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汽车维修行业是道路运输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道路运输的技术后勤保障。交通部自1986年将汽车维修行业纳入行业管理部门以来,行业逐渐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但是汽车维修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深入分析和研究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有标准出发,论述了汽修行业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汽车维修;行业状况;经营管理
1.行业标准有待完善
行业标准不完善,开业技术条件(国标GB/16739)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其规定的企业经营类别(一、二、三类)与市场形成的新的经营模式很小协调,如快修连锁经营、汽车养护等,从而阻碍了这些新型维修模式的发展;同时国标G B/16739规定设备配置与大都市汽车维修需求不相适应,部分设备利用率低,而检测诊断设备等跟不上现代化汽车高性能技术的发展。资金投入更是不足,资金短缺,投资分散,正常融资环境不健全等,都在阻碍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站的公司大多于依靠自有资金、人才、技术进行发展,缺乏政府的政策扶持。
2.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严重
目前的中国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从生产领域来说,整车生产企业认可的配件、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剩余产能生产的配件、仿制配件、假冒伪劣配件等一同流入市场;从进口渠道来说,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等均打着“原厂正宗”的旗号涌进国内的汽车配件市场;从经营业户来说,有人合法经营,但也有部分经营业户使尽手段、胡搅蛮缠、坑蒙拐骗,令车主防不胜防。主要表现在以假充真,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等行为。此外,许多根本不具备某种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均在从事着超范围经营问题,难以保证维修质量。少数维修点无证无照经营、不明码标价,维修作业后漫天要价,尤其是对外地车辆,更是变本加厉。还有的维修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为招揽生意,常常给汽车改型、改色,却从不过问车的来历,从而给一些盗车贼提供了方便。有的维修厂将报废汽车回收后,拼装上市,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这些现象的存在,搅乱了汽车配件市场的价格体系,也使得汽车配件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汽车的维修质量、运行安全和维修费用。
3.维修行业和汽车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在对个体汽车检修业户管理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无组织状态,没有统一领导,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汽车管理部门对这些个体汽车检修业户的监管力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体汽车维修厂设备不齐,技术落后,难以形成一定维修规模,无法保证当地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个体维修厂技术人员的水平较差,缺乏正规培训,而且设备陈旧,资金短缺,修理工艺停留在手工作业的水平上,根本无法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小修厂收费标准极不统一,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个体维修小厂,检测设备不全或者根本没有检测设备。
4.维修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维修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工作,如企业运行情况的记录,维修间隔的控制,项目的实施,这其中包含了人、作业程序、检查落实、经济性分析控制等问题,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最终实施结果。
事实上,目前的管理现状很难适应客观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四
①维修管理模式不合时宜。
传统的计划预期检修制,不太顾及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和经济管理。因而这种管理模式是生产型的,而生产经营型的维修管理不仅要考虑设备生产的需要,更要追求维修的经济型和维修的经济管理。
②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
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管理机构没有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低下。
③重使用、轻管理:例如,在口常管理考核、评比中,对设备管理的考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维修管理的投入不足等等。
④维修计划兑现率低:施工企业对下属机械使用单位的制约不够,使得修理计划兑现率低、施修工期难保证、修理不彻底、忽视施修质量等现象时有发生。
⑤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⑥安全管理不足:一些维修企业,忽视对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技术档案不健全,安全装置管理不当,造成一些人为的安全事故,增大了企业的负担。
⑦维修管理基础设施跟不上。
有些较先进的设备,对配件的質量以及燃料、润滑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川.浅淡现代汽车修理人才的培养[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
[2]孙建军.思维与现代汽修人人生[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6.
[3]金涛.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的分店运作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关键词:汽车维修;行业状况;经营管理
1.行业标准有待完善
行业标准不完善,开业技术条件(国标GB/16739)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其规定的企业经营类别(一、二、三类)与市场形成的新的经营模式很小协调,如快修连锁经营、汽车养护等,从而阻碍了这些新型维修模式的发展;同时国标G B/16739规定设备配置与大都市汽车维修需求不相适应,部分设备利用率低,而检测诊断设备等跟不上现代化汽车高性能技术的发展。资金投入更是不足,资金短缺,投资分散,正常融资环境不健全等,都在阻碍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站的公司大多于依靠自有资金、人才、技术进行发展,缺乏政府的政策扶持。
2.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严重
目前的中国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从生产领域来说,整车生产企业认可的配件、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剩余产能生产的配件、仿制配件、假冒伪劣配件等一同流入市场;从进口渠道来说,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等均打着“原厂正宗”的旗号涌进国内的汽车配件市场;从经营业户来说,有人合法经营,但也有部分经营业户使尽手段、胡搅蛮缠、坑蒙拐骗,令车主防不胜防。主要表现在以假充真,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等行为。此外,许多根本不具备某种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均在从事着超范围经营问题,难以保证维修质量。少数维修点无证无照经营、不明码标价,维修作业后漫天要价,尤其是对外地车辆,更是变本加厉。还有的维修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为招揽生意,常常给汽车改型、改色,却从不过问车的来历,从而给一些盗车贼提供了方便。有的维修厂将报废汽车回收后,拼装上市,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这些现象的存在,搅乱了汽车配件市场的价格体系,也使得汽车配件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汽车的维修质量、运行安全和维修费用。
3.维修行业和汽车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在对个体汽车检修业户管理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无组织状态,没有统一领导,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汽车管理部门对这些个体汽车检修业户的监管力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体汽车维修厂设备不齐,技术落后,难以形成一定维修规模,无法保证当地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个体维修厂技术人员的水平较差,缺乏正规培训,而且设备陈旧,资金短缺,修理工艺停留在手工作业的水平上,根本无法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小修厂收费标准极不统一,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个体维修小厂,检测设备不全或者根本没有检测设备。
4.维修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维修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工作,如企业运行情况的记录,维修间隔的控制,项目的实施,这其中包含了人、作业程序、检查落实、经济性分析控制等问题,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最终实施结果。
事实上,目前的管理现状很难适应客观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四
①维修管理模式不合时宜。
传统的计划预期检修制,不太顾及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和经济管理。因而这种管理模式是生产型的,而生产经营型的维修管理不仅要考虑设备生产的需要,更要追求维修的经济型和维修的经济管理。
②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
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管理机构没有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低下。
③重使用、轻管理:例如,在口常管理考核、评比中,对设备管理的考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维修管理的投入不足等等。
④维修计划兑现率低:施工企业对下属机械使用单位的制约不够,使得修理计划兑现率低、施修工期难保证、修理不彻底、忽视施修质量等现象时有发生。
⑤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⑥安全管理不足:一些维修企业,忽视对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技术档案不健全,安全装置管理不当,造成一些人为的安全事故,增大了企业的负担。
⑦维修管理基础设施跟不上。
有些较先进的设备,对配件的質量以及燃料、润滑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川.浅淡现代汽车修理人才的培养[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
[2]孙建军.思维与现代汽修人人生[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6.
[3]金涛.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的分店运作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