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由于资金、能源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废水的处理效率较低,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如何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节约能源成了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综述超滤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关键词】超滤;废水;效益
引言: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水资源的日趋短缺,客观上要求废水能够循环再利用。超滤技术在废水净化及废水再生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新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下,各种新型的、改良的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超滤技术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
一.超滤技术的原理和作用
(一)超滤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滤(UltraFiltration ,简称UF) 是溶液在压力作用下,溶剂与部分低分子量溶质穿过膜上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而高分子溶质或其它乳化胶束团被截留,实现从溶液中分离的目的。
超滤分离时是在对料液施加一定压力后,高分子物质、胶体物质因膜表面及微孔的一次吸附,在孔内被阻塞而截留及膜表面的机械筛分作用等三种方式被超滤膜阻止,而水和低分子物质通过膜。
超滤膜比微滤膜孔径小,在0.7~7 kg/cm2 的压力下,可用于分离直径小于10μm 的分子和微粒[1]。它主要应用于生活污水、含油废水、纸浆废水、染料废水等废水处理。超滤材料大多数是有机高分子膜,目前无机膜材料也开始制备和应用。
(二)超滤技术的影响
超滤的操作压力为0.1-0.6Mpa,温度为60。C时,超滤的透过通量为1-500L/m2·h,一般为1-100L/m2·h。低于1Lm2·h时实用价值不大,超滤透过通量的影响因素如下。
(1)料液的预处理
为了提高膜的透过通量,保证超滤膜的正常稳定运行,根据需要应对料液 进行预处理。
(2)料液流速
提高料液流速虽然对减轻浓差极化、提高透过通量有利,但需要提高料液压力,增加耗能。一般紊流体系中流速控制在1-3m/s。
(3)运行周期
随着超滤过程的进行,在膜表面逐渐形成凝胶层,使透过通量下降,当通量达到某一最低数值时,就需要进行冲洗,这段时间成为运行周期。运行周期的变化与清洗情况有关。
(4)进料浓度
随着超滤过程的进行。主题液流的浓度逐渐增加。此时黏度变大,使凝胶层厚度增加,从而影响透过通量。因此对主体液流应定出最高允许浓度。
(5)操作压力
超滤膜透过通量与操作压力的关系取决于膜和凝胶层的性质。超滤过程为凝胶化模型,膜透过通量与压力无关,这时的通量成为临界透过通量。实际操作压力应在极限通量附近进行,此时的操作压力约为0.5-0.6Mpa。
(6)温度
操作温度主要取决于所处理的物料的化学、物理性质。由于高温可降低料液的黏度,增加传质效率,提高透过通量,因此应在允许的最高温度下操作。
(7)膜的清洗
膜必须进行定期冲洗,以保持一定的透过量,并能延长膜的使寿命。一般在规定的料液和压力下,在允许的pH值范围内,温度不超过60。C时,超滤膜可使用12-18个月。如膜清洗不佳,回使膜的寿命缩短。
二.新型超滤技术胶团强化超滤法
胶团强化超滤法(Micellar - enhanced Ultra2filtration ,简称MEUF) 是一种新的水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它实质是一种将表面活性剂和超滤膜结合起来的新技术。
胶团强化超滤法的基本原理是,当投入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时,剩余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将在溶液内聚集,形成疏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的聚集体,即胶团。
三.废水处理中的超滤技术
(一)印染废水的处理
目前常用的生物化学法CODCr去除率和脱色效果都不够理想,出水CODCr 和色度往往不易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采用超滤技术对某制革厂染色循环中三个不同时段的出水进行脱色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4个截流分子量 (MWCO)分别为40、10、5和3kDa的聚醚砜膜及采用封闭环再循环式(CLR模式)和批方式(B模式)两种方式。
第一种水样E1是标准牛皮革的黑色染料及含有不同比例的其它不同颜色的染料的混合物,pH为2.8,导电率为23ms/cm,TSS为25.9mg/l,TS为56g/l,色度为5.1g/l;
第二种水样E2是经过特殊处理后的牛皮革黑色染料及同样含有不同比例的其它不同颜色的染料的混合物, pH为3.5,导电率为15.4ms/cm,TSS为19mg/l,TS为28g/l,色度为3 1g/l;
第三种E3是标准牛皮革的蓝色染料及含有不同比例的其它不同颜色的染料的混合物, pH为3.2,导电率为13.8ms/cm,TS为39.3g/l,色度为38.7g/l。
在处理印染废水中如果应用超滤技术,让废水先通过超滤膜,使色素和水分离,再将废水中的染料和水进行回收,不仅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且会给印染行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上海新风色织厂采用超滤工艺处理染缸下脚以及第一道水洗槽排放的染料废水,该部分废水由于染料浓度较高而采用丙烯腈- 聚氯乙烯超滤膜进行处理并回收染料。
(二)回用生活污水的处理应用
通过试验对比了颗粒活性炭、微滤-颗粒活性炭和混凝进行处理污水后的超滤效果。孙德栋,张启修研究了用超滤法处理山西铝厂生活污水站出水的阻力特性及清洗可恢复性。 试验结果表明,污水经微滤2颗粒活性炭预处理后,可以得到较好的过滤效果,过滤阻力低;用质量浓度为500 mg/ L 的NaClO 溶液反洗浸泡后可以得到较好的清洗效果。混凝可以去除悬浮物、胶体及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明显降低了膜过滤阻力。超滤的产水水质符合生活杂用水标准GB2JXX —2001 的要求.
