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就谈不上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也就可想而知。那么从哪些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呢?对此,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不同点在于它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而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学习目的越明确,自觉性与能动性就越强,心理状态越佳,效果也就越高,这是目的性对学习的指导作用。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使他们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中产生学好数学的激情。例如:进行“没有数学的生活”、“泉州东西塔高度的测量”、“数学与神舟飞船”等讨论课,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气氛在讨论中活跃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未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能较好地转化为学习兴趣。
二、巧妙导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新课的导入。巧妙导入新课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奏。新课若“入能得法,导有趣味”,不但能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而且能引人入胜,激发同学们听课情绪。
如学习“合并同类项”的导入,如果老师一上课就讲:我们今天学习“合并同类项”(不讲为什么要学),那么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心理状态下,听老师“填鸭式”地传授,课堂学习气氛沉闷,这节课效果肯定不佳。如果这样导入:今天老师来上课时,路经一家早餐店,见一少年正与店老板争吵。老师上前一打听才知事情的发生经过:少年的爸妈让他第一次出来买早点,他分别按照一家三口的需求向正忙得不可开交的老板说‘来2个面包、2张煎饼和1根油条’,待老板分别打包后又说‘再来1个面包、3张煎饼和1根油条’,老板只好找开各包后再分门别类地装好打包,之后没想到这位少年又说‘还要2个面包、1张煎饼和1根油条’,老板忍着一肚子气嘀咕了一句‘神经病’,于是两人便吵起来了。后来在老师的劝解下,两人才言欢而散。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劝解的吗?首先,老板出口伤人,违背经商的职业道德是错误的,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少年购买的方式不妥,浪费老板经营的时间而造成的。然而,少年的错误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没有学过、或者没有学好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合并同类项(板书)。
如此引入课题,不仅水到渠成,使学生对“物以类聚”中的“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有趣的、活生生的生活例子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认识到学好“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
三、贴近生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初中生在课堂上的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15——20分钟左右。如何让学生保持“感兴趣”的状态,这又是教师要认真研究的重要内容。“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在学习中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唯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有积极持久的学习心理和求学劲头。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举和生活相关的例子,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设计轻松愉悦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可根据所需适时穿插如“锡拉和锡塔”的故事,高斯的故事等一些“数学史”的故事,为数学课堂增添无限的“人情味”。在“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中可设计:一篮球运动员在投篮训练中,球出手时离地面总是2.25米,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y=-0.2x? +3.5,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问该运动员应在距离篮圈中心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篮才能投中?如此情境无疑给篮球爱好的学生打了一针兴奋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举例:连人带马33,100条腿跑邯郸,请问人和马各有多少?讲三角函数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设下这样的悬念:你能否不过河便测出河对面一棵树的高度。这种悬念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学生能积极思考,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主动探索地获取知识,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借助图形问:有一只狗在点A,一块肉在点B,当狗看到肉时,是直冲过来还是绕道而走呢?学生顿时情绪高涨,人人都说:当然是直冲过来,即线段 AB。追问:为何?再答:这样最近。我说:狗也知道有“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相信大家也一定会知道。这么一来同学门再也不会忘记原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也进一步在主动探索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手段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和学习兴趣,教师若一味地“一言堂”“满堂灌”地授课、或一味地多媒体教学、一味地进行导学式教学等等,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单一的教学方法,久了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1)该展现教师授课的魅力时要展现。如设计优美合理的板书。板书是教学中文章思路、教学教路、学生学路三者的结晶,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创造出优美合理的板书可以增添课堂教学中的强化效应和思索效应。(2)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要充分体现它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把多媒体教学组织好,总是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下接受知识,特别是现在利用电脑软件可生动形象地演示几何图形及作图过程。但要注意多媒体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学,应避免让它包办了板书及其他教学过程。否则学生的其他能力将受到抑制。(3)该学生主动参与的要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如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上台授课、当堂练习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适时地给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规律,同时加强个别辅导。