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承载着激趣、入境、定调、启思等任务。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导入语的有效性,致使导入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实现有效导入?笔者认为应力求从以下四个纬度精心设计。
一、导入语要尽可能有趣
兴趣既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感悟等能力。导入语不仅可以组织教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创设愉悦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兴致盎然地阅读文本。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讲故事、猜谜语、角色扮演、情景创设、多媒体再现等方法导入新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兴致勃勃地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如,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我故意将课题板书为“一本必读的书”,然后若无其事地要求学生读课题,这引起学生的窃笑,大家纷纷举手指出板书的疏漏。接着我又故作纠正、道歉,并顺势而问:“为什么课题要加‘男孩子’?如果加‘女孩子’‘少先队员’‘我们’等,行不行?”这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动力,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精神得到振奋,进而兴趣盎然地走进课文。
二、导入语要尽可能务本
当然,设计导入语时不仅要重情趣,更要重理趣。如果只追求话语幽默、课件精彩等表面的有趣,而忽略文本内容、语言内涵等内在的趣味,那么,这样的导入语势必哗众取宠,不能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导入语不能天马行空,要有清晰的目的性和明确的指向性。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认真研读文本,分清文本价值的主次,理清课时教学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注意以生为本,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起点,分析学生的感知水平、已有经验等,找准学生感悟文本的最佳切入点。只有既瞄准课时教学目标,将导入语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又考虑学生实际,将导入语和学生的阅读起点结合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地通过交流上节课作业、听写、带着问题浏览课文等方法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如,教学《最佳路径》第二课时时,我这样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最佳路径》,认识了这几组词语,谁来读一读?”分行依次出示:“微不足道、大伤脑筋、更加焦躁、清理思绪”“漫山遍野、无力料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撒下草种、踩出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学生轮读、齐读后,我又鼓励学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随后,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过渡到新授环节。这样,以上节课学习内容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突破口,既紧扣文本,促使学生回到已有的阅读起点,又以旧拓新,增强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连贯性,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顺学而导地展开有效阅读。
三、导入语要尽可能启思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好的导入语不仅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吸引力,而且能给学生以启迪,使学生心明眼亮。为此,每堂课的导入语应富有变化,昨天是悬念导入,今天用音乐渲染,明天设置背景介绍等等。同时,教师要巧用阅读悬念或阅读“障碍”,将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课堂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地探微烛幽。也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意识入手,先引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一些疑惑,然后从中锁定一两个或对课时教学主要内容有直接影响的、或能激发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的、或能激起绝大部分学生产生解决问题愿望等的问题,引领学生围绕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深度阅读。如,教学《小草和大树》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本文是写小草、大树等植物的吗?那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到课文中找答案吧!”这样,紧扣课题找准学生阅读文本的思维点,有效地将本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切入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悟,进而在深入阅读文本、感悟语言的同时,领悟课题的寓意和文本的内涵。
四、导入语要尽可能简明
简明、连贯、得体是导入语的基本要求。从整堂课来看,导入语只占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要在几分钟、甚至一两分钟内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奠定课堂的情感基调,导入语必须在把握学生兴趣点、找准教学切入点的基础上,力求简洁明快,直截了当。如,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时,我这样导入:“你们会查词典吗?会查‘没有字的词典’吗?”学生一时无法回答,都瞪大眼睛,充满好奇。“现在,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学一学如何查‘无字词典’吧!”这样,从课题切入,简短、明了,紧扣文本内容,直奔教学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有时利用案例、故事、录像等导入时,如果不对素材进行简化处理,导入过程中再穿插一些讨论交流,就会导致导入环节拖沓冗长,喧宾夺主,影响课时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时甚至内容过多,叙述过杂,讨论过广,占用时间过长,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转移,主次不分,最终失去导入的本来目的,与设计导入语的初衷相悖。
总之,导入语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必须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快速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为目的,以有趣、务本、启思、简明为纬度,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做到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导入语要尽可能有趣
兴趣既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感悟等能力。导入语不仅可以组织教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创设愉悦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兴致盎然地阅读文本。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讲故事、猜谜语、角色扮演、情景创设、多媒体再现等方法导入新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兴致勃勃地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如,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我故意将课题板书为“一本必读的书”,然后若无其事地要求学生读课题,这引起学生的窃笑,大家纷纷举手指出板书的疏漏。接着我又故作纠正、道歉,并顺势而问:“为什么课题要加‘男孩子’?如果加‘女孩子’‘少先队员’‘我们’等,行不行?”这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动力,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精神得到振奋,进而兴趣盎然地走进课文。
二、导入语要尽可能务本
当然,设计导入语时不仅要重情趣,更要重理趣。如果只追求话语幽默、课件精彩等表面的有趣,而忽略文本内容、语言内涵等内在的趣味,那么,这样的导入语势必哗众取宠,不能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导入语不能天马行空,要有清晰的目的性和明确的指向性。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认真研读文本,分清文本价值的主次,理清课时教学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注意以生为本,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起点,分析学生的感知水平、已有经验等,找准学生感悟文本的最佳切入点。只有既瞄准课时教学目标,将导入语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又考虑学生实际,将导入语和学生的阅读起点结合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地通过交流上节课作业、听写、带着问题浏览课文等方法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促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如,教学《最佳路径》第二课时时,我这样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最佳路径》,认识了这几组词语,谁来读一读?”分行依次出示:“微不足道、大伤脑筋、更加焦躁、清理思绪”“漫山遍野、无力料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撒下草种、踩出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学生轮读、齐读后,我又鼓励学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随后,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过渡到新授环节。这样,以上节课学习内容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突破口,既紧扣文本,促使学生回到已有的阅读起点,又以旧拓新,增强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连贯性,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顺学而导地展开有效阅读。
三、导入语要尽可能启思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好的导入语不仅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吸引力,而且能给学生以启迪,使学生心明眼亮。为此,每堂课的导入语应富有变化,昨天是悬念导入,今天用音乐渲染,明天设置背景介绍等等。同时,教师要巧用阅读悬念或阅读“障碍”,将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课堂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地探微烛幽。也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意识入手,先引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一些疑惑,然后从中锁定一两个或对课时教学主要内容有直接影响的、或能激发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的、或能激起绝大部分学生产生解决问题愿望等的问题,引领学生围绕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深度阅读。如,教学《小草和大树》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本文是写小草、大树等植物的吗?那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到课文中找答案吧!”这样,紧扣课题找准学生阅读文本的思维点,有效地将本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切入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悟,进而在深入阅读文本、感悟语言的同时,领悟课题的寓意和文本的内涵。
四、导入语要尽可能简明
简明、连贯、得体是导入语的基本要求。从整堂课来看,导入语只占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要在几分钟、甚至一两分钟内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奠定课堂的情感基调,导入语必须在把握学生兴趣点、找准教学切入点的基础上,力求简洁明快,直截了当。如,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时,我这样导入:“你们会查词典吗?会查‘没有字的词典’吗?”学生一时无法回答,都瞪大眼睛,充满好奇。“现在,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学一学如何查‘无字词典’吧!”这样,从课题切入,简短、明了,紧扣文本内容,直奔教学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有时利用案例、故事、录像等导入时,如果不对素材进行简化处理,导入过程中再穿插一些讨论交流,就会导致导入环节拖沓冗长,喧宾夺主,影响课时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时甚至内容过多,叙述过杂,讨论过广,占用时间过长,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转移,主次不分,最终失去导入的本来目的,与设计导入语的初衷相悖。
总之,导入语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必须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快速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为目的,以有趣、务本、启思、简明为纬度,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做到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