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多媒体、网络设备大量涌入学校。面对这些新技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运用它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即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为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我校制定了“以科研促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十五”期间,我校申请并完成了《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网络资源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两个国家级课题。“十一五”期间,学校添置了远程教学系统,并为每间教室配备了包括电子交互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在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校的硬件水平走在了全国和全市的前列。为了配合学校的硬件建设,我校又申报了国家级重点课题《远程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参与了北京市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成效的研究》,并确立了子课题《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践》。
那么,如何以课题研究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呢?
一、建立一支肯于探索和奉献的科研队伍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要想实现“以科研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
为此,在全员参与的同时,根据教师自己的申请和学校确认,我校成立了由副校长亲自主抓和管理,教学主任和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实验小组。实验小组兼顾了学科、年龄、性别、职称等多种因素,便于实验的开展。这样既发挥了不同教师的特长,又可以观察他们在实验中的成长历程,以便考查科研的有效性。
二、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为了鼓励科研组的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1)科研组的教师参加与课题有关的课例、教学资源的评比和发表论文的费用由学校承担,根据获奖的等级和发表的级别给予重复奖励。(2)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优先参加。(3)每年为课题组每位教师提供200元的报刊费。(4)在骨干教师的推荐、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课题组教师。奖励机制的建立激发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保障了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重在研究中的有效管理和指导
为了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领导深入到教研组和教师中间,了解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难点问题和教师的困惑,同实验教师一起针对问题,制定科研计划和研究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使科研工作扎实有效。
每进行一节实验课,校领导和课题组的教师都要共同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教学框架,设计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资源。实验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到问题症结,调整实验方案,确定下节课的计划并组织实施。经过计划——实验——总结反思——修改方案——再实验的往复过程,将课题研究逐步引向深入。
1.学习相关理论是开展科研的前提
“十五”期间,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了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整合方面的理论,使“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每位教师心中。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现状和学校的教学实际,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切入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环境。先后进行了基于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教学模式、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与学生网络评价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
“十一五”期间,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又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远程教育理论、互动反馈技术理论的培训,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以科研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此,我们对全体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交互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等相关培训。
培训采取讲练结合、教师互帮互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我们适时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意,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教学设备,为课题研究创造条件。
3.在课题实验中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问题
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校领导和实验教师共同分析教材,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信息技术的使用手段、内容、程度和时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如在网络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试讲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没想到许多学生边看边笑。课下问那几位同学为什么笑,他们说:“当时的人怎么那么傻,又不是自己家人干嘛哭得那么伤心呀!”学生的回答深深地触动了每位实验教师。原来我们只重视了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时机,却忽视了学生的原认知。于是,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浏览《伟人周恩来》专题网站,着重从总理忘我工作、生活俭朴、鞠躬尽瘁几个方面了解总理,然后在天空教室讨论区中进行“你眼中的周总理是怎样一个人”的讨论。同时,我们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将送别总理的录像改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播放。学生通过浏览网络资料和分析课文,对总理肃然起敬,这时再播这段录像时,学生们的眼里噙满了泪花,有的学生甚至失声痛哭。
4.以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题研究时,我们始终强调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原认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材设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过程的空间,在互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互动反馈技术和电子交互白板为我们了解学生的原认知提供了条件,也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进程,拓展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如教师在讲授植树问题时,出示了这样的题目:我们要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侧种一排树,相邻2棵树之间的间隔是4米,可以植几棵树?给学生几种选择答案:A.4棵,B.5棵,C.6棵,D.以上3种都可能。通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得到了学生的反馈信息:选择A的学生3人,选择B的学生21人,选择C和D的学生各8人。教师又利用交互白板的优势让每一选项的学生到白板上实际摆一摆,学生们清楚地看到了多种植树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各种树形式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从中归纳出不同的解法,实现了数形的统一,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数学概念的形成。
又如在三年级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首先设计了学校购买图书的情境,学生利用互动反馈技术选择图书类型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填写统计表。在绘制统计图时,教师充分发挥了交互白板的功能,让学生到交互白板上利用矩形工具和填充工具绘制出条形统计图。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互动中使学生学会了知识,使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成果与反思
几年来的课题研究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稳步前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验研究,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也使一批年轻教师通过课题实验逐步成长起来。教师的课例、论文、教学课件多次在国家级和市级评比中取得佳绩。尤其是互动反馈技术与电子交互白板,虽然在我校的推广运用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却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然而,课题研究中一些问题还亟待解决。如课题研究的规范与科研时间的问题、教师参与面的适度问题、科研成果推广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予以重视和解决,使课题研究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
为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我校制定了“以科研促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十五”期间,我校申请并完成了《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网络资源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两个国家级课题。“十一五”期间,学校添置了远程教学系统,并为每间教室配备了包括电子交互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在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校的硬件水平走在了全国和全市的前列。为了配合学校的硬件建设,我校又申报了国家级重点课题《远程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参与了北京市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学成效的研究》,并确立了子课题《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践》。
那么,如何以课题研究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呢?
