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民“三怕”的由来
前不久,会同县委报道组下到村组了解社情,邀请村组干部退休人员、老党员、青年、妇女召开座谈会时,某村村长的发言久久在耳边回响,他说: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打心眼里拥护,以前农民缺吃少穿,现在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收入还是很低的,遇到“大事”就傻眼了,农民现在有“三怕”:一怕子女读书刁(成绩好),考上大学无钱缴(学费);二怕家人得大病,求医借债为保命;三怕种养遇天灾,血本无归返穷贫。
这位村干部的顺口溜归纳的农民“三怕”现象,使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心灵为之一震,脸上即时浮现一种凝重、内疚和辛酸交织的表情。“三怕”现象虽不够全面准确,却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今中国广大农村的真实状况。一滴水见大海,时下农村薄弱的经济基础显而易见,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面临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无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难题和无力抵御天灾人祸袭击的“三怕”境况,细细想来农民的担心是多么实际,农民的遇境令人同情,农民的无奈令人寝食难安。
二、当今我国城乡对比基本现状
请看以下面几组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
(一)自1998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超过建国之初至1997年间投入的总和,但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25元,相差3.2倍。城乡人均消费支出却由1978年的1∶2.56倍扩大到2003年的1∶3.23倍。
(二)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城市人口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占65.4%,农村人口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占39.1%,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近9成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三)医疗卫生状况:占全国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卫生资源,90%左右的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
(四)基础设施建设:至今全国仍有近5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左右也就是约34万个行政村没有用上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也就是约1.5亿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仍有20%左右的村庄至今没有通电。
(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50%以上农村没有图书室、报刊阅览室、文化娱乐室,能配置电脑的行政村少之又少,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普遍存在,而赌博、腐朽和粗俗文化、封建迷信却大行其道……
这就是当今中国城乡之“剪刀差”,无庸置疑,公共财政在农村严重缺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前,90%左右人口在农村,改革开放近30年来,农村人口往城镇迁徙流动,时下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60%左右,虽说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活水平逐年改善,但总体而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是不争的事实。
漫步今日乡村,除极少数占天时地利的行政村已“鸟枪换炮”可与城镇媲美外,大多数村寨面貌无多大改观——陈旧的土砖房、有的阴暗潮湿、有的人畜混居,禽舍充斥;狭窄的道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卫生环境更差,简陋的厕所,蝇蛆乱爬、臭气熏天,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到处杂草丛生,鼠害猖撅,用“脏、乱、差”来形容绝不为过。
如此糟糕的环境,农民的健康怎么能够保证呢?匮乏的教育资源怎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农村经济又怎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反过来说,发展缓慢的农村经济又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面貌呢?这些环环相扣、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素是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薄弱,阻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拦在农村前进车道上的一条沟坎,要跨越这条沟坎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三、建设新农村,财政任重道远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工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党中央把“三农”摆进重要议事日程,解决农村公共财政“缺位”问题也迫在眉睫了。
(一)各级财政要向“三农”倾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农业问题主要是作为脆弱产业的保护与支持问题,推动其产业化与规模化是根本出路。财政要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推动过程中起“四两拔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综合性开发,营造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农村问题主要是公共财政问题,长期的“城市财政”特征和偏重城市的财政政策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欠缺,财政要千万百计地带动村镇或农户自筹资金,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好农村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有效激活社会资金的自愿投入。
农民问题主要是权益保护与实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的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同时要加强中央对农民“直补”政策的检查,使农村百姓确确实实得到实惠。
(二)财政要准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体现的政府职能是财政的公共性。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财政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准确确定自己的位置,既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那种认为只要政府号召,财政就要拿钱的想法是不妥当的。另外,财政拨钱用于农村修修补补“穿衣戴帽”式的表面文章也非正道。犹如“造血”与“输血”,财政应毫不犹豫选择“造血”,或着重点应放在“造血”的功能上,财政要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大包大揽,而应把支持的重点放在公共领域,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改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而且,使得财政支持与市场机制相得益彰。
(三)财政要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中起主导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政府均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县、(市)财政要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列入全额预算,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和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同时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扫盲教育经费的投入,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还要建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以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农村社会保障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我国的农民除千百年来遗留的“养儿防老”之外,几乎是无任何生存、生命保障的弱势群体,财政要积极支持社会保障面逐步向农村覆盖,推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尽快完善农村特困群体救助体系,使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都能维持“最低生活保障线”,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
(四)财政要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上做文章
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财政部门长期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增收潜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要特别注重富民产业的规划和发展,力争形成“一村一品”的拳头产品,成为该村当家的经济支柱。因为新农村的前提是经济实力的提升,如果农村经济没有真正搞上去,房子做得再漂亮,绿化美化亮化搞得再好,也会维持不了多久。因此,各级财政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化的进程,形成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和长效机制。
一言以蔽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农村“缺位”现象比较突出,建设新农村,就是弥补“缺位”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财政在这重要的历史进程中无疑扮演重要角色。各级政府要尽快夯实财政基础,做大财政“蛋糕”,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市带乡村,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有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不久,会同县委报道组下到村组了解社情,邀请村组干部退休人员、老党员、青年、妇女召开座谈会时,某村村长的发言久久在耳边回响,他说: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打心眼里拥护,以前农民缺吃少穿,现在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收入还是很低的,遇到“大事”就傻眼了,农民现在有“三怕”:一怕子女读书刁(成绩好),考上大学无钱缴(学费);二怕家人得大病,求医借债为保命;三怕种养遇天灾,血本无归返穷贫。
