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同心县水务局,宁夏同心751300)
摘 要针对新形势下同心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同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关系,提出新时期加强同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92-0215-01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县的农业基础还很薄弱,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诸多因素的存在,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是确保当地农民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
1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自然条件差、水资源严重短缺。同心县地处内陆,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寒长,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日照充足。主要自然灾害有沙尘暴、干热风、霜冻、冰雹等,其中以干旱危害最为严重。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3.822亿m3。其中:降水1.227亿m3,地表水0.398亿m3,地下水0.353亿m3,客水为1.844亿m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32.2m3,是全国平均值的1/8,耕地亩均地表水占有量53.0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4.4%;而且天然降水量少而不稳,加之工程措施少,可利用的量极少。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扬黄灌区从建设以来,灌溉面积逐年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但由于水利设施已运行20年之久,且初建时质量低,干、支、斗、农四级渠道衬砌工程及配套的建筑物老化失修现象严重、损坏率高,加之近年来该灌区投入力度不足等原因,致使灌区水的利用系数较低,亩均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也加重了群众支付水费的负担。
3)农业效率低,农民负担重。由于国家长期投入不足,同心县灌区基础设施与“适时适量”的供水要求、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农业节水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存在许多困难。加之同心县农民人均耕地少,农业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农业成本高,收益低,从而加重了农民负担。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
1)科学规划,明确认识是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前提。按照科学实用的思路,统筹兼顾,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协调推进,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只有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坚定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信心,积极参与其中,才能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2)部门联动,整体推进是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的有效形式。近几年同心县由县政府牵头,水务、国土、财政、建设环保、扶贫、农牧、农综及乡镇政府等部门协调配合,在项目规划、资金安排捆绑、工程实施等方面实行“工作联系、综合规划、项目捆绑、整体推进”,避免了无序规划、重复建设,使工程在规模、形象、质量、效益、资金节约等方面更趋科学合理,做到实施一片、成功一片。
3)整合资金,广辟财路是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基础。农村税费减免、“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主体缺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近几年,我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水利投入新机制,采取多方筹措、整合项目资金的办法,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社会多方投入,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问题,建立农田水利投入长效机制。在中央、自治区专项及县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社会力量投资及农民自筹资金与往年相比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4)立足长远,创新机制是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键。高起点抓规划,高水平抓设计,高标准抓建设,全方位抓创新,注重科技进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提高水利行业的科技含量,实现农田水利建设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1)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事关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大局,近几年我县把该项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本着“突出节水、注重实效、城乡统筹、调整结构、改造配套、挖潜增效、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的原则,在安排部署上求“早”,在行动上求“快”,在工作方法上求“新”,在质量标准上求“精”,重点解决为谁干、干什么、怎么干、干不上去怎么办等思想、行动、效能方面的问题,树立全县干部职工“跑起来搞建设”的思想。
2)广泛宣传,营造“热”点。坚持把宣传作为壮大声势、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专门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宣传方案,印发《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在县电视台开辟“农建专栏”,充分利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的社会舆论,广泛宣传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县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氛围。
3)定责问效,攻破“难”点。成立了由县人大、政协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两个督查组,采取三天一督查的方式,深入各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督导检查,实地解决农建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实际矛盾和机械不到位、发动不到位、人员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等“难”点问题。
4)严格质量,争创“亮”点。按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统一建设规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要求的原则,“做示范、树样板、起表率”,着力打造精品亮点区域。在建设内容上,突出抓好精品示范区规划建设,在创新机制上,采取大胆创新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建设机制,严格质量,争创“亮”点。
5)重视科学规划,消除“乱”点。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亮化工作,以优化城乡环境,建设优美村镇为目标,紧紧围绕“完善、优化、提升、示范”的工作目标,全方位消除乱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靓点。围绕加大新区建设、改造老城建设目标,对影响城市建设容貌的重点区域进行拆除美化,消除“乱”点。
6)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盲”点。据统计目前我县灌区,老化、失修及未砌护的渠道占总渠道的40%以上,且田间配套工程在开发建设时就不够完善,毛渠一级均未衬砌,水量损失严重,使作物生长期需水矛盾突出,造成农作物减产,使整个灌区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薄弱的“盲”点。
4结束语
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今后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一大局,以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为核心,以保障农民、农村供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促进农村和乡镇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同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
