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爱描述根本没发生的事情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儿子3岁半,经常会说一些根本没发生的事情。比如说“昨天我们一家去划船了”“昨天我和爸爸坐了双层公共汽车”,这些事根本没有发生,但他就是爱这么说,有时说得还很认真,就好像真的发生了一样。我想纠正孩子,告诉他你根本没做这些事,不能这么说,但孩子听了还挺着急。孩子经常沉醉于幻想之中,这样的表现是不是不正常?(丁丁妈妈)
  将幻想与真实混淆,一般发生在孩子2岁~4岁之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现。这个年龄段是想象力的发展期,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假想与真实的混淆,造成这种现象是由幼儿认知水平所决定的。想象与记忆的混淆,使幼儿分不清哪些是渴望得到而反复想象的形象,哪些是真实经历的记忆形象,常常把想过的和做过的事情混淆,常常把假想的事信以为真。例如,一个孩子特别想得到一个布娃娃,可能她会和别人说“我的妈妈昨天给我买了一个布娃娃”。而当孩子中大班后,常常会听到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真的吗?”“真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这表明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想象和真实的事情可能有不一致之处。
  对于孩子的这种幻想,家长不用太担心,更不能一味去指责和训斥,很多情况下孩子并不是故意这样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发展,这些现象会自然消失。这个时候家长正确的方法是帮助幼儿分清现实与梦想的区别,比如,你可以针对孩子的“话”进行一步步的引导,以帮助他分清愿望与事实:“你很想坐双层公交车是不是?”“你是不是想去划船?”……然后,再明确地告诉他:这些都是你的愿望,一般我们在说自己的愿望时,要加上“我想”或者“我希望”,否则,别人会以为是真事了,反而不能帮助你去实现愿望了。
其他文献
随着血压波动性与靶器官损害、预后的关系得到更多研究的支持,血压波动性越来越受到临床与科研人员的重视。家庭自测血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评价血压波动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诸如上述之类的镜头在不同的家长身上类似地上演着,这与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有关系。有些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标准往往是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诗以及会不会做算术题等。其实,将小学的内容提前至幼儿园来教,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正如果树使用激素违背其自然生长过程而难以结出甘甜的果实一样,拔苗助长式地催“熟”孩子,到头来孩子难以真的“成熟”,更难以成功。  家长不妨看看这则案例:1968
女儿5岁了,得一“精明”的雅号。因为,自小只要属于她个人的私有物或交由她保管的东西如衣服、发卡、小贴花、或是其他吃的、玩的,她总是很精心地打理,很少有丢失。在家里,还专门霸占了一个抽屉用来存放“个人财产”,不允许任何人动用。  “精明”这个词本身或许只是一个中性词,但交往时人们从中自觉不自觉地又将意会出“小气”来。的确,女儿是有点“小气”,尤其表现在“吃”和“玩”这两方面。对于她所喜欢的,别人要是
豆豆今年上大班了,可他的种种行为令我头疼:看书,一个故事没有看完就跑出去玩了;喜欢下棋,可是没有一副棋是完整的,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做数学分合式的时候,明明是5-2=3,写成3-2=3,我
胺碘酮可抑制华法林的肝酶代谢,既往增强其抗凝作用。故两药伍用时可能将增加后者的出血风险。然而既往关于两药伍用的临床意义远未明了。现就两药伍用与出血住院及死亡风险
我儿子今年6岁,他听话懂事,从未缠着父母买这买那,亲朋好友常夸他“真懂事”。每当听到人们的赞扬,我的心里就充满了骄傲和喜悦。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意义疏导法    对各式各样的食品和玩具,孩子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但是,如果一味地去满足他们的购买要求,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今后的成长。每当儿子向我提出购买要求,不管需要多少钱,我都要理智地“审批”,该买的一定要买,不该买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清明节除了扫墓、插柳、放风筝外,其食俗也丰富多彩。今天向大家介绍的美食就是——清明团。
双稳继电器是一种很有用的特殊继电器,它具有两个工作线圈和一组(或多组)单刀双位接触点。如果其中一个线圈有驱动电流流过从而使接触点处于某一接触状态,则另一线圈被驱动时
伴三尖瓣反流(TR)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较为常见。既往曾有报道称,重度TR将可能增加CHF患者死亡风险。然而迄今关于伴TR与CHF患者远期存活率等预后间关系尚不清楚,现就此进行
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新技术,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初步已显示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不同治疗方式的RDN专用导管不断发展,基于此现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