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最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是诗词和优美音乐的巧妙结合,极大程度上地表现出了我国艺术文化的广博高深。本文以《春思曲》为例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情感表达。最后,概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歌曲在未来的学习,歌唱和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对未来声乐表演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技巧;气息咬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
(一)中国早期艺术歌曲
古诗词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它以诗歌作为它的主体,并能够从这些诗歌当中体现出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消失,被人们记录保存着。唐代诗歌有着严格的音韵要求,词体结构多样,直到现在一提到唐代诗歌人们最先想起的一定是熟知的歌曲《阳关三叠》。到了宋代,声乐技巧的发展使得宋代的艺术歌曲在演唱方面就更加的注重到了演唱技巧的运用和训练。其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大江东去》等。在元朝时,元曲的发展最为兴盛,代表作有马自元的《秋思》。明清时期的“俗曲”美化曲调,运用乐器伴奏将民歌更加专业化,使其更具艺术气息。
(二)近代和现代的古诗词歌曲
1931-1959年是近代古诗词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不断超越自我的时代,也是向前迈进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古诗词艺术歌曲结合了当时的环境背景,且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80年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开始得到了解放,在艺术歌曲领域中,创作和演唱部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个时候的人们普遍都在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更是达到了歌曲创作的顶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王志信的《昭君出塞》,赵季平的《断桥遗梦》等。
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古诗词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断创新发展,也经历了迷茫探索的一段日子,现在一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到并这一形式并为此着迷,这也引导着人们走上更加明朗而又宽阔的道路,以便来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
二、《春思曲》演唱与情感分析
(一)作者
黄自,是我国近代一个非常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可以说代表着近代古诗词音乐的一个发展阶段。黄自的众多作品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非艺术歌曲莫属了。在20世纪30年代,在艺术歌曲创作层出不穷的时期,他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极具艺术地位并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他的音乐创作包括的体裁、题材等各方面都比较广泛,他在创作艺术歌曲时,非常的看重歌词和音乐的相互融合,他擅长运用精粹的音乐形式的本质来表现出诗歌的意蕴,使诗歌拥有更高的艺术品质。
(二)歌曲演唱分析
1.咬字与气息
歌曲的意境是通过演唱者的演唱直接表达出来的,这对歌词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歌词进行反复的大量的诵读,感受诗词中字与字之间的链接和怎样能咬好每一个字。把每一个字都按照美声的发声标准来进行朗读。但在逐渐练习的过程当中发现仅仅是做到“字正腔圆”还是不够的,因为中文发音毕竟和外国发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诗词这类的声乐作品不太适合用美声的发音方式去朗读,还应该找准重要的字来突出字头,这样在诵读当中就容易表达出这首诗的情感。
《春思曲》当中的每句结尾的字都非常的押韵,因此在演唱时应注音韵尾音,每个字不应咬的太紧,口型不应随着旋律的变化而改变,每一个字都能保持在发声位置当中,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使声音达到共鸣。
在歌唱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是表达一首完整歌曲的源泉。演唱一首完整的作品离不开气息的支撑和运用。通过学习演唱这首歌曲我发现想要唱好这首歌离不开充足的气息,只有气息充足才能够表达出歌曲当中所要体现的内容。所以在练习演唱这首歌时应采取慢吸缓呼的方法,吸气时应该深吸,呼气时应该保持均匀自然的状态。不能太猛,要保证声音出来的流动性和弹力。《春思曲》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歌曲,所以在演唱表达上应更加细致。虽然节奏缓慢但演唱时要把握好速度,不能太过于拖沓,要保持气息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完整地演唱完这首歌。
2.声音
声音在一首歌曲的表达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人的共鸣腔体不同于乐器是看不见的,随着人演唱时的音高、强弱而改变。在歌唱或者平时练习中应找寻并保持正确的发声方法,注意身体的放松以及气息的稳定,演唱时要保持住发声通道的稳定与畅通,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有质感、更细腻,才会更能准确的表达出歌曲的意境。《春思曲》是一首现代诗,歌词比较精致典雅,应表现得如歌词般清新秀丽,声音不能表现的太过于粗犷、阳刚。