杨有芳(1973—),水利工程师,多年工作在水利第一线。
摘 要针对新形势下同心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同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关系,提出新时期加强同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92-0215-01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县的农业基础还很薄弱,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诸多因素的存在,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是确保当地农民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
1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自然条件差、水资源严重短缺。同心县地处内陆,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寒长,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日照充足。主要自然灾害有沙尘暴、干热风、霜冻、冰雹等,其中以干旱危害最为严重。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3.822亿m3。其中:降水1.227亿m3,地表水0.398亿m3,地下水0.353亿m3,客水为1.844亿m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32.2m3,是全国平均值的1/8,耕地亩均地表水占有量53.0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4.4%;而且天然降水量少而不稳,加之工程措施少,可利用的量极少。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扬黄灌区从建设以来,灌溉面积逐年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但由于水利设施已运行20年之久,且初建时质量低,干、支、斗、农四级渠道衬砌工程及配套的建筑物老化失修现象严重、损坏率高,加之近年来该灌区投入力度不足等原因,致使灌区水的利用系数较低,亩均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也加重了群众支付水费的负担。
3)农业效率低,农民负担重。由于国家长期投入不足,同心县灌区基础设施与“适时适量”的供水要求、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农业节水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存在许多困难。加之同心县农民人均耕地少,农业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农业成本高,收益低,从而加重了农民负担。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
1)科学规划,明确认识是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前提。按照科学实用的思路,统筹兼顾,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协调推进,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只有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坚定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信心,积极参与其中,才能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2)部门联动,整体推进是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的有效形式。近几年同心县由县政府牵头,水务、国土、财政、建设环保、扶贫、农牧、农综及乡镇政府等部门协调配合,在项目规划、资金安排捆绑、工程实施等方面实行“工作联系、综合规划、项目捆绑、整体推进”,避免了无序规划、重复建设,使工程在规模、形象、质量、效益、资金节约等方面更趋科学合理,做到实施一片、成功一片。
3)整合资金,广辟财路是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基础。农村税费减免、“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主体缺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近几年,我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水利投入新机制,采取多方筹措、整合项目资金的办法,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社会多方投入,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问题,建立农田水利投入长效机制。在中央、自治区专项及县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社会力量投资及农民自筹资金与往年相比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4)立足长远,创新机制是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键。高起点抓规划,高水平抓设计,高标准抓建设,全方位抓创新,注重科技进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提高水利行业的科技含量,实现农田水利建设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1)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事关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大局,近几年我县把该项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本着“突出节水、注重实效、城乡统筹、调整结构、改造配套、挖潜增效、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的原则,在安排部署上求“早”,在行动上求“快”,在工作方法上求“新”,在质量标准上求“精”,重点解决为谁干、干什么、怎么干、干不上去怎么办等思想、行动、效能方面的问题,树立全县干部职工“跑起来搞建设”的思想。
2)广泛宣传,营造“热”点。坚持把宣传作为壮大声势、凝心聚力的重要手段,专门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宣传方案,印发《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在县电视台开辟“农建专栏”,充分利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的社会舆论,广泛宣传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县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氛围。
3)定责问效,攻破“难”点。成立了由县人大、政协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两个督查组,采取三天一督查的方式,深入各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督导检查,实地解决农建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实际矛盾和机械不到位、发动不到位、人员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等“难”点问题。
4)严格质量,争创“亮”点。按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统一建设规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要求的原则,“做示范、树样板、起表率”,着力打造精品亮点区域。在建设内容上,突出抓好精品示范区规划建设,在创新机制上,采取大胆创新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建设机制,严格质量,争创“亮”点。
5)重视科学规划,消除“乱”点。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亮化工作,以优化城乡环境,建设优美村镇为目标,紧紧围绕“完善、优化、提升、示范”的工作目标,全方位消除乱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靓点。围绕加大新区建设、改造老城建设目标,对影响城市建设容貌的重点区域进行拆除美化,消除“乱”点。
6)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盲”点。据统计目前我县灌区,老化、失修及未砌护的渠道占总渠道的40%以上,且田间配套工程在开发建设时就不够完善,毛渠一级均未衬砌,水量损失严重,使作物生长期需水矛盾突出,造成农作物减产,使整个灌区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薄弱的“盲”点。
4结束语
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今后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一大局,以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为核心,以保障农民、农村供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促进农村和乡镇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同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
杨有芳(1973—),水利工程师,多年工作在水利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