一、建立一支肯于探索和奉献的科研队伍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要想实现“以科研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
为此,在全员参与的同时,根据教师自己的申请和学校确认,我校成立了由副校长亲自主抓和管理,教学主任和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实验小组。实验小组兼顾了学科、年龄、性别、职称等多种因素,便于实验的开展。这样既发挥了不同教师的特长,又可以观察他们在实验中的成长历程,以便考查科研的有效性。
二、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为了鼓励科研组的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1)科研组的教师参加与课题有关的课例、教学资源的评比和发表论文的费用由学校承担,根据获奖的等级和发表的级别给予重复奖励。(2)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优先参加。(3)每年为课题组每位教师提供200元的报刊费。(4)在骨干教师的推荐、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课题组教师。奖励机制的建立激发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保障了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重在研究中的有效管理和指导
为了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领导深入到教研组和教师中间,了解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难点问题和教师的困惑,同实验教师一起针对问题,制定科研计划和研究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使科研工作扎实有效。
每进行一节实验课,校领导和课题组的教师都要共同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教学框架,设计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资源。实验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到问题症结,调整实验方案,确定下节课的计划并组织实施。经过计划——实验——总结反思——修改方案——再实验的往复过程,将课题研究逐步引向深入。
1.学习相关理论是开展科研的前提
“十五”期间,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了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整合方面的理论,使“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每位教师心中。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现状和学校的教学实际,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切入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环境。先后进行了基于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教学模式、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与学生网络评价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
“十一五”期间,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又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远程教育理论、互动反馈技术理论的培训,为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以科研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此,我们对全体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交互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等相关培训。
培训采取讲练结合、教师互帮互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我们适时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意,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教学设备,为课题研究创造条件。
3.在课题实验中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问题
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校领导和实验教师共同分析教材,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信息技术的使用手段、内容、程度和时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如在网络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试讲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没想到许多学生边看边笑。课下问那几位同学为什么笑,他们说:“当时的人怎么那么傻,又不是自己家人干嘛哭得那么伤心呀!”学生的回答深深地触动了每位实验教师。原来我们只重视了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时机,却忽视了学生的原认知。于是,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浏览《伟人周恩来》专题网站,着重从总理忘我工作、生活俭朴、鞠躬尽瘁几个方面了解总理,然后在天空教室讨论区中进行“你眼中的周总理是怎样一个人”的讨论。同时,我们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将送别总理的录像改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播放。学生通过浏览网络资料和分析课文,对总理肃然起敬,这时再播这段录像时,学生们的眼里噙满了泪花,有的学生甚至失声痛哭。
4.以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题研究时,我们始终强调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原认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材设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过程的空间,在互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互动反馈技术和电子交互白板为我们了解学生的原认知提供了条件,也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进程,拓展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如教师在讲授植树问题时,出示了这样的题目:我们要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侧种一排树,相邻2棵树之间的间隔是4米,可以植几棵树?给学生几种选择答案:A.4棵,B.5棵,C.6棵,D.以上3种都可能。通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得到了学生的反馈信息:选择A的学生3人,选择B的学生21人,选择C和D的学生各8人。教师又利用交互白板的优势让每一选项的学生到白板上实际摆一摆,学生们清楚地看到了多种植树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各种树形式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从中归纳出不同的解法,实现了数形的统一,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数学概念的形成。
又如在三年级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首先设计了学校购买图书的情境,学生利用互动反馈技术选择图书类型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填写统计表。在绘制统计图时,教师充分发挥了交互白板的功能,让学生到交互白板上利用矩形工具和填充工具绘制出条形统计图。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互动中使学生学会了知识,使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成果与反思
几年来的课题研究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稳步前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验研究,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也使一批年轻教师通过课题实验逐步成长起来。教师的课例、论文、教学课件多次在国家级和市级评比中取得佳绩。尤其是互动反馈技术与电子交互白板,虽然在我校的推广运用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却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然而,课题研究中一些问题还亟待解决。如课题研究的规范与科研时间的问题、教师参与面的适度问题、科研成果推广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予以重视和解决,使课题研究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