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屏风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46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是屏风,周朝就有了。
  屏风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象征权力。过去每逢重大场合,主人身后一定要搁一座屏风,它意味着气势。《礼记》有载:“天子当依而立。”这个“依”,就是屏风。
  第二个功能是分割空间。今天大致使用的还是屏风这个功能。比如在一些重大场合,或非常大的餐厅,可以用屏风挡一挡,使很多人有自己相对的一个封闭空间。
  第三个功能是非常科学,就是可以挡风。古代的屋子不像今天这么密封,常有穿堂风、小阴风刮着。睡在地上,就需要三面都挡上屏风,防止睡觉时受凉、受风。这种三面挡屏风的习惯,逐渐演化出后来的罗汉床。中国床大都有三面围子,就是受屏风影响。
  最后一种功能,就是装饰。《红楼梦》第六回,贾蓉向王熙凤借屏风。贾蓉就说:“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你们那玻璃的炕屏,能不能借我们家摆摆,我们家来客人了,风光一下,再给你送回来。”这里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玻璃炕屏开始进入中国。
  
  围屏、地屏与折屏
  
  屏风有很多形制。比较大的一种叫围屏,三面围着,古画上能看到。过去古人要睡在地上,这种围屏给他强烈的安全感。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屏风实物,是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属于国宝。它的尺寸不是很大,但表明了我们最早实物的存在。
  围屏都成组,一片一片衔接起来。后来出现一种很重要的屏风,只有一片,叫“地屏”,意思是直接落地的屏风。一般都有两米多高,比较大。这种地屏一拿出来,不管搁在哪儿,都是视线的中心,坐在前面的一定是主人。
  古人一到春秋两季,经常要做户外活动。原因是当时没有电,采光不好,人们很少在室内聚会。清朝中叶之前,绝大部分屋子都非常昏暗。所以,一到春天,大量聚会都在庭院中出现。而在院外聚会的时候,要有一个中心,于是这种地屏就被拿出来摆放。我们看到的大量实物地屏,在两端都有提手,表明它经常要被搬动。
  折屏是屏风的另外一种形式,从围屏发展而来,它的装饰功能大于实用功能。明清两代,大量折屏出现,表明当时社会的富足程度,因为屏风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家具。
  
  枕屏
  
  枕屏是搁在床上枕前的屏风,主要作用是挡风。枕屏在古代使用率非常高。从唐诗宋词里,可以找出非常多的例子,描写古人在睡觉前,看看屏风,特别高兴。屏风上面有画、有字,可以欣赏。当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挡风。
  白居易写过一首四言古体诗《貘屏赞》。“貘”是古代的一种动物,“屏”是屏风。他在诗前面写了一段话:“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卫其首”就是保护我的脑袋。白居易说:我的脑袋有头风病,风一吹总头疼,所以每天睡觉时,找一个小屏风挡在我的脑袋前,防止被风吹着。正好碰到一个好画工,就让他把“貘”画在我的屏风上做装饰。
  有专家考证,“貘”就是熊猫。古代的熊猫很难见到,因为它生活地的海拔都比较高。人们就以讹传讹,把熊猫弄得非常神秘,说它眼睛是“细目”,就是小眼睛。确实,熊猫的眼睛并不大,但是看着很大。古代迷信,认为“貘”这种奇特的动物能吸食恶梦,能令人不做恶梦,有祛病的功能。所以白居易把它画在枕屏上。
  
