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将成为EDA上云元年?

来源 :中国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est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芯片设计上云的历史,可能比很多人预想得更为久远。早在2011年,EDA上云就开始被当时的主要市场参与者提起,但当时不同的EDA、IP供应商之间几乎没有合作;与此同时“安全”是所有芯片设计企业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究竟哪些代码能上云尚难理清;上云成本还非常高。
  这股风潮很快停息,其后又陆续有EDA上云的方案出现,芯片设计上云步入正轨是2017年之后,并成为新热点——以主要的三大EDA厂商与云服务供应商合作为代表。
  在芯片设计上云涨落几波之际,很多企业对于上云一事,仍是心存疑虑的,毕竟这次也可能只是个鼓吹的风潮。不过从市场参与者的各方动作来看,近两年是芯片设计上云底层技术、安全、算力需求、市场大环境各方发展到位,真正促成芯片设计上云的两年,是行业长久发展与积累的结果。
  国内颇具说服力的紫光集团旗下某5G 7nm SoC项目,是芯片设计上云的实践代表。紫光芯片云平台1.0方案上线之前,紫光集团内部即以这颗5G 7nm芯片练手,从去年8月中旬开始,该项目在紫光芯片云之上进行设计仿真与验证工作。月均算力超过500台高性能裸金属服务器,单台服务器内存峰值需求达到1.5TB,到10月底项目收尾并tape-out。
  去年8月,紫光芯片云1.0版本发布;上个月紫光芯片云2.0版本问世。这其中的轨迹,更能管中窥豹地展现芯片设计上云本身的趋势,以及它为何是个趋势。
  算力需求的涨落
  首先,对于较为复杂的芯片而言,仿真算力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在如今的尖端制造工艺节点上,DRC(Design RuleCheck,设计规则检查)已经不只是简单的DRC了,还牵扯到eqDRC、多重曝光(Multi-patterning)、模式匹配等问题;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一致性检查)则需要加上ESD检查、可靠性检查之类的问题;Dummy Fill填充也不像过去那么简单……不仅检查操作数量在增加,类型也在扩展——尤其到了7nm、5nm节点,算力需求在增加。
  节点迭代、单位面积内容纳2倍左右的晶体管数量,造成的算力需求增长还在持续。紫光云公司CTO办公室主任邓世友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一颗小小的蓝牙芯片,可能几台机器就行;但CPU、GPU、NPU这样的大规模芯片,没有上百台、数百台台设备规模,根本就无法完成。”设计团队需要长时间做无意义的等待。仅以内存需求举例,前文提到7nm 5G SoC后仿用到1.5TB紫光云裸金属服务器内存,后续5nm项目则将需要3TB内存。
  芯片设计企业若按照传统的自采自用,在这方面的投入将是巨大的。资源的规划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制造工艺节点迭代,预期的算力需求增长是否超过现有资源;如若企业内部有不同的设计项目并行,如何按照不同项目进度来规划算力的优化分配。这些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是相当敏感的问题和迫切的需求。
  与10年前相比,云端算力正面临一波革新,为芯片设计不同阶段提供所需算力原本就是云服务的重要价值。芯片设计企业自己购买一台服务器,用100个小时进行芯片仿真验证,相对以云上的100台服务器资源,1小时就能完成相同工作量。其中最主要的价值是效率提升100倍,极大程度降低time-to-market的时间成本。
  安全性不再是问题
  过往限制芯片设计上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IP的安全性问题。IP从自己手里转到云上,任何企业都需会在意安全性问题。这在云服务发展尚不成熟的年代的确是个桎梏。
  不过这些年,云计算技术本身的发展,无论是公有云安全性提升,还是混合云可用性提升,都正打消芯片设计企业在这方面的顾虑;IP供应方——包括foundry厂商正逐步走上云端——PaaS模型在行业内相当普遍,EDA厂商现在都支持客户在云平台开发和运行PDK。这对行业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突破。
  云服务供应商在安全策略方面也算是各显神通,不管是安全网络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与存储加密、文件服务系统方面的革新,还是特设的安全服务。
  事实上去年紫光芯片云1.0在安全性方面表现为参考金融体系做安全架构,包括独立专区、物理隔离互联网、企业级高可用设备选型(存储、网络、加密),达成云计算等保2.0三级要求;以及核心安全设备专机专用、数据加密、密钥自管理等。
  前不久发布的紫光芯片云2.0其中一个升级点也在安全性上。邓世友谈到:“去年紫光芯片云有个核心技术,叫透明加密技术,做到云端数据的密文存储。今年芯片云2.0方案中还融入了H3C Workspace设计云桌面安全接入方案,給所有设计人员提供云端专门接入系统,无论在哪里都能接入。接入设计环境的时候,可以保证数据不落地,不会传到个人电脑,避免数据在本地电脑泄露。”
  另一方面,以紫光芯片云为代表的云供应商在力推“同构混合云”,将公有云和私有云做了混合与统一,采用紫鸾的技术栈,两片云的体验保持一致。对芯片设计企业而言,一部分核心资源与设备应用于私有云,另一方面则让公有云在算力突发期间作出补充。这在安全性与性价比两方面,都是更有优势的方案。
  市场玩家开始积极参与
  以EDA厂商为代表的市场参与者目前都在积极布局上云策略,不仅是全球三大EDA厂商自前两年开始布局,中国国内的EDA厂商也开始逐渐拥抱云。
  邓世友提到,芯片设计5大核心要素包括IT、CAD环境、EDA工具、IP、PDK工艺库。芯片云本身主要解决前两个问题,后三个就需要市场玩家共同合作了。
  “EDA工具、IP以及PDK,我们正在积极与国内外主流厂商洽谈合作。许多IP和Foundry厂商都很积极地期望与我们合作,已经进入到了细节落地的阶段”生态合作伙伴的共同参与,这是芯片设计上云市场真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国内芯片设计市场竞争的加剧
  在技术问题逐步到位之际,芯片设计上云的时机亦基本到位。对国内市场而言,还有一些特殊性在推动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芯片设计市场竞争的加剧。
  去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2218家芯片设计企业,其中87%左右是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痛点在于人才、设计能力缺乏,以及基础设施跟不上。与此同时由于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将芯片产品推向市场。
  芯片云恰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算力的充沛及弹性供给,IT基础设施、CAD皆准备就绪,加上更多EDA、IP、Foundry相关资源的整合,为中小型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天然解决固有痛点的平台,时间与成本都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
