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s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探讨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方法 检测223例肺癌初治患者血浆D-D及FIB水平,按性别、年龄、类型、分期进行分组比较并比较化疗前后D-D、FIB水平.结果 223例患者中D-D水平升高129例(57.8%),FIB水平升高97例(43.5%);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142例,D-D水平升高100例(70.4%),FIB水平升高74例(52.1%).D-D、FIB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型分组中,腺癌组D-D水平较鳞癌组、小细胞癌组明显升高(P<0.05),鳞癌组FIB水平较腺癌组高(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随着分期的升高,D-D水平相应升高(P<0.05),Ⅳ期患者D-D水平较Ⅲ期患者高(P<0.05),各分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中,广泛期D-D、FIB水平较局限期高(P<0.05).化疗后,有效组(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D-D、FI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稳定组无明显变化(P>0.05);进展组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 肺癌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以腺癌、晚期,尤其是伴有远处转移者明显.化疗缓解时高凝状态有所缓解,进展时高凝状态较前加重,因此D-D、FIB可以作为评估化疗疗效的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监测肺癌高凝状态变化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总结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体征、肺功能、肺动脉压力、肺癌标志物、CT表现及预后等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0-2012年诊断的7例CPFE综合征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体征、肺功能、肺动脉压力、肺癌标志物及CT表现结合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6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62~84岁,中位年龄77.4岁;6例有吸烟史,其中有1例从事酒渣
目的 观察PICC穿刺后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2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在同一PICC穿刺置管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
该文以血吸虫生活史不同发育阶段(尾蚴、虫卵、成虫)诱导的免疫应答以及血吸虫病临床各期(急性期和慢性期)的免疫应答为主,综述近年来血吸虫病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在血吸虫病免疫应答的调节方面内容较多,限于篇幅,该文主要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参与免疫应答调节的淋巴细胞及其亚类(或表型),尾蚴(或童虫)排泄分泌抗原(0-3hRP等)中某些具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等3方面加以综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已被证实是独立的预后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SUVmax对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NSCLC手术患者资料.随访至2014年1月31日.x2检验分析SUVmax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SUVmax与术后无病生存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牙合)架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牙合)学相结合的产物,相较传统机械(牙合)架的操作复杂繁琐且难以获得直观的、立体的牙颌运动模拟,以其简单的
目的 探讨用PDCA管理经鼻留置胃管、营养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7月收治的术后经鼻留置胃管、营养管患者48例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进行非
血吸虫病是全世界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血吸虫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性状:雌雄异体,复杂的生命周期,逃避宿主免疫应答,以及显著的依赖于宿主的内分泌和免疫信号来完成其发育、成熟和产卵.近10年来,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的转录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方面都开展了诸多的研究:基因组草图已经完成,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谱已分析获得了巨大的信息.新的血吸虫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有助于全面理解无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重要的酶类,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是MMP的天然抑制物,MMP与TIMP之间关系失衡可影响胚胎植入,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密切
隐孢子虫病是全球六大腹泻病之一,属新发传染病,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隐孢子虫卵囊污染水源、食物造成隐孢子虫病暴发,引起的腹泻在寄生虫性腹泻中占首位或次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该文就我国隐孢子虫病的现状和防治对策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