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学校不同于一般高校,学生教育的一项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具备相应素质奠定良好基础。文章通过对本校“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教育管理的分析,总结“以创业教育为主体,顶岗实习与创业活动两翼齐飞,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联动,三足鼎立”教育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工学结合 创业能力培养 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李京泽(1981-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吉林 长春 130033)
[课题项目]本文系长春市职业教育教科研项目“‘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KY2011-4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7-0103-02
“学校中有企业,企业中有学校”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打造校企融合的实践平台是高职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首要环节,实行“工学结合一体化”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开展与企业接轨的创业教育研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在创业教育领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多的成功经验。20世纪70年代,美国硅谷大批企业的创立和师生的成功创业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英国已经形成了政府推动、社会资助、企业合作、课程体系完备的教育体系。在知识经济飞速前进的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必须重视公民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跟随世界创业教育的发展步伐,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也逐渐形成,但与国外创业教育蓬勃开展的态势相比,无论在受众的广度与培养的深度,还是在挖掘创业者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上,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和问题。2010年5月,教育部向各地高校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加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大学生创业中心是学生的职业与创业能力并行发展的助推器,是学校与社会高速接轨的桥梁。
一、创建“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校企合作的平台
“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是集创业教育、顶岗实习、创业咨询、开业指导、跟踪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扶助的“无缝对接”。作为学生创业的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孵化基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岗位,通过真实工作岗位的工作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社会综合能力;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咨询、指导,培养学生较强的创业能力、坚定的创业信念、积极的创业心态等,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依托学校“IT校企联盟”,创业中心引进合作企业入驻中心,本着“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创业课程、组织实施教学、实施素质技能考核、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创业中心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积极鼓励企业技能型人才来中心指导,吸收企业人员参与创业课程标准制定。同时,开发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力求达到学生毕业后可以“零距离”上岗,“无障碍”创业。
2.校企合作,打造创业孵化器。依托“IT校企联盟”的企业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可到校内企业顶岗实习,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鼓励学生创业,创业中心向学院申请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学生也可通过创业中心获得创业指导和资助,或以多家企业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创业。
3.校企合作,提高专兼师资建设。为提高创业中心指导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定期派送专业老师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和项目研发,学习当前流行的新观念、新技术,并将这些新技术用于创业学生的培训和教学实践中。同时,请合作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担当创业中心的实习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学生创业咨询指导工作。加强企业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职业道德高尚、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及较强实践能力的创业型教师队伍。
4.校企合作,搭建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中心与进驻的企业组建成为合作开发平台,作为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专业讲座、岗前培训、顶岗实习等条件,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体验企业文化,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保证学生假期实践和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同时,与企业深入合作,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改革,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实训、就业,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学院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二、构建“一体两翼三足鼎立”教学管理模式,推进工学结合教育教学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生创业中心的管理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企业、政府,拓展和延深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以创业教育为主体,以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企政”三元协同、校内外多方联动的教学管理模式。
1.创业教育为主体。我国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国外相比,在整体水平和精细化研究方面相对滞后,正处在感性发动与知性探索阶段。在这一背景下,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设计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课程的实施是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手段。按照模块化课程设计原则,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创业模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创业基础理论知识,针对当前社会问题、企业文化、创业政策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前景、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是专业、职业知识,是指从事某一项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讲解如何对行业现状和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判断创业方向。三是经营管理知识,如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四是综合性知识,一般包括法律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
