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积极的情感因素;有效;课堂;道德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利用非智力因素,使全体学生愉悦学习,健康成长,成为善于汲取新知,赋予创造精神的人才。美术教育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愉悦性在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它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切身体验。现代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下面笔者就美术学科中的情感价值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调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省编美术新教材第十一册《陶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很轻松地展示一件自己用泥条盘制法做成的陶罐。用颇具美感的实物引发学生对陶土的兴趣,然后启发式地跟学生交谈“柔软的黏土制品经过火的烧炼,变成坚硬的陶器。你喜欢它吗?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赞美这件艺术品吧!”学生们被这件制作精致,风格古朴生动的陶罐吸引了,由衷地发出“真有趣!”“我也想做!”“老师可以送给我吗?”这样的感慨。学生的好奇心、创作欲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处在了一种积极的、跃跃欲试的情感氛围之中,都争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古朴;有的认为粗糙;有的认为具有装饰性,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在大家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摸索,帮助学生悟出泥条盘制法的技术要领是泥条要粗细均匀,按接紧密,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掌握了制作方法,學生们分成四人小组用“搓”和“接”两种手法自由创作陶罐。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有了切身体验,真切地感受到黏土的神奇魅力。虽然,他们对陶艺的制作技法了解还不够,但那种贴近自然,游戏式的创作方式,的确让孩子们着迷。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这种快乐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积极性、满意程度等。由此可见,积极情感是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集中精力、活跃思维的催化剂,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石。
2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在执教《陶艺》第二课时,我安排了一个“陶器知识交流会”。目的在通过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陶艺的璀璨历史,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实践表明,在短短五分钟的交流会上,学生了解到中国的陶器起源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饮食生活的需要是陶器出现的起因,人类对土和火的控制能力是发明制陶术的必要条件,陶器的发明使人类从被动地适应自然转变为主动地改造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很多的课外知识。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原始人类的聪明才智由衷地敬佩,加深了对民间陶艺的理解,也浓厚了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树立了热爱中华文明,发扬我国民间优秀艺术传统的责任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这节课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已经不再是教师空洞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在了解陶器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到陶器古朴醇厚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而不是空洞地在教学的过程中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把思想教育变成简单的说教。
3 提高审美情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愉快的学习情感,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条件。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孩子逃避学习的行为产生误会,以为是智力问题,以为是理解能力不强。最糟糕的是人们总把智商和成绩联系在一起,以为智商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最大因素,完全忽略了情感对学习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有的孩子爱学习,有的孩子不爱学习,追根溯源,都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对他们形成的情感记忆有关。如果孩子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他一定会学得很好。反之,则会消极学习,甚至厌学。美术学科因其特定的教学手段,特定的教学内容,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战斗英雄舍生忘死的光辉形象,劳动模范忘我的工作态度,现代化的“高、宽、直”的高速公路,美丽的大草原等等。因为小学生的经历有限,如果仅仅凭借课本中的语言描述,孩子们或许不可能很快在头脑中形成感性形象,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把文中描述的人物、情境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情感在感性的画面和语言文字的描述中被调动起来,可以很自然的走进课文的情境,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课文已经不再那么难以理解,学习也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可见愉快的学习情感能够使学生乐学,教者乐教。
记得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云房子》,这是一篇极富想象力的文章。可是学生对每天可见的云朵并没有太多印象,想象也成了一种空想。当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云朵,学生表现出了一种无比的惊讶,学生们可以根据每一个云朵的姿态自由地发挥想象。根据课件中的图片联想出绵羊、花朵、高楼、小溪、跳绳的小姑娘、松树……可见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用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孟艳.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情感教学[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6(03).
[2] 卢家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J].教育研究,2002(12).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实验小学)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利用非智力因素,使全体学生愉悦学习,健康成长,成为善于汲取新知,赋予创造精神的人才。美术教育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愉悦性在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它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切身体验。现代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下面笔者就美术学科中的情感价值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调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省编美术新教材第十一册《陶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很轻松地展示一件自己用泥条盘制法做成的陶罐。用颇具美感的实物引发学生对陶土的兴趣,然后启发式地跟学生交谈“柔软的黏土制品经过火的烧炼,变成坚硬的陶器。你喜欢它吗?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赞美这件艺术品吧!”学生们被这件制作精致,风格古朴生动的陶罐吸引了,由衷地发出“真有趣!”“我也想做!”“老师可以送给我吗?”这样的感慨。学生的好奇心、创作欲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处在了一种积极的、跃跃欲试的情感氛围之中,都争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古朴;有的认为粗糙;有的认为具有装饰性,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在大家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摸索,帮助学生悟出泥条盘制法的技术要领是泥条要粗细均匀,按接紧密,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掌握了制作方法,學生们分成四人小组用“搓”和“接”两种手法自由创作陶罐。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有了切身体验,真切地感受到黏土的神奇魅力。虽然,他们对陶艺的制作技法了解还不够,但那种贴近自然,游戏式的创作方式,的确让孩子们着迷。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这种快乐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积极性、满意程度等。由此可见,积极情感是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集中精力、活跃思维的催化剂,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石。
2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在执教《陶艺》第二课时,我安排了一个“陶器知识交流会”。目的在通过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陶艺的璀璨历史,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实践表明,在短短五分钟的交流会上,学生了解到中国的陶器起源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饮食生活的需要是陶器出现的起因,人类对土和火的控制能力是发明制陶术的必要条件,陶器的发明使人类从被动地适应自然转变为主动地改造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很多的课外知识。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原始人类的聪明才智由衷地敬佩,加深了对民间陶艺的理解,也浓厚了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树立了热爱中华文明,发扬我国民间优秀艺术传统的责任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这节课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已经不再是教师空洞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在了解陶器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到陶器古朴醇厚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而不是空洞地在教学的过程中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把思想教育变成简单的说教。
3 提高审美情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愉快的学习情感,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条件。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孩子逃避学习的行为产生误会,以为是智力问题,以为是理解能力不强。最糟糕的是人们总把智商和成绩联系在一起,以为智商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最大因素,完全忽略了情感对学习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有的孩子爱学习,有的孩子不爱学习,追根溯源,都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对他们形成的情感记忆有关。如果孩子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他一定会学得很好。反之,则会消极学习,甚至厌学。美术学科因其特定的教学手段,特定的教学内容,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战斗英雄舍生忘死的光辉形象,劳动模范忘我的工作态度,现代化的“高、宽、直”的高速公路,美丽的大草原等等。因为小学生的经历有限,如果仅仅凭借课本中的语言描述,孩子们或许不可能很快在头脑中形成感性形象,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把文中描述的人物、情境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情感在感性的画面和语言文字的描述中被调动起来,可以很自然的走进课文的情境,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课文已经不再那么难以理解,学习也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可见愉快的学习情感能够使学生乐学,教者乐教。
记得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云房子》,这是一篇极富想象力的文章。可是学生对每天可见的云朵并没有太多印象,想象也成了一种空想。当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云朵,学生表现出了一种无比的惊讶,学生们可以根据每一个云朵的姿态自由地发挥想象。根据课件中的图片联想出绵羊、花朵、高楼、小溪、跳绳的小姑娘、松树……可见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用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孟艳.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情感教学[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6(03).
[2] 卢家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J].教育研究,2002(12).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