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写作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再典型的人物、事例,再优美动人的情节,再新颖的认识、观点,再有价值的科学发明、事关国计民生的新产品,他都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引不起写作兴趣。有了作文创新意识,就会导致他时时刻刻从生活中去发现新素材,搜集整理新题材;就会导致他有意识地从更深层次更新角度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就会导致他不断增强对写作的浓厚兴趣,促进写作灵感的产生,从而激发起强烈的写作欲望;就会导致他将生活中获得的有写作价值的新人新事、新的感悟或新的认识作进一步构思并挥笔成文。
既然作文创新意识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从哪些方面人手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呢?笔者和同仁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觉得起码必须注重以下三点:
1. 引导学生仿中求“创”,不断探索写作规律 众所周知,模仿是人类的本能,创造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模仿也是人们学习、生活的需要,不仅初入学的儿童爱模仿,连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成年人在学习新的东西时,也都离不开模仿。自然,模仿也是写作最初常用的方式了。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凡是要学生写一篇新体裁新要求的文章,都往往先组织学生学一两篇范文,或给学生写出个样子来,让学生模仿着去写;经过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掌握了,熟练了,便能从中悟出规律,充分想象,逐渐走向“创造”这一新的境界。可见,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模仿——掌握——熟练——创造的过程;从模仿、掌握、熟练到创造,是练习写作的基本规律,是作文的必经之路。
其实,作文本质上就是创造,是一种独创性极强的精神劳动。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实践证明:学生写作,如果一味满足于仿作,长而久之,势必会成为“抄袭癖”,从而走进死胡同;只有遵循“模仿——掌握——熟练——创造”这一基本规律,写作才能有活力,也才能有生命力。
笔者教《劝学》后,布置学生以《谈学习》为题写一篇仿作,由于学生吃透了范文,大都做到了开宗明义立论:或讲“人生有涯知识无涯”,或议“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或从时代特点、社会需要方面立论;然后便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例证、引证、喻证、正反论证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作结,照应开头。其中,成明同学开篇以“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的千古名谚立论,然后将生活比作大海,将知识比为游泳的本领,阐明知识越多,本领越大,就越能在大海中自由地搏击,将来就越能在祖国“四化”建设岗位上作出更大更多的奉献;接着再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的紧迫性时效性;篇末写“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呼应开头,以“我们应当牢记:学不可以已!”戛然作结。这样的仿写文章,既从结构安排、表现手法、到语言形式吸取了《劝学》的精髓,又丰富发展了《劝学》的思想内容,洋溢着时代气息。
由此看来,中学生仿作多在潜移默化中寻找规律。在名人名篇中受启发而不受束缚。模仿的目的是借鉴,而不是抄袭;是创新,而不是守旧。模仿要求不仅仅为了会模仿,还应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模仿要为独立创造打基础,最终力求独辟蹊径,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2. 指导学生同中求“异”,不断拓宽写作思路 中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究其原因,不单纯是一个写作技巧,主要是一个与有关根源的思维传统有关的问题。多年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束缚,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 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思维范围和内容具有严重的封闭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思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其中心环节求异思维。从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方面人手,指导学生学会同中求“异”,就能够通过已知求得未知,从旧知导出新知,从而发现新事物,创立新的思想,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思维的反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初可以多选用能明显地多角度来阐述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写作,如<伞>、<路>、<榜样>、<傲气与傲骨>等等,针对这些题目,启发学生看问题要多向思维,要辩证地看问题。有位老师要学生写<水滴石穿的启示>-文,指导学生展开了多度多向思维。不少学生肯定地说:干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不懈努力,一定成功;有些学生还认为:古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都是对“水滴石穿”的有力诠释和证明。然而,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说,“水滴石穿”精神固然可贵,但在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还鼓励“水滴石穿”不是有点背时落后了吗?有的说,既然我们的目的是“穿石”,那为什么非用“水滴”手段不可呢?有的甚至说,“水滴石穿”也可以说是少慢差费的代名词呀。这些议论,虽不能说全都正确,甚至有的有些偏颇,但同学们勇于冲破思维定势无疑是有益的。
作文不能囿于定势,作文贵在求新。今天,社会生活的多彩性、复杂性和作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鲜明性,为学生同中求“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只要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不断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努力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就能激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
3. 诱导学生写中求“佳”,不断激发写作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好胜心进取心强,这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一大优势。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强化“阳光”刺激,淡化矫正痕迹,尽力使学生保持最佳写作竞技状态,写出上佳文章。
一次,笔者上初三年级“写人物肖像”的作文课,先让学生用课前备好的小镜子照着画自己的面容,画好后与同桌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修正。在此基础上又要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画的肖像写一段话进行描述,最后推选好的当堂宣读。这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不仅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了写作训练,还强化了佳作效应,激发了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从黯淡中见到阳光,从平淡中发现瑰丽;它能让学生获得跃跃欲试的最佳心态,从而爱写、想写、能写、会写。初二有位老师让学生当堂写一篇题为<这也是考试>的作文,多数学生不是写拾到钱物据为己有,后来认识到错误交了公,算是“通过了一场考试”;就是写自己在考场上巧妙作弊考得高分,内心一直不安,思想斗争胜利后主动向老师坦白认错减了分,醒悟到“这也是考试”。这样写虽谈不上什么不好,但仍未跳出“人云亦云”的老框框。有几个学生却不约而同地写自己的亲人下岗后,如由痛苦的煎熬到自谋出路,几经周折,闯出一个新天地,重新找到为社会服务的岗位,最后有的写道:“经历了人生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也是一场考试!”篇末点题。其中写得有声有色、有波有澜,不仅立意新构思也新的一篇,很快被州报刊载。