这样学生既能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又能高效率地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一、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不同点在于它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而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学习目的越明确,自觉性与能动性就越强,心理状态越佳,效果也就越高,这是目的性对学习的指导作用。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使他们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中产生学好数学的激情。例如:进行“没有数学的生活”、“泉州东西塔高度的测量”、“数学与神舟飞船”等讨论课,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气氛在讨论中活跃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未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能较好地转化为学习兴趣。
二、巧妙导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新课的导入。巧妙导入新课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奏。新课若“入能得法,导有趣味”,不但能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而且能引人入胜,激发同学们听课情绪。
如学习“合并同类项”的导入,如果老师一上课就讲:我们今天学习“合并同类项”(不讲为什么要学),那么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心理状态下,听老师“填鸭式”地传授,课堂学习气氛沉闷,这节课效果肯定不佳。如果这样导入:今天老师来上课时,路经一家早餐店,见一少年正与店老板争吵。老师上前一打听才知事情的发生经过:少年的爸妈让他第一次出来买早点,他分别按照一家三口的需求向正忙得不可开交的老板说‘来2个面包、2张煎饼和1根油条’,待老板分别打包后又说‘再来1个面包、3张煎饼和1根油条’,老板只好找开各包后再分门别类地装好打包,之后没想到这位少年又说‘还要2个面包、1张煎饼和1根油条’,老板忍着一肚子气嘀咕了一句‘神经病’,于是两人便吵起来了。后来在老师的劝解下,两人才言欢而散。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劝解的吗?首先,老板出口伤人,违背经商的职业道德是错误的,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少年购买的方式不妥,浪费老板经营的时间而造成的。然而,少年的错误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没有学过、或者没有学好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合并同类项(板书)。
如此引入课题,不仅水到渠成,使学生对“物以类聚”中的“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有趣的、活生生的生活例子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认识到学好“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
三、贴近生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初中生在课堂上的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15——20分钟左右。如何让学生保持“感兴趣”的状态,这又是教师要认真研究的重要内容。“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在学习中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唯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有积极持久的学习心理和求学劲头。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举和生活相关的例子,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设计轻松愉悦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可根据所需适时穿插如“锡拉和锡塔”的故事,高斯的故事等一些“数学史”的故事,为数学课堂增添无限的“人情味”。在“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中可设计:一篮球运动员在投篮训练中,球出手时离地面总是2.25米,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y=-0.2x? +3.5,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问该运动员应在距离篮圈中心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篮才能投中?如此情境无疑给篮球爱好的学生打了一针兴奋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举例:连人带马33,100条腿跑邯郸,请问人和马各有多少?讲三角函数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设下这样的悬念:你能否不过河便测出河对面一棵树的高度。这种悬念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学生能积极思考,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主动探索地获取知识,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借助图形问:有一只狗在点A,一块肉在点B,当狗看到肉时,是直冲过来还是绕道而走呢?学生顿时情绪高涨,人人都说:当然是直冲过来,即线段 AB。追问:为何?再答:这样最近。我说:狗也知道有“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相信大家也一定会知道。这么一来同学门再也不会忘记原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也进一步在主动探索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手段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和学习兴趣,教师若一味地“一言堂”“满堂灌”地授课、或一味地多媒体教学、一味地进行导学式教学等等,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单一的教学方法,久了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1)该展现教师授课的魅力时要展现。如设计优美合理的板书。板书是教学中文章思路、教学教路、学生学路三者的结晶,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创造出优美合理的板书可以增添课堂教学中的强化效应和思索效应。(2)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要充分体现它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把多媒体教学组织好,总是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下接受知识,特别是现在利用电脑软件可生动形象地演示几何图形及作图过程。但要注意多媒体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学,应避免让它包办了板书及其他教学过程。否则学生的其他能力将受到抑制。(3)该学生主动参与的要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如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上台授课、当堂练习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适时地给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规律,同时加强个别辅导。这样学生既能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又能高效率地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