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应用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引入思政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英语课程中引入思政教学,优化教学方式,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水平,在大数据时代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高校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时,要以人为本,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在英语课程中对思政进行教学引入,一定要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发挥教师课堂中育人的作用,将思政教学融入主体教学之中,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挖掘互联网中有价值信息,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
  一、大学英语课程中引入思政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指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两个课程结合起来,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一个综合的教育理念。在思政教学模式下,将大学英语的思政教学划分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在大学英语上课前,通过网络搜集有关教学内容的信息,将搜集到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进行处理,形成一个教学资料,将资料通过QQ、微信群发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资料或课后学习资料。在课中,教师将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将思政教学与大学英语协同进行教学。英语思政教学时要与学生展开互动,互动环节主要有以下三点:
  1、思政课中的引入
  教师将英语课程内容进行扩展,引入思政话题,在课程中设计多个引入活动,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对英语课文中与思政相关的话题进行自由的讨论。
  2、思政课中的讨论
  英语教师要在英语课文中引入思政内容,将思政内容归纳总结,形成几个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到讨论结果。
  3、思政课后反馈
  教师组织学生思政话题讨论之后,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评价,针对学生的讨论意见,进行学生的思想建设,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课程后,教师布置课后任务时,要求学生对课上的思政话题进行拓展反思,将课上所学进一步的巩固,使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实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目的。
  二、大学英语课程引入思政教学的方法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作为引入思政教学的例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是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英语基础课程所用的教材,该课程主要作用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其中很多文章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根据课堂时间,将思政引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英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到英语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受到启发,教师在引入时要注意文章的划分的和归纳,使引入的思政内容与文章内容更加的和谐自然。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引入举例
  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在思政教学引入时,一定要注意引入的思政内容。例如,女诗人安妮·布莱德斯特里特的诗《出现在美国的第十个缪斯》,在诗中有对爱情的描写,“If ever two were one,then surely we.”英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两个相爱的人是一体的,将两个人比喻成一个人,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意。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不再相信这样美好的爱情,认为是诗人的梦想,是文学作品的需要,并且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数量很大,学生的爱情观变得比较偏执,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对于爱情不报太大希望,认为真正长久的爱情只存在书本之中,形成这种态度主要原因,是受不良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教师在英语课程中引入思政教学时,要针对这种情况,举出近代最真实、正能量的例子,引导学生改变思想态度,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周总理和他的妻子邓颖超女士的爱情故事,或者将身边真实的例子描述给学生,笔者曾在网络中看到一个很感人的视频,一个八十岁的老爷爷给八十岁的老奶妈买冰激凌,而且是只买一个,老爷爷宠溺的看着老奶奶,使看到视频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他们两人的幸福,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这种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理解诗人诗中的含义。
  2、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例子
  在英美文学经典的作品中,很多作者都在作品中融入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和对社会的看法,例如,美国解放战争时期托马斯·杰斐逊的《独立宣言》中,“We hold these truthst obe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翻译成中文是“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人人平等”,在思政课程中可以引入人人平等的理念,将这个内容扩展为中国男女平等思想问题的讨论。还有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个作品在思政引入时可以针对青少年的反叛意识、种族歧视、自由平等思政内容,提炼出思政话题,供学生讨论。
  以上的举例只是为了说明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思政教学的方法,不是所有的英语教学内容都适合加入思政内容,思政的引入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灵活的运用,不能强行的引入,引入时要注意自然,符合文章的主题思想,如果引入过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1、思政教学面临时效性问题
  大数据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用方便的特征,在大数据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思政教学也面临着时效性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课本为主,英语课本中的内容比较固定,内容在一段时间内不會发生改变,内容相对大数据来说,内容比较落后。而且新英文教材的从编写到制作,再到学生手中,期间又消耗了大量时间,造成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所以在英语教材运用上,不利于思政教学的引入。   2、思政教学针对性
  大数据中信息资源丰富,网络存储技术也在发生改变,云存储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网络存储空间,学生也是网络存储的主要用户,在网络上收集了各种信息、视频、图片、音频等,这些信息来源广泛,内容混杂,其中的不良信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师在英语思政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选取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想走向积极健康的方向。
  3、思政教学感受性
  大数据时代,信息多元化、多样性发展,网络环境比较复杂,各种虚假肤浅信息充斥网络,部分学生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有时会受到虚假信息的蒙蔽,形成不良的思想道德观,所以在思政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感受,从学生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事物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理解,端正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在大数据时代,培养学生辨别好与坏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避免复杂的网络环境对学生思想的污染。
  四、在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模式创新改革
  1、教学方式创新
  大数据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在凸显,在网络中虽然有复杂的信息环境,但是也有好的一面,学校建立拥有大量信息资源的网络论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可以在其中发表个人看法或者是针对一个问题现象发帖,引发学生围观,在其中发表看法和意见。教师通过论坛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在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正面指导学生的思想。使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各种群内互动,或者是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在无障碍、无压力下倾听学生的内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建设。
