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黄体素释放激素与乙肝表面抗原嵌合基因在家蚕体内的表达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在家蚕培养细胞中获得的重组BmNPV病毒感染5龄的家蚕,在感染后第24h可以测出HBsAg的活性。以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HBsAg的量也逐渐升高。用ELISA抑制法测得每血淋巴中含HBsAg-LHRH的量为7-12μg.mL^-1。以兔抗LHRH抗体对家蚕血淋巴进行免疫沉淀,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小类似的颗粒。
其他文献
干扰素(IFN)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活性的细胞因子。本研究通过PCR从AA肉鸡基因组DNA中克隆了IFN-α(ChIFN-α)基因,测序分析,并将该基因与表达载体pQE30相连,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30/ChIFN-α,以IPTG诱导在
实验通过对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分析发现,在花粉发育过程中,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和化学杂交剂(CHA)诱导的雄性不育与其相应的可育材料相比,叶片中各种内源激素的水平分别在不同时期发生
ENOD40是根瘤器官形成过程中表达的植物早期结瘤素基因之一,通过调节细胞生长素和细胞激动素的平衡诱使根瘤形成.利用DupLex-A酵母双杂交系统,以豌豆ENOD40为诱饵,从豌豆根瘤
将C4光合特性转移到C3植物以提高其光合能力,一直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C4光合途径转入C3植物已成为可能。
短光低温诱导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简报)@陆燕鹏@万邦惠@陈雄辉@黄明崇@刘立亚¥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短光低温诱导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简报)陆燕鹏万邦惠陈雄辉黄
以广东籼稻良种秋桂矮11为材料,切取11d苗龄的叶基和叶鞘,游离原生质体,以台北309悬浮细胞为饲养层,放在饲养层顶部滤膜上培养。用N6+2,4-1.5mg.L^-1+玉米素0.2mg.L^-1+水解蛋白500mg.L^-1+葡萄糖0.5mol.L*-1+C0.15%琼脂糖半凝固培养基。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的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动物应用研究及其取得的成就,阐明了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表达特征,提高转基因表达的策略以及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展望了转
将高含硫水稻10kD醇溶蛋白基因从质粒pFM18亚克隆到植物高效表达载体卡盒pRS100中,得到双元表达质粒pRS10K;对其进行PCR扩增及PCR产物酶切分析,表明pRS10K包含来自pRS100的rbcS高效表达启动子、终止子和M13通用引物互补序列及水
鉴定了鸡毒支原体的假定细胞粘附素基因的一部分,并将其用作DNA诊断探针。根据肺炎支原体细胞粘附素蛋白质的基因保守区两侧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变性寡核苷酸引物L2R2,用于以鸡毒支原体
本研究介绍了水稻花药培养在我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方法探索阶段、与水稻育种的结合阶段和新品种选育阶段。综述了近期国内外水稻花药培养中培养基与培养方法改进与完善方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