(三)含油废水的处理应用
Taraj Mohanmadi等人用UF膜(UFPH20-6338)技术对Behshahr Ind公司(某生产植物油的公司)的含油废水进行了实验,对压力、透水流速、剪切力、温度、有机物浓度以及出水PH值、出水量的变化、流动阻力等运行条件做了研究。
使用UF技术处理含植物油的废水是可行的,并且UF具有对渗透液更适用的特性、可与其它处理方法结合使用、运行条件简易、系统容易控制等优点。
门阅等人采用采用超滤工艺—间歇式错流操作模型—处理乳化油废水,选用了聚乙烯乙二醇超滤膜(PEG) 和卷式膜组件,采用不同的超滤模型对超滤过程中超滤膜透水率、乳化油废水中的COD 去除率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中采用间歇式错流操作,防止因循环泵运转使废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废水温度的升高使膜透水量随之升高。在0.4Mpa的操作压力下,随着时间延续,膜透过量经过了缓慢下降、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3 个阶段,膜污染越来越严重,但是超滤随着时间的进行仍然保持93 %左右的COD 去除率。因此,用该模型处理乳化油废水是高效、可行的。
结束语: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难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而且传统的废水处理人多数只有负的经济效益。超滤技术因其操作压力低、能耗低、通量大、分离效率高,可以回收和回用有用物质和水,特别是通量大的特点,使得超滤成为废水处理工程采用的主要膜分离技术选择新型的超滤膜或者超滤膜技术与其他分离技术方法结合在一起,解决膜污染、膜清洗、膜通量降低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含油废水。
参考文献:
[1] 刘金武. 论污水回用处理技术的进展[J]. 石油化工应用. 2010(01)
[2] 曾坚贤,叶红齐. 超滤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9(02)
[3] 贾永志,吕锡武,周海峰. 超滤技术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研究进展[J]. 净水技术. 2007(04)
【关键词】超滤;废水;效益
引言: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水资源的日趋短缺,客观上要求废水能够循环再利用。超滤技术在废水净化及废水再生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新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下,各种新型的、改良的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超滤技术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
一.超滤技术的原理和作用
(一)超滤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滤(UltraFiltration ,简称UF) 是溶液在压力作用下,溶剂与部分低分子量溶质穿过膜上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而高分子溶质或其它乳化胶束团被截留,实现从溶液中分离的目的。
超滤分离时是在对料液施加一定压力后,高分子物质、胶体物质因膜表面及微孔的一次吸附,在孔内被阻塞而截留及膜表面的机械筛分作用等三种方式被超滤膜阻止,而水和低分子物质通过膜。
超滤膜比微滤膜孔径小,在0.7~7 kg/cm2 的压力下,可用于分离直径小于10μm 的分子和微粒[1]。它主要应用于生活污水、含油废水、纸浆废水、染料废水等废水处理。超滤材料大多数是有机高分子膜,目前无机膜材料也开始制备和应用。
(二)超滤技术的影响
超滤的操作压力为0.1-0.6Mpa,温度为60。C时,超滤的透过通量为1-500L/m2·h,一般为1-100L/m2·h。低于1Lm2·h时实用价值不大,超滤透过通量的影响因素如下。
(1)料液的预处理
为了提高膜的透过通量,保证超滤膜的正常稳定运行,根据需要应对料液 进行预处理。
(2)料液流速
提高料液流速虽然对减轻浓差极化、提高透过通量有利,但需要提高料液压力,增加耗能。一般紊流体系中流速控制在1-3m/s。
(3)运行周期
随着超滤过程的进行,在膜表面逐渐形成凝胶层,使透过通量下降,当通量达到某一最低数值时,就需要进行冲洗,这段时间成为运行周期。运行周期的变化与清洗情况有关。
(4)进料浓度
随着超滤过程的进行。主题液流的浓度逐渐增加。此时黏度变大,使凝胶层厚度增加,从而影响透过通量。因此对主体液流应定出最高允许浓度。
(5)操作压力
超滤膜透过通量与操作压力的关系取决于膜和凝胶层的性质。超滤过程为凝胶化模型,膜透过通量与压力无关,这时的通量成为临界透过通量。实际操作压力应在极限通量附近进行,此时的操作压力约为0.5-0.6Mpa。
(6)温度
操作温度主要取决于所处理的物料的化学、物理性质。由于高温可降低料液的黏度,增加传质效率,提高透过通量,因此应在允许的最高温度下操作。
(7)膜的清洗
膜必须进行定期冲洗,以保持一定的透过量,并能延长膜的使寿命。一般在规定的料液和压力下,在允许的pH值范围内,温度不超过60。C时,超滤膜可使用12-18个月。如膜清洗不佳,回使膜的寿命缩短。
二.新型超滤技术胶团强化超滤法