  砚屏
  
  还有一种跟枕屏非常类似的屏风,叫“砚屏”,只是尺寸比较小。砚屏是搁在桌子上使用的,古人过去研墨写字,墨得自己磨。为了防止墨干就必须搁一个屏风,挡在墨前,防止有小风吹到它,使其尽可能慢一点儿干。这就是砚屏最初的功能。
  砚屏在宋朝就有了。宋朝人认为是苏东坡、黄庭坚发明了砚屏。宋代文人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说:“古无砚屏……自东坡、山谷始作砚屏。”山谷,就是黄庭坚。
  砚屏搁在桌子上的时间长了以后,逐渐变换了角色。一开始,它是强调功能性的家具,当功能性不是很重要时,它的陈设性就出现了。此时,砚屏上的装饰开始增多,慢慢演化成桌屏。桌屏后来就不搁在需要研墨的画桌或画案上了,而是直接搁在条案上,就是为了让人们欣赏。
其他文献
这是记载在《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中的一个2600年前的关于潜伏的故事。  有一次,齐国国王齐桓公跟宰相管仲密谋发兵讨伐莒国。可是不等付诸行动,他们要讨伐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自然,莒国方面也有时间做迎战的准备。  齐桓公感到非常奇怪,说:“我跟管仲先生商量讨伐莒国的事情,商量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管仲回答道:“国内一定潜伏着高人。”  齐桓公恍然
期刊
任何一种学说要成为“官学”,肯定都要得到官方的青睐和赏识。否则,无论如何高深,都登不上大雅之堂。官方需要一种对社会施加影响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又不可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到民间的思想资源中去寻找,去挖掘。  而儒学就是这么一个“幸运儿”。自从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儒学就开始登堂入室了,成了官方的意识形态,被赋予了“正统”的地位。而儒生,这些代表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些只能靠
期刊
一位禪师问他的徒弟:“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什么?”  机灵的徒弟指指酒杯。酒杯是以黄金和大理石制成的,价值肯定不菲。  “那好,拿走它吧。”禅师说。  徒弟不待禅师吩咐第二遍,立刻用右手紧紧抓住了那个酒杯。  “你不想放开它吧?”禅师接着问,“没有别的你喜欢的了吗?”徒弟承认,桌上那个胀鼓鼓的钱袋,也不惹他讨厌。  “没关系,你也拿去吧。”禅师说道。  于是徒弟又欣喜地用左手夺过钱袋。“现在呢?”他
期刊
秋天,稻谷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   佛陀來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有一个生性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大怒道:“我们平时勤力耕种,才有今天的收获,你为什么不学我们呢?”  “长者啊!我也是耕耘的。”佛陀和气地回答。   “你是农夫么?你的牛、种子和田地在哪里呀?”   “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佛陀向他解释说,“我在众
期刊
汉朝是中华民族的成长期,成长的痕迹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汉唐常常并称,除了这两个朝代的中国都属世界一号强国外,也由于这两个朝代都颇具恢弘、大度、自由的气象。唐朝的气象,源于对其综合国力的充分自信;汉朝的气象,更多原因在于其封建社会初级阶段的历史特征使之然。  汉武帝的用人政策就颇具这种初级阶段的历史特征,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因为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各种学说在战国时代风起云涌
期刊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的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直言敢谏的汲黯曾批评汉武帝说:皇上杀人太多,
期刊
17世纪与18世纪之交,犹如电光乍闪,中国和俄国的天空,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颗惊人相似的巨星。他们,就是震古烁今的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    他们都是大气磅礴的传奇君主,一个是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一个是锐意改革、狂飙突进的俄国沙皇。两位大帝不仅出生时代相同,在位时间相当,而且都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他们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在17至18世纪中把各自的国家带入鼎盛局面:康熙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
期刊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几个积极有为皇帝之一。他从上台之日起,就一直不停地在那里闹腾:任用酷吏、实施“推恩法”、行封禅典礼以强化君主专制;重农抑商、算缗告缗、盐铁官营以控制经济命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学校以统一人们思想;当然,他平生做的最大一桩事业,是连续39年从事反击 匈奴的战争,杀得“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其间又平东瓯、南越,“通西南夷”,成就一番赫赫功业。  汉武帝
期刊
杨柏林 男,癸卯榴月,生于乡野。为人迂讷,乏难于见机行事;时遭人欺,遂常成自闭性情。八岁入学,连跳两级。大学四年,不尚学习。偶得诤友,所自天机。毕业还乡,执教至今。杏坛岁月,亦喜亦悲。悲染青丝韶光老,喜润红颜桃李芳。一点憨心,运伴笔粉漫漫;几许疾愿,福祝学子莘莘。偶有所感,缀成数句,不昧献丑,冒渎读者诸君。    调寄《满江红》  荡荡乾坤,春雷起,瀚海波战。  把孤笔,羞倚栏杆,一腔愁郁锁霄汉。
期刊
在隋末乱世,李密无可争议算个“人物”,作为瓦岗寨二世“带头大哥”,他把一个小小山头,愣是发展成为威震中原的一个“大魏国”。然而,他是一个品性怎样的人物,他败亡的死结在哪里,他的结局是否就是他应得的宿命,颇具深究意义。  唐书《李密传》细述了李密的家世,李密出身豪门,曾在隋朝东宫中当差,却因为喜欢探头探脑乱看而被隋炀帝赶跑。炀帝对李密的评价是:“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意思是:这个人总是左顾右盼,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