因为这是一首抒发情感的歌曲所以不需要有太过于激烈的表演,根据所描写的歌词来体会出歌曲演唱时的强弱表达。所以在演唱时应该控制好自己的音高位置并保持住,注意打开通道寻找共鸣,以声音来感染听众,这样这首歌曲才能够完整表达出来。
三、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教学的思考
古詩词艺术歌曲作为现在各大音乐学院一种重要的声乐教学音乐,学习且唱好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好古诗词艺术歌曲更加有利于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特点。因为古典诗词是很具有文化历史底蕴的一种体裁,所以学生在学习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教师不太注重让学生去了解古典文化,这就导致有些学生演唱出来的歌曲只有声音而没有内涵,如果只是这样一味地学习下去,周而复始,古代诗歌艺术歌曲也就失去了原本所想要表达的意蕴。只有了歌曲的架子却没有了内容。所以说在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同时教师乃至学校应该重视对于古典文化传承这一课题,让学生在了解古典文化的同时再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达到声音与文化内涵相统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并不仅仅基于一副好的嗓子,还要融合各个方面。唱的不光是一首歌曲,同样也在唱一种艺术文化。所以说想要歌唱好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现如今的歌曲演唱中主要都是以西洋唱法为主,所以学生在演唱非国外作品时很容易存在无法咬住每一个字的问题,老师也极少要求学生去唱一些中文歌曲,所以就导致在演唱中国歌曲时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方法,对中国汉字的特殊性没有进行很好地处理。这就要求演唱者对我国的声乐理论进有更深一步地了解和研究,对歌曲的咬字腔体有正确的体会,把美声唱法和中国歌曲的曲调特点相结合的去演唱以此来生动传神地去表达,特别是在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上一定要做到真正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四、结论
在书写这篇论文的过程当中发现在描述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的文献资料有很多但真正能系统地把他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放在一起的书籍却很少,所以主要挑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春思曲》来进行演唱分析,通过对声音、气息、咬字、情感表达四个方面地分析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涛.中国诗词歌曲演唱研究[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技巧;气息咬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
(一)中国早期艺术歌曲
古诗词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它以诗歌作为它的主体,并能够从这些诗歌当中体现出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消失,被人们记录保存着。唐代诗歌有着严格的音韵要求,词体结构多样,直到现在一提到唐代诗歌人们最先想起的一定是熟知的歌曲《阳关三叠》。到了宋代,声乐技巧的发展使得宋代的艺术歌曲在演唱方面就更加的注重到了演唱技巧的运用和训练。其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大江东去》等。在元朝时,元曲的发展最为兴盛,代表作有马自元的《秋思》。明清时期的“俗曲”美化曲调,运用乐器伴奏将民歌更加专业化,使其更具艺术气息。
(二)近代和现代的古诗词歌曲
1931-1959年是近代古诗词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不断超越自我的时代,也是向前迈进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古诗词艺术歌曲结合了当时的环境背景,且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80年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开始得到了解放,在艺术歌曲领域中,创作和演唱部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个时候的人们普遍都在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更是达到了歌曲创作的顶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王志信的《昭君出塞》,赵季平的《断桥遗梦》等。
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古诗词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断创新发展,也经历了迷茫探索的一段日子,现在一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到并这一形式并为此着迷,这也引导着人们走上更加明朗而又宽阔的道路,以便来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
二、《春思曲》演唱与情感分析
(一)作者