  另一方面,紫光芯片云在此还有身份上的特殊性。紫光集团旗下本身有紫光国芯、新华三半导体这样具备较强设计能力的团队。紫光芯片云将这样的优势资源做对外能力输出,这也是紫光芯片云2.0版本的重要升级所在。“紫光国芯本身在做设计相关服务,新华三半导体也可以把一些团队能力在空档期做输出,为小型设计企业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除了解决“把芯片做出来”的问题,紫光芯片云还在探讨“把芯片卖出去”的问题。紫光集团旗下除了芯片板块之外,还有云网板块,新华三即是云网板块最大体量的企业,在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WIFI的硬件设备市场份额都做到了国内TOP2。紫光集团期望藉由集团内部资源,帮助芯片设计企业完成商业闭环。“基于紫光云平台做芯片设计,未来我们可以优先帮助客户打通认证、适配、评估等环节。”邓世友说。
  芯片设计上云时机已到
  除了上述几个重要原因之外,芯片设计上云也是更多需求促成的,典型的比如芯片设计有了多地研发协同的需求,这对安全、同步传输等技术都提出了要求,芯片云具备了更大的优势。
  2021年可能会成为芯片设计上云元年,其依据在芯片设计上云的技术问题都正逐步解决,芯片设计上云不再像多年前那样只是个简单的口号。弹性算力、安全、市场参与者准备就绪,都是个中关键。而国际贸易大环境,令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国内偏移,芯片设计市场竞争加剧,则将进一步促成芯片设计上云。或许未来的芯片设计初创企业会将上云作为进入行业的起始配置。
其他文献
自悬浮支撑剂作为一种压裂用新型支撑剂,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室内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情况,而对其增产机理几乎未见公开报道。通过自悬浮支撑剂悬浮性能理论分
水平井大规模水力压裂是实现页岩气效益开发的关键技术。随着工程工艺技术的进步,为页岩气井大规模压裂改造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近年来,华东油气分公司在平桥南区块开展大规模
你在网络购物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网站向你推荐某些商品,这些商品是你购买或者曾经浏览过的。这就是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根据你的购物经历计算出来的。  当你看杂志时发现一套喜欢的衣着搭配,可以拍照上传到电子商务网站,机器学习的模型会跟电商网站的产品库进行比对,找到风格类似的商品。  你在购物时,同一个时间有很多人都在挑选商品,如果没有机器学习的算法将每一件商品和准确的客户ID进行连接,购物体验就不会那么流畅
稠油油藏蒸汽驱控制汽窜使用的耐高温堵剂存在强度低、老化稳定性差等问题,急需研发新型耐高温堵剂,推进现场应用。针对新疆油田九6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层间非均质性强导致的蒸
2017年,寄云科技创新地将云计算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结合,构建了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针对工业企业的应用开发和工业数据分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寄云NeuSeer。平台提供围绕工业数据采集、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现能力的统一快速开发和应用平台,以降低不同工业应用和数据分析的门槛和成本。  2021年5月18日,全新的寄云NeuSeer2.0正式发布。寄云科技创始人时培昕表示,工业升级迭代从1.0时代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正在进入“快速成长期”阶段,认真分析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网络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核心目标,并加以落实,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和网安人才队伍建设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一、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现状  参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模型,结合网络安全企业的特点,可将网络安全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萌芽期、初步发展期、快速成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这是开源第一次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可以看出国家在战略层面对开源的肯定和支持。  在企业层面,开源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用户的关注。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表示,根据《2021全球
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云,当然是方便、快捷、无感知。新兴业务在公有云,核心业务在本地或者私有云中,混合云趋势成为必然。但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说,更希望获得一朵云的应用体验。  近来,一朵分布式云的呼声越来越高,分布式云就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云,是公有云“进化”的最新形态。统一的分布式云架构,可以彻底打破公有云和私有云间的隔阂,不管应用和数据在中心云,还是在本地云、边缘云,用户都将获得一朵云的应用体验。 
2021年6月2日- OpenInfra基金会(开源基础设施基金会)联合白金成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分享了OpenInfra基金会各个社区的最新进展,以及社区成员对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  OpenInfra基金会通过托管开源项目和社区实践支持全球187个国家110,000余名社区成员参与开源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应用。其中,基金会白金成员:蚂蚁集团、烽火、华为、红帽及腾讯为人工智能、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关键领域的“压舱石”,也是驱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的骨干力量与排头兵。在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必然趋势,将对产业格局优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产生深刻影响。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