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结构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服装设计的完美体现。所以说,服装结构不是 简单地裁上衣、裤子的问题,应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审美意识为前提,以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为宗旨。注重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会学习、善思考、能创新。探究 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 拟的优势,积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这些已经成为当前教改的重要内容 。现在的教学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自 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 力?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每次课堂教学的组织中。
一、引典故,促成发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参与 度是衡量一节课效果如何的关键,只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 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 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如在学习“公主线”分割这一部分内容时,运用了“引 典故”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首先讲“公主线”分割的来历、作用,以及 穿着后的整体艺术效果,再配以挂图与图象,用不同造型的公主线分割的实物进行对比,图 文并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为这种分割方法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推敲,肯定有它 独特所在。好奇的心理产生了,使学生的情绪高涨,借鉴启型启发,产生联想,形成了认识 的冲突,促使学生用心灵去学习,感悟其中的奥秘。于是抓住良好的契机,对衣片的结构进 一步地分析,讲解分割线的变化原理及方法,很自然发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识的氛围中,最 后再让学生动手制图。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程度,再进行指导。这样处理,不但能使全班的 学生都能接受、掌握,而且还能在平静、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激励学生思考、发现,拓宽接受 能力强的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我在其它服装款式的教学 中,也采用此方法。如学习中山装时,让学生了解中山装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明的, 后人为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让学生牢记中山装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再如牛仔裤是 美国开拓者艰苦创业、顽强意志的体现……使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且还丰 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陶冶了情感,得到了美的体验,为以后能发现美、创造美打下基础。
二、设疑点,训练思维
教学方法是体现在师生双边活动之中,过去重视的是传授经验,而没有重视教给他们获取经 验的方法。只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少对知识的探求,培养的人才只能 是高分低能。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思考、求知的问题情境,科学地启发、引导,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运用“设疑法”,疑乃思之始、学之端。当学生面临的问题,用 过去的知识、技能应对不了时,就会出现问题情况。如在学生插启袖制图时、为了让学生能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立“知识台阶”提出:1插启袖为什么要采用片装袖;2为什么 袖子的角度是袖子造型的关键;3袖子如何变化等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空间,运用 正 迁移的思维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问题深入——展开——解决,一步一步地登上知识的 台阶,掌握袖子制图与变化原理,对学生进行了“知果溯因”的逻辑思维训练。在教学中, 将老师“导”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的“导”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导思路、导方法,把学生的“学会”变成“会学”最终达到能创新想象,充分 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一种探求知识的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 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同时结合流行趋势, 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紧密联系,归纳总结其变化方法,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当 中,学生处处能见到我们课堂上所讲的服装款式,实践中就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表 达自己对服装设计、制作的认识和理解。于是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 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出了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以这样的方式教学以后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启发”、“ 引导”,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挖掘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和服装设计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 从服装设计到制作之间的联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 了教学目的。
三、妙点拨,温故知新
在课堂教学上,不仅要设置问题情境,而且还要锻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信息中交 流,在研究问题中解惑、知新。在实习教学中,学生都感到绱袖是一个难点,因其抽袖包、 绱袖方法随款式、面料质地的变化而变化,掌握不好,会出现许多毛病。如果针对某一个学 生个别解决,那在学生中不能形成共识,举出几个病例进行分析,如果是学生没有遇到的问 题,印象不深,也理解不透。因此,在实习指导中采取发散思维方式,组织学生把在实践中 遇到的问题摆出来,进行分析、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同时将众多 的问题归类,帮助学生分析产生的原因,修改的部位,最后一语道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即操作技能、技巧。只有让学生在模仿操作中加深体会,达到熟练,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点 的技巧。在实践教学中,通过适时点拨,能引导、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学生根据自身 的特点,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在全省服装专业教师教学方法 研讨会上,以此方法做了一节教学示范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我在教学中,体现这样一个流程式:主动自学,启发求知,指导掌握,引导巩固,通过以上 四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注重以能力 为本位,构筑知识与能力并举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对班级 一部分学生进行立体结构造型和立体褶饰包装两方面内容的创新能力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大 胆地想象。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以思维自由、情感自由、创新自由,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 怕挫折,勤于思考,通过指导与反复训练,做到人衣结合,把自己的创新意识蕴含在实践之 中,设计、折叠出多款晚礼服,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创新的愉快。正是学生们的善于发现、善 于思考,才能触类旁通,将奇思妙想都表露出来,体现了思维的敏锐性和独特性,使学生的 创造性实践能力不断地完善、发展。