  2、在大数据中获取有价值信息
  在大数据环境中,教师要有使用大数据的意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信息资源,并作为传播者,将有价值信息教授给学生,教师应具备在大数据环境中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关注点,和感兴趣的事物,通过网络在进行查找搜集,找到的信息可以作为思政教学的参考资料。
  3、建立高校大数据存储系统
  教师在思政教学中搜集到众多有价值的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档,放入高校的存储系统中,形成高校自己的思政教育数据库资源,为学生日常学习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教师对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筛选,选择使用价值较高的资源,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材料,为思政教学,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程中引入思政教学,改革学校的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教学进行融合,开创性的教学方式,在高校教学中引起巨大的反响。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但是学生普遍接受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高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采取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教师使用网络大数据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将思政教学引入到各个学科之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唐仕钧.论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29)
  [2]袁双龙,周德义,朱畅.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政教学的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4,(1)
  [3]张炜.信息时代高校思政教学的创新探究[J].时代教育,2016(21)
  2020省教育科學规划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利用云平台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党支部是党员管理教育的基本单位,是组织开展学习教育的基础力量。样板党支部的建设不仅可以以点带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而且还将推动全国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全面进步,推动全国高校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和提升。当前高校样板党支部建设正处在积极探索阶段。结合样板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本文探讨了样板党支部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学习和领会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的文件精神,对标支部建设“七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当下,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纷纷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以解决延期开学阶段学生的居家学习问题。但是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困扰“直播教师”的难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线上教学策略,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保障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线上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  面对眼前的疫情,学
期刊
摘 要:閱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处于重要地位,所以搞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是,通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在质疑中发表见解,教学课文的同时,努力营造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氛围,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创新”将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阅读能力;兴趣;创新  我国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因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教师这一集体拥有更高的综合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对于教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也形成了一个难题。因为高考的影响,社会上的多数目光都会集中在高中教师上,所以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形势是最为严峻的,本文讲述了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所处的现状,以及应对该现状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现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手段为广大师生接受。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是有效地向学生传达了数学知识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毋庸置疑,当今教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应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模式的革新,随着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广东科技版《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三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固体和液体后,需要通过两个探究实验(1、利用什么来测量液体。2、测量水的体积)和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水杯的容量”来完成本课教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让学生知会量筒和量杯的单位、使用、读数等问题。从而拓展开能让学生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使用量筒、量杯测量其他液体的
期刊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根基,根基不牢固,等到了高年级学习阶段,就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将围绕小学课堂中该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展开讨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问题意识;解决措施  引言  小学生课堂在一般人想象出来的样子应该是: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主动地提出问题;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营造诗风意蕴,让学生在浓厚的古诗词课堂氛围中去感受古诗词的美,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实效性。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策略,为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  中国的古诗词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语言精练,蕴藏着丰富的人生道理和个人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灵活的
期刊
摘 要:语言表达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具备表达能力,可以利用口述、书面描写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经历、阐述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观点,从而能够在语文的互动中互相碰撞思维,同时有助于学生充分的去感受语文内涵,感悟语文精神。语言表达的培养中,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结合小学生的表达情况,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创轻松的表达空间,促使学生越来越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语言表达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国家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平台的不断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高职英语教学也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显现出新的特点,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网络教学平台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教学时间与空间的拓展,也有助于优化师生的互动交流,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将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教育现代化和优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措施,必须得到高职英语教育的关注,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