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不少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体现人文性;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念,又要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作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力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改目标的实现,延缓课改的进程。
在处理一系列两难关系的过程中,要学会用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这是我们推进新课改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坚持“教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时,必须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绝不能抛开教材架空文本,进行漫无边际、牵强附会的“用教材教”。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只有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丰富、深厚的资源,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与教材文本的作者对话。如果脱离教材,架空文本去演绎、阐释、讲述、解说、探讨,其结果势必本末倒置,既削弱了教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也流失了语文教材应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用教材教”的倡导者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对立起来,这是“丢本”“舍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追求。我认为语文教学首先应当“教教材”并教好教材。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体味和热爱教材文本,用情感和人文精神感悟教材文本。学生只有认真学习,阅读教材文本,才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只有认真学习阅读教材文本,才有利于积累,有利于体验,有利于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文本去搜集资料,去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去开拓语文学习的渠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通过“教教材”,让学生直接接触教材,感知、品味、体悟、理解、积累和表达教材文本,这更为重要。那种脱离教材,架空文本的“用教材教”是对语文教学的扭曲和误导。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在落实新课改理念过程中出现过分追求形式的现象,有时候常常为了达到某一个形式上的标准而忽略了对内容的表达,忽视了课堂的效率,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呼唤扎实、真实、朴实的课堂教学,返璞归真,把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建立在学生的发展之上。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流于形式的合作有沸沸扬扬的场面,无扎实的功效,“合作学习”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
我曾听到一节课《你一定听得见》。这篇课文的主旨在于引导读者敞开自己的心扉,从最细微的声音、最简单的事物中体会大千世界丰富的生命信号。可是教师却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做了一个有关声音的游戏:他把全班学生分作两组,甲组利用身边所有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在教室里制造出各种声音,乙组同学闭上眼睛仔细听,猜测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一时间桌椅声、尺牍声、纸笔声四起,然后两组交换游戏。这堂课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但恰恰是这种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教师对课文解读的肤浅,丰富的形式反倒遮蔽了学生的耳目,使他们离课本越来越远了。对此,我认为小组讨论只是合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合作的理念应该渗透、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合作时间的控制要适当,要注意小组成员内部的分工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磨合”,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表达小组的讨论结果。
而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我觉得不宜过多提倡。因为多媒体固然有其方便之处,却也在客观上弱化了教师板书的示范作用,而用画面呈现课文也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其自身想象能力的训练,甚至影响到学生读书习惯、方法的形成。我认为文本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引导学生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内容,才能避免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平庸化危机。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这些年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被弱化,“人文性”成为时髦的口号。在这样的口号下,工具性与人文性依然割裂。具体表现为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一味强调让学生空泛地讨论课文内容。学生发言多了,思维活跃了,但错别字多了,阅读和表达的基本功差了。
新课程语文中考也集中显现了这一问题,如2006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二)第13题,学生不用阅读文章,只看题干就能回答。有些省的中考试题缺少对学生语言运用和综合语文能力的考查,在答案和评分意见中,较多地存在着不从语文知识及其运用的角度加以说明、引导的倾向。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过度的人文化倾向使得语文教育变了味,语文学科属性散失殆尽,语文“生活化”泛化,在新课程语文中考中则表现为漠视知识、抛弃文本、空洞拓展。因此,新课程语文中考的当务之急是“坚决纠正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倾向”。
温儒敏先生说:“语文教育首先要解决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等最基本的功能。”语文考试也是如此,它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生活化的试题也必须立足于语文,而不能被生活或其他学科泛化,游离于语文,减弱语文考试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新课程语文中考应特别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重视对语言的揣摩。因为“思想是实体,语文是投影。语文有了完整的形式,思想绝不会都是模糊不清的。”学生在体会作品思想内容的时候,不能脱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要知道形象、情感都是从语言文字中来的。因此,一切语文考试,都必须把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提高语言文字的水平,又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在考试中让学生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内容的倾向,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抛弃,是违背语文教学本质规律的,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不符。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二里中学)