这位村干部的顺口溜归纳的农民“三怕”现象,使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心灵为之一震,脸上即时浮现一种凝重、内疚和辛酸交织的表情。“三怕”现象虽不够全面准确,却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今中国广大农村的真实状况。一滴水见大海,时下农村薄弱的经济基础显而易见,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面临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无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难题和无力抵御天灾人祸袭击的“三怕”境况,细细想来农民的担心是多么实际,农民的遇境令人同情,农民的无奈令人寝食难安。
二、当今我国城乡对比基本现状
请看以下面几组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
(一)自1998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超过建国之初至1997年间投入的总和,但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25元,相差3.2倍。城乡人均消费支出却由1978年的1∶2.56倍扩大到2003年的1∶3.23倍。
(二)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城市人口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占65.4%,农村人口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占39.1%,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近9成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三)医疗卫生状况:占全国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卫生资源,90%左右的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
(四)基础设施建设:至今全国仍有近5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左右也就是约34万个行政村没有用上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也就是约1.5亿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仍有20%左右的村庄至今没有通电。
(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50%以上农村没有图书室、报刊阅览室、文化娱乐室,能配置电脑的行政村少之又少,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普遍存在,而赌博、腐朽和粗俗文化、封建迷信却大行其道……
这就是当今中国城乡之“剪刀差”,无庸置疑,公共财政在农村严重缺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前,90%左右人口在农村,改革开放近30年来,农村人口往城镇迁徙流动,时下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60%左右,虽说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活水平逐年改善,但总体而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是不争的事实。
漫步今日乡村,除极少数占天时地利的行政村已“鸟枪换炮”可与城镇媲美外,大多数村寨面貌无多大改观——陈旧的土砖房、有的阴暗潮湿、有的人畜混居,禽舍充斥;狭窄的道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卫生环境更差,简陋的厕所,蝇蛆乱爬、臭气熏天,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到处杂草丛生,鼠害猖撅,用“脏、乱、差”来形容绝不为过。
如此糟糕的环境,农民的健康怎么能够保证呢?匮乏的教育资源怎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农村经济又怎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反过来说,发展缓慢的农村经济又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面貌呢?这些环环相扣、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素是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薄弱,阻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拦在农村前进车道上的一条沟坎,要跨越这条沟坎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三、建设新农村,财政任重道远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工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党中央把“三农”摆进重要议事日程,解决农村公共财政“缺位”问题也迫在眉睫了。
(一)各级财政要向“三农”倾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农业问题主要是作为脆弱产业的保护与支持问题,推动其产业化与规模化是根本出路。财政要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推动过程中起“四两拔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综合性开发,营造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农村问题主要是公共财政问题,长期的“城市财政”特征和偏重城市的财政政策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欠缺,财政要千万百计地带动村镇或农户自筹资金,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好农村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有效激活社会资金的自愿投入。
农民问题主要是权益保护与实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的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同时要加强中央对农民“直补”政策的检查,使农村百姓确确实实得到实惠。
(二)财政要准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体现的政府职能是财政的公共性。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财政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准确确定自己的位置,既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那种认为只要政府号召,财政就要拿钱的想法是不妥当的。另外,财政拨钱用于农村修修补补“穿衣戴帽”式的表面文章也非正道。犹如“造血”与“输血”,财政应毫不犹豫选择“造血”,或着重点应放在“造血”的功能上,财政要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大包大揽,而应把支持的重点放在公共领域,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改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而且,使得财政支持与市场机制相得益彰。
(三)财政要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中起主导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政府均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县、(市)财政要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列入全额预算,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和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同时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扫盲教育经费的投入,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还要建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以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农村社会保障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我国的农民除千百年来遗留的“养儿防老”之外,几乎是无任何生存、生命保障的弱势群体,财政要积极支持社会保障面逐步向农村覆盖,推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尽快完善农村特困群体救助体系,使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都能维持“最低生活保障线”,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
(四)财政要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上做文章
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财政部门长期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增收潜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要特别注重富民产业的规划和发展,力争形成“一村一品”的拳头产品,成为该村当家的经济支柱。因为新农村的前提是经济实力的提升,如果农村经济没有真正搞上去,房子做得再漂亮,绿化美化亮化搞得再好,也会维持不了多久。因此,各级财政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化的进程,形成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和长效机制。
一言以蔽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农村“缺位”现象比较突出,建设新农村,就是弥补“缺位”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财政在这重要的历史进程中无疑扮演重要角色。各级政府要尽快夯实财政基础,做大财政“蛋糕”,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市带乡村,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有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