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有计划地开展创业知识教育、关键技能训练、培养创业者具有的人格特征与心理素质,才能提高学生自我就业的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2.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是两翼。(1)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是学生开展预就业与创业活动平台。目前,创业中心已成为各专业校内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在完成项目实战类课程的学习之后,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大学生创业中心的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在此阶段学生由企业能手带领参与企业的实时项目或真实项目的开发,同时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能手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实现顶岗预就业。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使学生学到很多行业内的必备知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2)创业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个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创业实践任务的一个教学阶段,学生可在创业活动中体验和运用各种所学的创业知识,全面提高创业素质。实现创业活动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研与专业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拓展学生的创业思路。第二,成立社团或工作室。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能够寻找创业的灵感,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使他们勇于尝试和参与创业,逐步完善处于萌芽阶段的创业理念,使之趋于成熟。第三,组织创业专题活动。如安排企业专家和创业明星来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与成功人士近距离接触,沟通交流创业思想。策划“创业计划书”大赛,参赛人员根据自己的创业目标,完成一份从创意、市场分析到公司运营、风险预测等各环节齐全、有可操作性的商业计划书,使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以上实习实践活动,力求找到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业相结合的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体验预就业、创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双重能力的提升。“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教学和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达到“以训促学、以训促管”的目的,对大学生应对市场风险、提高自主创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
3.学校、企业、政府形成稳固的三足鼎立势态。大学生创业正是当前政府、学校、大学生和社会各方面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在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方面高度体现了校企政三方联动的作用。
第一,校内增设的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发现机会,做好创业准备。创业中心的创业支持与开业指导课程又为学生创业打开了大门。
第二,政府和学校联合举办“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在政策支持方面,地方政府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政府绿色通道,简化大学生创业程序。近年来,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吉林省人社厅、全省人才中心系统全面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据了解,2013年吉林省学生创业企业将达到1000户,创业大学生达到3000人,将直接带动5000名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与完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绿色通道,为学校进行创业教育提供政策、资金、服务等支持。学校应该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行自我调节,将政府政策方针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培养有能力、有素质的创业人才。
第三,企业与学校协作,一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指导及市场。深化校企合作,引进小型企业入驻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学生在校内完成顶岗实习提供便利条件,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活动,增加师生企业实践的机会。校企双方既要“合作”,更要“共赢”。学校育人靠企业,企业选人找学校,两者的通力协作,学校的就业创业率得到了相应保障,同时,企业也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资源。
第四,政府积极动员企业加入创业中心,与学校和企业共同监控学生创业过程,保证创业的效果。在政府的指导下,入驻企业都成为创业中心的顶岗实习基地,保障了学校的实践教学的实施。在三方有力监管下,学生创业的风险相应降低,创业的成功率稳步提高。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借助大学生创业中心这个平台来推动学生创业,学校调整教学改革是内力,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和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是外力,三方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高析.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信息报,2011(8).
[关键词]工学结合 创业能力培养 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李京泽(1981-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吉林 长春 130033)
[课题项目]本文系长春市职业教育教科研项目“‘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KY2011-4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7-0103-02
“学校中有企业,企业中有学校”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打造校企融合的实践平台是高职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首要环节,实行“工学结合一体化”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开展与企业接轨的创业教育研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在创业教育领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多的成功经验。20世纪70年代,美国硅谷大批企业的创立和师生的成功创业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英国已经形成了政府推动、社会资助、企业合作、课程体系完备的教育体系。在知识经济飞速前进的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必须重视公民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跟随世界创业教育的发展步伐,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也逐渐形成,但与国外创业教育蓬勃开展的态势相比,无论在受众的广度与培养的深度,还是在挖掘创业者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上,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和问题。2010年5月,教育部向各地高校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加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大学生创业中心是学生的职业与创业能力并行发展的助推器,是学校与社会高速接轨的桥梁。
一、创建“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校企合作的平台
“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是集创业教育、顶岗实习、创业咨询、开业指导、跟踪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扶助的“无缝对接”。作为学生创业的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孵化基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岗位,通过真实工作岗位的工作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社会综合能力;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咨询、指导,培养学生较强的创业能力、坚定的创业信念、积极的创业心态等,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依托学校“IT校企联盟”,创业中心引进合作企业入驻中心,本着“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创业课程、组织实施教学、实施素质技能考核、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创业中心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积极鼓励企业技能型人才来中心指导,吸收企业人员参与创业课程标准制定。同时,开发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力求达到学生毕业后可以“零距离”上岗,“无障碍”创业。
2.校企合作,打造创业孵化器。依托“IT校企联盟”的企业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可到校内企业顶岗实习,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鼓励学生创业,创业中心向学院申请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学生也可通过创业中心获得创业指导和资助,或以多家企业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创业。