创新意识是作文的生命之树。这棵树在仿中求“创”中萌芽,在同中求“异”中茁壮,在写中求“佳”中结果。如果我们中学广大语文教师坚持倾注极大的热情和勤奋精心培育这棵树,必能催她绽开香气四溢、五彩缤纷的花朵,必能欣喜地摘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新意之果。
既然作文创新意识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从哪些方面人手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呢?笔者和同仁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觉得起码必须注重以下三点:
1. 引导学生仿中求“创”,不断探索写作规律 众所周知,模仿是人类的本能,创造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模仿也是人们学习、生活的需要,不仅初入学的儿童爱模仿,连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成年人在学习新的东西时,也都离不开模仿。自然,模仿也是写作最初常用的方式了。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凡是要学生写一篇新体裁新要求的文章,都往往先组织学生学一两篇范文,或给学生写出个样子来,让学生模仿着去写;经过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掌握了,熟练了,便能从中悟出规律,充分想象,逐渐走向“创造”这一新的境界。可见,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模仿——掌握——熟练——创造的过程;从模仿、掌握、熟练到创造,是练习写作的基本规律,是作文的必经之路。
其实,作文本质上就是创造,是一种独创性极强的精神劳动。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实践证明:学生写作,如果一味满足于仿作,长而久之,势必会成为“抄袭癖”,从而走进死胡同;只有遵循“模仿——掌握——熟练——创造”这一基本规律,写作才能有活力,也才能有生命力。
笔者教《劝学》后,布置学生以《谈学习》为题写一篇仿作,由于学生吃透了范文,大都做到了开宗明义立论:或讲“人生有涯知识无涯”,或议“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或从时代特点、社会需要方面立论;然后便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例证、引证、喻证、正反论证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作结,照应开头。其中,成明同学开篇以“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的千古名谚立论,然后将生活比作大海,将知识比为游泳的本领,阐明知识越多,本领越大,就越能在大海中自由地搏击,将来就越能在祖国“四化”建设岗位上作出更大更多的奉献;接着再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的紧迫性时效性;篇末写“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呼应开头,以“我们应当牢记:学不可以已!”戛然作结。这样的仿写文章,既从结构安排、表现手法、到语言形式吸取了《劝学》的精髓,又丰富发展了《劝学》的思想内容,洋溢着时代气息。
由此看来,中学生仿作多在潜移默化中寻找规律。在名人名篇中受启发而不受束缚。模仿的目的是借鉴,而不是抄袭;是创新,而不是守旧。模仿要求不仅仅为了会模仿,还应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模仿要为独立创造打基础,最终力求独辟蹊径,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2. 指导学生同中求“异”,不断拓宽写作思路 中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究其原因,不单纯是一个写作技巧,主要是一个与有关根源的思维传统有关的问题。多年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束缚,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 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思维范围和内容具有严重的封闭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思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其中心环节求异思维。从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方面人手,指导学生学会同中求“异”,就能够通过已知求得未知,从旧知导出新知,从而发现新事物,创立新的思想,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思维的反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初可以多选用能明显地多角度来阐述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写作,如<伞>、<路>、<榜样>、<傲气与傲骨>等等,针对这些题目,启发学生看问题要多向思维,要辩证地看问题。有位老师要学生写<水滴石穿的启示>-文,指导学生展开了多度多向思维。不少学生肯定地说:干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不懈努力,一定成功;有些学生还认为:古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都是对“水滴石穿”的有力诠释和证明。然而,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说,“水滴石穿”精神固然可贵,但在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还鼓励“水滴石穿”不是有点背时落后了吗?有的说,既然我们的目的是“穿石”,那为什么非用“水滴”手段不可呢?有的甚至说,“水滴石穿”也可以说是少慢差费的代名词呀。这些议论,虽不能说全都正确,甚至有的有些偏颇,但同学们勇于冲破思维定势无疑是有益的。
作文不能囿于定势,作文贵在求新。今天,社会生活的多彩性、复杂性和作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鲜明性,为学生同中求“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只要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不断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努力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就能激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
3. 诱导学生写中求“佳”,不断激发写作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好胜心进取心强,这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一大优势。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强化“阳光”刺激,淡化矫正痕迹,尽力使学生保持最佳写作竞技状态,写出上佳文章。
一次,笔者上初三年级“写人物肖像”的作文课,先让学生用课前备好的小镜子照着画自己的面容,画好后与同桌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修正。在此基础上又要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画的肖像写一段话进行描述,最后推选好的当堂宣读。这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不仅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了写作训练,还强化了佳作效应,激发了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从黯淡中见到阳光,从平淡中发现瑰丽;它能让学生获得跃跃欲试的最佳心态,从而爱写、想写、能写、会写。初二有位老师让学生当堂写一篇题为<这也是考试>的作文,多数学生不是写拾到钱物据为己有,后来认识到错误交了公,算是“通过了一场考试”;就是写自己在考场上巧妙作弊考得高分,内心一直不安,思想斗争胜利后主动向老师坦白认错减了分,醒悟到“这也是考试”。这样写虽谈不上什么不好,但仍未跳出“人云亦云”的老框框。有几个学生却不约而同地写自己的亲人下岗后,如由痛苦的煎熬到自谋出路,几经周折,闯出一个新天地,重新找到为社会服务的岗位,最后有的写道:“经历了人生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也是一场考试!”篇末点题。其中写得有声有色、有波有澜,不仅立意新构思也新的一篇,很快被州报刊载。
创新意识是作文的生命之树。这棵树在仿中求“创”中萌芽,在同中求“异”中茁壮,在写中求“佳”中结果。如果我们中学广大语文教师坚持倾注极大的热情和勤奋精心培育这棵树,必能催她绽开香气四溢、五彩缤纷的花朵,必能欣喜地摘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新意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