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体现人文性;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念,又要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作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力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改目标的实现,延缓课改的进程。
在处理一系列两难关系的过程中,要学会用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这是我们推进新课改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坚持“教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时,必须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绝不能抛开教材架空文本,进行漫无边际、牵强附会的“用教材教”。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只有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丰富、深厚的资源,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与教材文本的作者对话。如果脱离教材,架空文本去演绎、阐释、讲述、解说、探讨,其结果势必本末倒置,既削弱了教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也流失了语文教材应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用教材教”的倡导者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对立起来,这是“丢本”“舍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追求。我认为语文教学首先应当“教教材”并教好教材。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体味和热爱教材文本,用情感和人文精神感悟教材文本。学生只有认真学习,阅读教材文本,才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只有认真学习阅读教材文本,才有利于积累,有利于体验,有利于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文本去搜集资料,去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去开拓语文学习的渠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通过“教教材”,让学生直接接触教材,感知、品味、体悟、理解、积累和表达教材文本,这更为重要。那种脱离教材,架空文本的“用教材教”是对语文教学的扭曲和误导。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在落实新课改理念过程中出现过分追求形式的现象,有时候常常为了达到某一个形式上的标准而忽略了对内容的表达,忽视了课堂的效率,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呼唤扎实、真实、朴实的课堂教学,返璞归真,把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建立在学生的发展之上。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流于形式的合作有沸沸扬扬的场面,无扎实的功效,“合作学习”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
我曾听到一节课《你一定听得见》。这篇课文的主旨在于引导读者敞开自己的心扉,从最细微的声音、最简单的事物中体会大千世界丰富的生命信号。可是教师却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做了一个有关声音的游戏:他把全班学生分作两组,甲组利用身边所有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在教室里制造出各种声音,乙组同学闭上眼睛仔细听,猜测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一时间桌椅声、尺牍声、纸笔声四起,然后两组交换游戏。这堂课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但恰恰是这种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教师对课文解读的肤浅,丰富的形式反倒遮蔽了学生的耳目,使他们离课本越来越远了。对此,我认为小组讨论只是合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合作的理念应该渗透、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合作时间的控制要适当,要注意小组成员内部的分工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磨合”,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表达小组的讨论结果。
而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我觉得不宜过多提倡。因为多媒体固然有其方便之处,却也在客观上弱化了教师板书的示范作用,而用画面呈现课文也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其自身想象能力的训练,甚至影响到学生读书习惯、方法的形成。我认为文本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引导学生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内容,才能避免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平庸化危机。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这些年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被弱化,“人文性”成为时髦的口号。在这样的口号下,工具性与人文性依然割裂。具体表现为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一味强调让学生空泛地讨论课文内容。学生发言多了,思维活跃了,但错别字多了,阅读和表达的基本功差了。
新课程语文中考也集中显现了这一问题,如2006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二)第13题,学生不用阅读文章,只看题干就能回答。有些省的中考试题缺少对学生语言运用和综合语文能力的考查,在答案和评分意见中,较多地存在着不从语文知识及其运用的角度加以说明、引导的倾向。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过度的人文化倾向使得语文教育变了味,语文学科属性散失殆尽,语文“生活化”泛化,在新课程语文中考中则表现为漠视知识、抛弃文本、空洞拓展。因此,新课程语文中考的当务之急是“坚决纠正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倾向”。
温儒敏先生说:“语文教育首先要解决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等最基本的功能。”语文考试也是如此,它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生活化的试题也必须立足于语文,而不能被生活或其他学科泛化,游离于语文,减弱语文考试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新课程语文中考应特别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重视对语言的揣摩。因为“思想是实体,语文是投影。语文有了完整的形式,思想绝不会都是模糊不清的。”学生在体会作品思想内容的时候,不能脱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要知道形象、情感都是从语言文字中来的。因此,一切语文考试,都必须把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提高语言文字的水平,又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在考试中让学生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内容的倾向,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抛弃,是违背语文教学本质规律的,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不符。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二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