3.校企合作,提高专兼师资建设。为提高创业中心指导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定期派送专业老师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和项目研发,学习当前流行的新观念、新技术,并将这些新技术用于创业学生的培训和教学实践中。同时,请合作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担当创业中心的实习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学生创业咨询指导工作。加强企业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职业道德高尚、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及较强实践能力的创业型教师队伍。
4.校企合作,搭建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中心与进驻的企业组建成为合作开发平台,作为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专业讲座、岗前培训、顶岗实习等条件,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体验企业文化,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保证学生假期实践和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同时,与企业深入合作,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改革,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实训、就业,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学院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二、构建“一体两翼三足鼎立”教学管理模式,推进工学结合教育教学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生创业中心的管理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企业、政府,拓展和延深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以创业教育为主体,以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企政”三元协同、校内外多方联动的教学管理模式。
1.创业教育为主体。我国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国外相比,在整体水平和精细化研究方面相对滞后,正处在感性发动与知性探索阶段。在这一背景下,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设计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课程的实施是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手段。按照模块化课程设计原则,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创业模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创业基础理论知识,针对当前社会问题、企业文化、创业政策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前景、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是专业、职业知识,是指从事某一项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讲解如何对行业现状和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判断创业方向。三是经营管理知识,如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四是综合性知识,一般包括法律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
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有计划地开展创业知识教育、关键技能训练、培养创业者具有的人格特征与心理素质,才能提高学生自我就业的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2.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是两翼。(1)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是学生开展预就业与创业活动平台。目前,创业中心已成为各专业校内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在完成项目实战类课程的学习之后,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大学生创业中心的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在此阶段学生由企业能手带领参与企业的实时项目或真实项目的开发,同时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能手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实现顶岗预就业。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使学生学到很多行业内的必备知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2)创业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个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创业实践任务的一个教学阶段,学生可在创业活动中体验和运用各种所学的创业知识,全面提高创业素质。实现创业活动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研与专业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拓展学生的创业思路。第二,成立社团或工作室。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能够寻找创业的灵感,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使他们勇于尝试和参与创业,逐步完善处于萌芽阶段的创业理念,使之趋于成熟。第三,组织创业专题活动。如安排企业专家和创业明星来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与成功人士近距离接触,沟通交流创业思想。策划“创业计划书”大赛,参赛人员根据自己的创业目标,完成一份从创意、市场分析到公司运营、风险预测等各环节齐全、有可操作性的商业计划书,使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以上实习实践活动,力求找到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业相结合的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体验预就业、创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双重能力的提升。“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教学和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达到“以训促学、以训促管”的目的,对大学生应对市场风险、提高自主创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
3.学校、企业、政府形成稳固的三足鼎立势态。大学生创业正是当前政府、学校、大学生和社会各方面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工学结合一体化”大学生创业中心在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方面高度体现了校企政三方联动的作用。
第一,校内增设的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发现机会,做好创业准备。创业中心的创业支持与开业指导课程又为学生创业打开了大门。
第二,政府和学校联合举办“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在政策支持方面,地方政府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政府绿色通道,简化大学生创业程序。近年来,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吉林省人社厅、全省人才中心系统全面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据了解,2013年吉林省学生创业企业将达到1000户,创业大学生达到3000人,将直接带动5000名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与完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绿色通道,为学校进行创业教育提供政策、资金、服务等支持。学校应该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行自我调节,将政府政策方针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培养有能力、有素质的创业人才。
第三,企业与学校协作,一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指导及市场。深化校企合作,引进小型企业入驻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学生在校内完成顶岗实习提供便利条件,校企合作开展教学活动,增加师生企业实践的机会。校企双方既要“合作”,更要“共赢”。学校育人靠企业,企业选人找学校,两者的通力协作,学校的就业创业率得到了相应保障,同时,企业也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资源。
第四,政府积极动员企业加入创业中心,与学校和企业共同监控学生创业过程,保证创业的效果。在政府的指导下,入驻企业都成为创业中心的顶岗实习基地,保障了学校的实践教学的实施。在三方有力监管下,学生创业的风险相应降低,创业的成功率稳步提高。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借助大学生创业中心这个平台来推动学生创业,学校调整教学改革是内力,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和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是外力,三方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高析.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信息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