美育课程实施发展。
四、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实施路径
为充分发挥美育教育作用,就需要将美育真正融入到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当中,深入探索整个课程实施路径,才能够真正实现课程目标。
首先,需要根据中小学美育课程目标建立起一体化美育课程框架,核心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评估。课程理念是整个课程框架搭建的精神指南,美育课程开发实施的目的就是通过课程实施来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审美素养。因此,可以将课程理念定位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新时代美育课程,将课程看作教育途径,将美育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充分发挥美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供更多的审美平台。除了美育课程理念外,课程目标也是框架搭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规定了整个课程的具体任务目标。美育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制定,每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目标,而整体目标还是要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具体可以从认知目标、体验目标、感悟目标以及创造目标这几个维度出发。关于美育课程内容组织,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美育课程不等于艺术教育,除了相关艺术课程之外,还需要注重美育的整体性,内容也应当更加丰富和多元。美育课程实施与评估。要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壁垒,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粤剧文化为例,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粤剧剧团,深入感受粤剧魅力;课程评价上可以创新评价方式,比如,鼓励学生在当地社区进行表演,观众进行投票打分等方式,有效提高美育课程实施效果。
另一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开发美育教材,让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启迪,教材内容需要更贴合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在教材开发方面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有效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教材编写质量也要达到相关标准,编写者需要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内容能够传达出正确的审美观念。此外,编写方式也应当尊重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联和联系,最后是课程的二次开发,需要将一些富有当地特色的内容加入到教材当中,亲近本土,凸显当地文化特色。
五、非遗文化在中小学美育课程中的校本化实施
粤剧是岭南文化代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财富,结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根植于民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粤剧正在受到一些新兴文化的冲击,因此,将粤剧这类非遗文化引入到中小学美育课程中,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外,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遗文化;美育课程资源;中小学教育;校本课程实施
一、引言
美育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美育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该正确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教育中面临的困境,积极树立美育课程改革意识,不断探索美育课程资源,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以校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通过打造校本课程,能够从实际出发,更好地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使课程更好地发挥出其教育功能。粤剧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瑰宝,将粤剧纳入到中小学美育课程中,能够更好地推动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
二、中小学美育课程的目标
新时代下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拥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任何的创造性活动都和想象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审美活动与审美实践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想象力和创造意识。从美育教育课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激发,从这些拥有丰富美学元素的传统文化艺术当中,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审美体验,体验过程中也能激发其审美情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通过开展美育课程,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由于学生的审美兴趣都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学校也应当积极开展相关审美实践活动,在涵养学生审美精神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相关活动当中。最后通过美育课程的实施,能够给学生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感悟,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美、鉴赏美,再加上一些审美情境熏陶,也可以激发其创造美的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目前中小学美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美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存在观念偏差,很多学生和家长对美育课程了解比较肤浅,错误地将美育教育与艺术教育划上等号,认为美育课程是多余的,学生只需要学好文化课程,忽視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很多学校并没有积极进行美育课程的资源开发工作,没有自己的特色,教学空间依然局限在教室里。尽管有些学校突出艺术课程的学习,但这都有“以术代育”的嫌疑,虽然说提高了专业技术培养,但忽视了审美教育,并没有真正实现美育课程目标;此外,还有很多学校在美育教育上的投资比较少,缺乏对美育实践的重视,没有配备相应的资料和设施、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也比较弱、资源结构相对单一、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少、没有主动争取相关课程资源,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中小美育课程实施发展。
四、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实施路径
为充分发挥美育教育作用,就需要将美育真正融入到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当中,深入探索整个课程实施路径,才能够真正实现课程目标。
首先,需要根据中小学美育课程目标建立起一体化美育课程框架,核心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评估。课程理念是整个课程框架搭建的精神指南,美育课程开发实施的目的就是通过课程实施来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审美素养。因此,可以将课程理念定位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新时代美育课程,将课程看作教育途径,将美育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充分发挥美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供更多的审美平台。除了美育课程理念外,课程目标也是框架搭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规定了整个课程的具体任务目标。美育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制定,每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目标,而整体目标还是要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具体可以从认知目标、体验目标、感悟目标以及创造目标这几个维度出发。关于美育课程内容组织,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美育课程不等于艺术教育,除了相关艺术课程之外,还需要注重美育的整体性,内容也应当更加丰富和多元。美育课程实施与评估。要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壁垒,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粤剧文化为例,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粤剧剧团,深入感受粤剧魅力;课程评价上可以创新评价方式,比如,鼓励学生在当地社区进行表演,观众进行投票打分等方式,有效提高美育课程实施效果。
另一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开发美育教材,让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启迪,教材内容需要更贴合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在教材开发方面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有效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教材编写质量也要达到相关标准,编写者需要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内容能够传达出正确的审美观念。此外,编写方式也应当尊重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联和联系,最后是课程的二次开发,需要将一些富有当地特色的内容加入到教材当中,亲近本土,凸显当地文化特色。
五、非遗文化在中小学美育课程中的校本化实施
粤剧是岭南文化代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财富,结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根植于民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粤剧正在受到一些新兴文化的冲击,因此,将粤剧这类非遗文化引入到中小学美育课程中,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外,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