探究式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 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 为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 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首先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 应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同学生打成一片,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教师面前不再 感到拘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要有一致的教学目标。师生的选择只有一致,才能 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中要按照“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等方面的素质和个人的全 面发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教学,达到主体与指导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引典故,促成发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参与 度是衡量一节课效果如何的关键,只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 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 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如在学习“公主线”分割这一部分内容时,运用了“引 典故”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首先讲“公主线”分割的来历、作用,以及 穿着后的整体艺术效果,再配以挂图与图象,用不同造型的公主线分割的实物进行对比,图 文并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为这种分割方法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推敲,肯定有它 独特所在。好奇的心理产生了,使学生的情绪高涨,借鉴启型启发,产生联想,形成了认识 的冲突,促使学生用心灵去学习,感悟其中的奥秘。于是抓住良好的契机,对衣片的结构进 一步地分析,讲解分割线的变化原理及方法,很自然发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识的氛围中,最 后再让学生动手制图。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程度,再进行指导。这样处理,不但能使全班的 学生都能接受、掌握,而且还能在平静、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激励学生思考、发现,拓宽接受 能力强的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我在其它服装款式的教学 中,也采用此方法。如学习中山装时,让学生了解中山装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明的, 后人为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让学生牢记中山装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再如牛仔裤是 美国开拓者艰苦创业、顽强意志的体现……使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且还丰 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陶冶了情感,得到了美的体验,为以后能发现美、创造美打下基础。
二、设疑点,训练思维
教学方法是体现在师生双边活动之中,过去重视的是传授经验,而没有重视教给他们获取经 验的方法。只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少对知识的探求,培养的人才只能 是高分低能。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思考、求知的问题情境,科学地启发、引导,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运用“设疑法”,疑乃思之始、学之端。当学生面临的问题,用 过去的知识、技能应对不了时,就会出现问题情况。如在学生插启袖制图时、为了让学生能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立“知识台阶”提出:1插启袖为什么要采用片装袖;2为什么 袖子的角度是袖子造型的关键;3袖子如何变化等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空间,运用 正 迁移的思维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问题深入——展开——解决,一步一步地登上知识的 台阶,掌握袖子制图与变化原理,对学生进行了“知果溯因”的逻辑思维训练。在教学中, 将老师“导”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的“导”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导思路、导方法,把学生的“学会”变成“会学”最终达到能创新想象,充分 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一种探求知识的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 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同时结合流行趋势, 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紧密联系,归纳总结其变化方法,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当 中,学生处处能见到我们课堂上所讲的服装款式,实践中就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表 达自己对服装设计、制作的认识和理解。于是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 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出了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以这样的方式教学以后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启发”、“ 引导”,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挖掘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和服装设计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 从服装设计到制作之间的联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 了教学目的。
三、妙点拨,温故知新
在课堂教学上,不仅要设置问题情境,而且还要锻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信息中交 流,在研究问题中解惑、知新。在实习教学中,学生都感到绱袖是一个难点,因其抽袖包、 绱袖方法随款式、面料质地的变化而变化,掌握不好,会出现许多毛病。如果针对某一个学 生个别解决,那在学生中不能形成共识,举出几个病例进行分析,如果是学生没有遇到的问 题,印象不深,也理解不透。因此,在实习指导中采取发散思维方式,组织学生把在实践中 遇到的问题摆出来,进行分析、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同时将众多 的问题归类,帮助学生分析产生的原因,修改的部位,最后一语道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即操作技能、技巧。只有让学生在模仿操作中加深体会,达到熟练,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点 的技巧。在实践教学中,通过适时点拨,能引导、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学生根据自身 的特点,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在全省服装专业教师教学方法 研讨会上,以此方法做了一节教学示范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我在教学中,体现这样一个流程式:主动自学,启发求知,指导掌握,引导巩固,通过以上 四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注重以能力 为本位,构筑知识与能力并举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对班级 一部分学生进行立体结构造型和立体褶饰包装两方面内容的创新能力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大 胆地想象。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以思维自由、情感自由、创新自由,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 怕挫折,勤于思考,通过指导与反复训练,做到人衣结合,把自己的创新意识蕴含在实践之 中,设计、折叠出多款晚礼服,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创新的愉快。正是学生们的善于发现、善 于思考,才能触类旁通,将奇思妙想都表露出来,体现了思维的敏锐性和独特性,使学生的 创造性实践能力不断地完善、发展。
探究式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 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 为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 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首先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 应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同学生打成一片,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教师面前不再 感到拘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要有一致的教学目标。师生的选择只有一致,才能 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中要按照“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等方面的素质和个人的全 面发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教学,达到主体与指导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