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叙述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原本只有一个故事,后来经过艺术家的辛勤劳动,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将不同的符号重新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形式,然后才能生出许许多多的故事。
关键词:写作;阅读;新课标;艺术手段;立意;布局
鲁迅先生说过,写作其实没有什么诀窍,一切关于写作方法的书都可以不理,又说,你只有写才会写。其实,这正道出了写作的诀窍。多读、多练就是一条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并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关于这一点,已被大多数从事写作的人认可。那么阅读和写作之间究竟存在些什么关系呢?我们作为语文的教学工作者,又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系,来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本文试就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作一番粗略的论述,以期望能够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重视,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根据艺术创造理论,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即没有写作。人们生活经验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经验,即人们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生活经验;一是间接的知识积累,即人们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获取见解生活经验。试想,如果没有阅读,即使有再丰富的直接生活经验,也很难用文字表现出来。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学锝好,才写得好。”以前大学的写作课叫做文选与习作,即把讲析范文、例文与讲授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理论、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从分析现成的文章样式,文章的写作过程布局谋篇、选材剪材、叙述角度、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入手,从理论上分析作家的精神产品——文本开始的。所以,从阅读到写作是学习写作的全过程。由知到行,理论到实践,即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以练习,最后形成写作的能力。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要写出好文章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阅读对写作有促进作用,通过援引、仿写作、想象,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对文中那段对童年趣味的描写,就可以要求学生去仿写作。通过精彩语句的分析,让学生准确生动地进行遣词造句。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挖掘人物性格来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构思情节能力,积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通过文章层次和写作顺序的分析,进行合理拟写作文提纲的训练,使文章言而有序。
二、阅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它要涉及作者的生活阅历、秉性、爱憎、思想、情感、意志、语言运用的能力,乃至先天禀赋等多种因素。一篇文章,其实就是作者的思想、价值趋向、政治趋向等的外在反映。我们知道,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我们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我们所有的人都不可能穷尽生活,对一切事物都去亲身经历、体验。直接的生活实践得来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阅读恰好弥补了我们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历史、认识世界,阅读能使我们纵观上下数千年,阅读能使我们脚迹纵横十万里。比如古代的社会风俗习惯、婚姻嫁娶、政治经济模式、外国的山川物产、风土人情、语言服饰、宗教信仰等,这些东西,我们都不可能亲身去体会、有的甚至根本没法亲身了解,所有的这些,都得靠阅读获得。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东坡则说的更好,太史公行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曾国藩教其子曾纪泽作文,则要求其子熟读孔孟、李杜、韩柳、苏黄等三十二位圣贤的著作,强调看、读、写缺一不可,才能学有所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需要材料,材料从哪里来?来自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一个人如果知识积累贫乏,不管其生活阅历如何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干瘪无味,意蕴祜浅,缺乏文采。因为它缺少从阅读中获得的和生活贴切的文学语言,语言的乏力,必然影响作品的品味。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大文豪的作品为什么写出来能震撼人的心灵,具有持久不息的艺术生命力?是因为他们除了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外,还有广博的知识积累。
三、阅读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文章叙述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原本只有一个故事,后来经过艺术家的辛勤劳动,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将不同的符号重新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形式,然后才能生出许许多多的故事。
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能够开发智力,训练独立思考的精神。读者从文本中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说我们读者从文本中看到的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超出作者的原意,或者说文本的意义总是大于作者原意。这样看来,阅读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创作冲动。试想如果没有《金瓶梅》,哪有《紅楼梦》?没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官调》,哪有王实甫的《西厢记》?读者从阅读中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他既可撷取其中的浪花一朵,如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也可以换个角度,从不同的立意、褒贬的倒换来重新构思;如《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处理与史传中的人物大相径庭。
阅读在增长读者知识,启迪读者思想的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而联想是广无边际的,无所不包,从人生到社会,从过去到现在、将来 ,联想能冲击人的大脑、联想能引发无数幻想,幻想则是创造力的源泉,是激发人们创造的原动力。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及阅读与写作课的专家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后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 总之,我们尽可能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23期.
