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整合课程,包括旧课程体系中分科课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天文地理等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教学成为科学教学的关键,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就科学课堂探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作了浅谈。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堂 存在问题 注意事项
一、当前科学探究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提问过于空泛。
探究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的关键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核心问题。它可以吸引学牛进行整体感悟和探究的牵引力,形成知识点的支撑力,让学生共同参与和广泛交流。然而,在实际的科学课堂“提问”中,却表现的比较空泛。首先,课堂提问有的是“蜻蜓点水”式的“满堂问”,缺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石激起干层浪”的问。其次,教师只是提问而不“关注”学生。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却不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等。有些青年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并未很好去倾听,只顾自己说、写,更谈不上启发或纠正性的点评或表扬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再次,即问即答,即教师在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立即叫学生起来回答,这实际还是“我讲你听”,穿新鞋走老路。
(二)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关于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多是教师问、学生答。所有的科学进步都始于发现并提出新问题。教师以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自主性和能动性。但缺乏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发现并勇敢地提出问题的积极鼓励。教师在组织科学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普遍没有重视学生的有效参与。首先,探究程序化。而探究教学出现程序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追求一节课中各个探究步骤的完整,使探究过程在课堂中往往比较匆忙,学生像游客走马观花,未能收到探究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课堂上,尤其需要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可目前的科学探究课上,学生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许多合作学习活动显得肤浅。也有少数教师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大多数课堂讨论只为了调节气氛,收效甚微,而流于形式。其中主要原因是:问题简单,根本无讨论的价值;讨论的时间太短,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代表发言,不具代表性;初中学生趁机自由玩耍,使得整个过程显得比较散乱。
二、科学探究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就科学探究教学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此作一浅谈。
(一)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教师能创设一个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适合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其次,需要教师根据观察现象本身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观察、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切忌为了完成探究的所有环节,而及早地进入所谓的正题。
(二)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整理问题、选择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后,还要及时帮助学生整理问题,选择问题,即将课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问题突出出来。对于学生无法研究的问题可删选,课堂上无法研究的问题可让学生带回家课后研究。如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引起学生探究热情的中心问题,就明确提出当堂研究。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自然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问题明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会收到更好效果。
(三)对于提出问题的探究,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问题明确后,对探究结果的假设和预测是一重要环节。我们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设和猜测,开阔学生思路。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地对话和沟通,让学生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互相接纳、赞赏、分享和互相帮助。
(四)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在科学探究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切忌走极端,忽视学生对知识地掌握。由于多种原因,有教师在理解和实施探究式教学中也出现了偏差,有的教师将淡化知识、淡化结论理解为新课程中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实,这种理解背离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意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这样的范畴谈何者更重要在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知识和能力都不可忽视。
(五)要加强合作学习的组织训练。
为了搞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训练和合作交流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小组内和小组问的合作显得更加默契,训练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次,要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形式,在人数上一般以四至六人为宜,小组的组成要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础上,既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同时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换学习小组,使学生学会与不同个性的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最后,要注意班级规模不宜过大,同时考虑座位摆放要适于小组内的学生交流和讨论,最好让学生而对教率的侧而相向而坐,这样便于汇报和讨论。
(六)科学探究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探究课,不能成为优等生“称霸”课堂的课堂,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特别是对班级中内向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不可以把少数学生当成实现教案的工具。在研讨和交流阶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更要怀着谦虚、耐心和宽容,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以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见解。
总之,在科学探究课堂上,科学教师要积极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使科学探究教学真正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祝少颖.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学文摘.2012.03月
[2]雷迎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空气的存在》为例[J].教育百家教育研究.2013.05期
[3]乌敦,阿拉腾图雅.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12.32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堂 存在问题 注意事项
一、当前科学探究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提问过于空泛。
探究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的关键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核心问题。它可以吸引学牛进行整体感悟和探究的牵引力,形成知识点的支撑力,让学生共同参与和广泛交流。然而,在实际的科学课堂“提问”中,却表现的比较空泛。首先,课堂提问有的是“蜻蜓点水”式的“满堂问”,缺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石激起干层浪”的问。其次,教师只是提问而不“关注”学生。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却不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等。有些青年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并未很好去倾听,只顾自己说、写,更谈不上启发或纠正性的点评或表扬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再次,即问即答,即教师在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立即叫学生起来回答,这实际还是“我讲你听”,穿新鞋走老路。
(二)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关于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多是教师问、学生答。所有的科学进步都始于发现并提出新问题。教师以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自主性和能动性。但缺乏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发现并勇敢地提出问题的积极鼓励。教师在组织科学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普遍没有重视学生的有效参与。首先,探究程序化。而探究教学出现程序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追求一节课中各个探究步骤的完整,使探究过程在课堂中往往比较匆忙,学生像游客走马观花,未能收到探究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课堂上,尤其需要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可目前的科学探究课上,学生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许多合作学习活动显得肤浅。也有少数教师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大多数课堂讨论只为了调节气氛,收效甚微,而流于形式。其中主要原因是:问题简单,根本无讨论的价值;讨论的时间太短,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代表发言,不具代表性;初中学生趁机自由玩耍,使得整个过程显得比较散乱。
二、科学探究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就科学探究教学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此作一浅谈。
(一)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为了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教师能创设一个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适合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其次,需要教师根据观察现象本身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观察、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切忌为了完成探究的所有环节,而及早地进入所谓的正题。
(二)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整理问题、选择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后,还要及时帮助学生整理问题,选择问题,即将课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问题突出出来。对于学生无法研究的问题可删选,课堂上无法研究的问题可让学生带回家课后研究。如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引起学生探究热情的中心问题,就明确提出当堂研究。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自然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问题明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会收到更好效果。
(三)对于提出问题的探究,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问题明确后,对探究结果的假设和预测是一重要环节。我们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设和猜测,开阔学生思路。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充分地对话和沟通,让学生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互相接纳、赞赏、分享和互相帮助。
(四)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在科学探究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切忌走极端,忽视学生对知识地掌握。由于多种原因,有教师在理解和实施探究式教学中也出现了偏差,有的教师将淡化知识、淡化结论理解为新课程中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实,这种理解背离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意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这样的范畴谈何者更重要在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知识和能力都不可忽视。
(五)要加强合作学习的组织训练。
为了搞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训练和合作交流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小组内和小组问的合作显得更加默契,训练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次,要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形式,在人数上一般以四至六人为宜,小组的组成要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础上,既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同时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换学习小组,使学生学会与不同个性的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最后,要注意班级规模不宜过大,同时考虑座位摆放要适于小组内的学生交流和讨论,最好让学生而对教率的侧而相向而坐,这样便于汇报和讨论。
(六)科学探究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探究课,不能成为优等生“称霸”课堂的课堂,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特别是对班级中内向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不可以把少数学生当成实现教案的工具。在研讨和交流阶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更要怀着谦虚、耐心和宽容,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以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见解。
总之,在科学探究课堂上,科学教师要积极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使科学探究教学真正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祝少颖.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学文摘.2012.03月
[2]雷迎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空气的存在》为例[J].教育百家教育研究.2013.05期
[3]乌敦,阿拉腾图雅.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