黄自,是我国近代一个非常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可以说代表着近代古诗词音乐的一个发展阶段。黄自的众多作品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非艺术歌曲莫属了。在20世纪30年代,在艺术歌曲创作层出不穷的时期,他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极具艺术地位并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他的音乐创作包括的体裁、题材等各方面都比较广泛,他在创作艺术歌曲时,非常的看重歌词和音乐的相互融合,他擅长运用精粹的音乐形式的本质来表现出诗歌的意蕴,使诗歌拥有更高的艺术品质。
(二)歌曲演唱分析
1.咬字与气息
歌曲的意境是通过演唱者的演唱直接表达出来的,这对歌词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歌词进行反复的大量的诵读,感受诗词中字与字之间的链接和怎样能咬好每一个字。把每一个字都按照美声的发声标准来进行朗读。但在逐渐练习的过程当中发现仅仅是做到“字正腔圆”还是不够的,因为中文发音毕竟和外国发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诗词这类的声乐作品不太适合用美声的发音方式去朗读,还应该找准重要的字来突出字头,这样在诵读当中就容易表达出这首诗的情感。
《春思曲》当中的每句结尾的字都非常的押韵,因此在演唱时应注音韵尾音,每个字不应咬的太紧,口型不应随着旋律的变化而改变,每一个字都能保持在发声位置当中,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使声音达到共鸣。
在歌唱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呼吸,是表达一首完整歌曲的源泉。演唱一首完整的作品离不开气息的支撑和运用。通过学习演唱这首歌曲我发现想要唱好这首歌离不开充足的气息,只有气息充足才能够表达出歌曲当中所要体现的内容。所以在练习演唱这首歌时应采取慢吸缓呼的方法,吸气时应该深吸,呼气时应该保持均匀自然的状态。不能太猛,要保证声音出来的流动性和弹力。《春思曲》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歌曲,所以在演唱表达上应更加细致。虽然节奏缓慢但演唱时要把握好速度,不能太过于拖沓,要保持气息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完整地演唱完这首歌。
2.声音
声音在一首歌曲的表达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人的共鸣腔体不同于乐器是看不见的,随着人演唱时的音高、强弱而改变。在歌唱或者平时练习中应找寻并保持正确的发声方法,注意身体的放松以及气息的稳定,演唱时要保持住发声通道的稳定与畅通,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有质感、更细腻,才会更能准确的表达出歌曲的意境。《春思曲》是一首现代诗,歌词比较精致典雅,应表现得如歌词般清新秀丽,声音不能表现的太过于粗犷、阳刚。
因为这是一首抒发情感的歌曲所以不需要有太过于激烈的表演,根据所描写的歌词来体会出歌曲演唱时的强弱表达。所以在演唱时应该控制好自己的音高位置并保持住,注意打开通道寻找共鸣,以声音来感染听众,这样这首歌曲才能够完整表达出来。
三、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教学的思考
古詩词艺术歌曲作为现在各大音乐学院一种重要的声乐教学音乐,学习且唱好对于一个声乐学习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好古诗词艺术歌曲更加有利于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特点。因为古典诗词是很具有文化历史底蕴的一种体裁,所以学生在学习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教师不太注重让学生去了解古典文化,这就导致有些学生演唱出来的歌曲只有声音而没有内涵,如果只是这样一味地学习下去,周而复始,古代诗歌艺术歌曲也就失去了原本所想要表达的意蕴。只有了歌曲的架子却没有了内容。所以说在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同时教师乃至学校应该重视对于古典文化传承这一课题,让学生在了解古典文化的同时再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达到声音与文化内涵相统一。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并不仅仅基于一副好的嗓子,还要融合各个方面。唱的不光是一首歌曲,同样也在唱一种艺术文化。所以说想要歌唱好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现如今的歌曲演唱中主要都是以西洋唱法为主,所以学生在演唱非国外作品时很容易存在无法咬住每一个字的问题,老师也极少要求学生去唱一些中文歌曲,所以就导致在演唱中国歌曲时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方法,对中国汉字的特殊性没有进行很好地处理。这就要求演唱者对我国的声乐理论进有更深一步地了解和研究,对歌曲的咬字腔体有正确的体会,把美声唱法和中国歌曲的曲调特点相结合的去演唱以此来生动传神地去表达,特别是在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上一定要做到真正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四、结论
在书写这篇论文的过程当中发现在描述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的文献资料有很多但真正能系统地把他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放在一起的书籍却很少,所以主要挑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春思曲》来进行演唱分析,通过对声音、气息、咬字、情感表达四个方面地分析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涛.中国诗词歌曲演唱研究[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