[2]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J].西北职教,2009年07期.
[3]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8期.
关键词:写作;阅读;新课标;艺术手段;立意;布局
鲁迅先生说过,写作其实没有什么诀窍,一切关于写作方法的书都可以不理,又说,你只有写才会写。其实,这正道出了写作的诀窍。多读、多练就是一条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并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关于这一点,已被大多数从事写作的人认可。那么阅读和写作之间究竟存在些什么关系呢?我们作为语文的教学工作者,又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系,来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本文试就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作一番粗略的论述,以期望能够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重视,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根据艺术创造理论,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即没有写作。人们生活经验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经验,即人们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生活经验;一是间接的知识积累,即人们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获取见解生活经验。试想,如果没有阅读,即使有再丰富的直接生活经验,也很难用文字表现出来。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学锝好,才写得好。”以前大学的写作课叫做文选与习作,即把讲析范文、例文与讲授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理论、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从分析现成的文章样式,文章的写作过程布局谋篇、选材剪材、叙述角度、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入手,从理论上分析作家的精神产品——文本开始的。所以,从阅读到写作是学习写作的全过程。由知到行,理论到实践,即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以练习,最后形成写作的能力。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要写出好文章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阅读对写作有促进作用,通过援引、仿写作、想象,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对文中那段对童年趣味的描写,就可以要求学生去仿写作。通过精彩语句的分析,让学生准确生动地进行遣词造句。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挖掘人物性格来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构思情节能力,积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通过文章层次和写作顺序的分析,进行合理拟写作文提纲的训练,使文章言而有序。
二、阅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它要涉及作者的生活阅历、秉性、爱憎、思想、情感、意志、语言运用的能力,乃至先天禀赋等多种因素。一篇文章,其实就是作者的思想、价值趋向、政治趋向等的外在反映。我们知道,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我们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我们所有的人都不可能穷尽生活,对一切事物都去亲身经历、体验。直接的生活实践得来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阅读恰好弥补了我们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历史、认识世界,阅读能使我们纵观上下数千年,阅读能使我们脚迹纵横十万里。比如古代的社会风俗习惯、婚姻嫁娶、政治经济模式、外国的山川物产、风土人情、语言服饰、宗教信仰等,这些东西,我们都不可能亲身去体会、有的甚至根本没法亲身了解,所有的这些,都得靠阅读获得。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东坡则说的更好,太史公行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曾国藩教其子曾纪泽作文,则要求其子熟读孔孟、李杜、韩柳、苏黄等三十二位圣贤的著作,强调看、读、写缺一不可,才能学有所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需要材料,材料从哪里来?来自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一个人如果知识积累贫乏,不管其生活阅历如何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干瘪无味,意蕴祜浅,缺乏文采。因为它缺少从阅读中获得的和生活贴切的文学语言,语言的乏力,必然影响作品的品味。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大文豪的作品为什么写出来能震撼人的心灵,具有持久不息的艺术生命力?是因为他们除了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外,还有广博的知识积累。
三、阅读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文章叙述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原本只有一个故事,后来经过艺术家的辛勤劳动,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将不同的符号重新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形式,然后才能生出许许多多的故事。
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能够开发智力,训练独立思考的精神。读者从文本中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说我们读者从文本中看到的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超出作者的原意,或者说文本的意义总是大于作者原意。这样看来,阅读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创作冲动。试想如果没有《金瓶梅》,哪有《紅楼梦》?没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官调》,哪有王实甫的《西厢记》?读者从阅读中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他既可撷取其中的浪花一朵,如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也可以换个角度,从不同的立意、褒贬的倒换来重新构思;如《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处理与史传中的人物大相径庭。
阅读在增长读者知识,启迪读者思想的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而联想是广无边际的,无所不包,从人生到社会,从过去到现在、将来 ,联想能冲击人的大脑、联想能引发无数幻想,幻想则是创造力的源泉,是激发人们创造的原动力。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及阅读与写作课的专家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后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 总之,我们尽可能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23期.
[2]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J].西北职教,2009年07期.
[3]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