胶团强化超滤法(Micellar - enhanced Ultra2filtration ,简称MEUF) 是一种新的水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它实质是一种将表面活性剂和超滤膜结合起来的新技术。
胶团强化超滤法的基本原理是,当投入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时,剩余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将在溶液内聚集,形成疏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的聚集体,即胶团。
三.废水处理中的超滤技术
(一)印染废水的处理
目前常用的生物化学法CODCr去除率和脱色效果都不够理想,出水CODCr 和色度往往不易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采用超滤技术对某制革厂染色循环中三个不同时段的出水进行脱色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4个截流分子量 (MWCO)分别为40、10、5和3kDa的聚醚砜膜及采用封闭环再循环式(CLR模式)和批方式(B模式)两种方式。
第一种水样E1是标准牛皮革的黑色染料及含有不同比例的其它不同颜色的染料的混合物,pH为2.8,导电率为23ms/cm,TSS为25.9mg/l,TS为56g/l,色度为5.1g/l;
第二种水样E2是经过特殊处理后的牛皮革黑色染料及同样含有不同比例的其它不同颜色的染料的混合物, pH为3.5,导电率为15.4ms/cm,TSS为19mg/l,TS为28g/l,色度为3 1g/l;
第三种E3是标准牛皮革的蓝色染料及含有不同比例的其它不同颜色的染料的混合物, pH为3.2,导电率为13.8ms/cm,TS为39.3g/l,色度为38.7g/l。
在处理印染废水中如果应用超滤技术,让废水先通过超滤膜,使色素和水分离,再将废水中的染料和水进行回收,不仅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且会给印染行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上海新风色织厂采用超滤工艺处理染缸下脚以及第一道水洗槽排放的染料废水,该部分废水由于染料浓度较高而采用丙烯腈- 聚氯乙烯超滤膜进行处理并回收染料。
(二)回用生活污水的处理应用
通过试验对比了颗粒活性炭、微滤-颗粒活性炭和混凝进行处理污水后的超滤效果。孙德栋,张启修研究了用超滤法处理山西铝厂生活污水站出水的阻力特性及清洗可恢复性。 试验结果表明,污水经微滤2颗粒活性炭预处理后,可以得到较好的过滤效果,过滤阻力低;用质量浓度为500 mg/ L 的NaClO 溶液反洗浸泡后可以得到较好的清洗效果。混凝可以去除悬浮物、胶体及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明显降低了膜过滤阻力。超滤的产水水质符合生活杂用水标准GB2JXX —2001 的要求.
(三)含油废水的处理应用
Taraj Mohanmadi等人用UF膜(UFPH20-6338)技术对Behshahr Ind公司(某生产植物油的公司)的含油废水进行了实验,对压力、透水流速、剪切力、温度、有机物浓度以及出水PH值、出水量的变化、流动阻力等运行条件做了研究。
使用UF技术处理含植物油的废水是可行的,并且UF具有对渗透液更适用的特性、可与其它处理方法结合使用、运行条件简易、系统容易控制等优点。
门阅等人采用采用超滤工艺—间歇式错流操作模型—处理乳化油废水,选用了聚乙烯乙二醇超滤膜(PEG) 和卷式膜组件,采用不同的超滤模型对超滤过程中超滤膜透水率、乳化油废水中的COD 去除率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中采用间歇式错流操作,防止因循环泵运转使废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废水温度的升高使膜透水量随之升高。在0.4Mpa的操作压力下,随着时间延续,膜透过量经过了缓慢下降、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3 个阶段,膜污染越来越严重,但是超滤随着时间的进行仍然保持93 %左右的COD 去除率。因此,用该模型处理乳化油废水是高效、可行的。
结束语: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难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而且传统的废水处理人多数只有负的经济效益。超滤技术因其操作压力低、能耗低、通量大、分离效率高,可以回收和回用有用物质和水,特别是通量大的特点,使得超滤成为废水处理工程采用的主要膜分离技术选择新型的超滤膜或者超滤膜技术与其他分离技术方法结合在一起,解决膜污染、膜清洗、膜通量降低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含油废水。
参考文献:
[1] 刘金武. 论污水回用处理技术的进展[J]. 石油化工应用. 2010(01)
[2] 曾坚贤,叶红齐. 超滤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9(02)
[3] 贾永志,吕锡武,周海峰. 超滤技术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研究进展[J]. 净水技术.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