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上“幽灵”船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i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海上故事至今还未结束,而且也许永远也不会结束。这就是“巴奇莫”号货轮的故事。这是一艘因触礁后而被抛弃的航船,可它在水手们全部撤离多年后也拒不消失,仍然像幽灵一样时时闯入人们的视野,唤起人们的好奇之心。
  1322吨的“巴奇莫”号货轮属于哈得逊公司所有,它建造于1914年.最初的用途是沿着加拿大西北的维多利亚海岸从爱斯基摩猎人那里收集皮货。因为这一带水域常常漂浮着大块大块的浮冰,为了经受得住冰山的撞击,“巴奇莫”号造得非常牢固:双层船壳,高高的烟囱,曲折盘旋的船桥,还有又长又高的船首。
  “巴奇莫”号开辟了一条也许是世界上最险恶的航道,它往返长达3200公里。“巴奇莫”号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定期的航行,旅途往往危机四伏,猝不及防的暴风雪、四处漂浮的冰山随时都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
  1931年7月6日,它驶离加拿大温哥华,开始了新一次航行。船上有船长约翰·康维尔和其他36名水手。他们预想到这必将是又一次困难的旅行。事实上,他们的每一趟都是历尽艰辛的,但谁也没能料到这是“巴奇莫”号最后的载人航行。
  
  冰海弃船
  
  7月的北冰洋,太阳似乎永不会西沉,在朦胧的光影中,“巴奇莫”号日夜兼程,向东航行,终于,他们到达了终点维多利亚海岸。将早已预备好的货物装满底舱,康维尔船长松了一口气,然后调转船头向温哥华驶去,他知道,如果一切顺利,“巴奇莫”号能够赶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驶出北冰洋。
  然而,不幸的是,那一年,冬天提前来到了,凛冽的寒风和冰冻三尺的气温以大大快于以往年的速度将骇人的浮冰向南推进。9月30日,只剩下一条狭窄的未结冰的水域供船只通行,到10月1日,浮冰已完全封住了航道。
  “巴奇莫”号无计可施,船长命令关掉发动机,让货轮随着破裂的冰块缓慢向前移动。此时,“巴奇莫”号离阿拉斯加的巴罗村不远,哈得逊公司在该村的海边上建造了长期的驻地房屋。眼看一场可怕的暴风雪就要来临,船长预感到不妙,于是命令水手们设法穿过这片大约有一公里宽的冰海,到那些房屋里暂避一下。他们全体离船,在巴罗村停留2天,人们都冻僵了,手脚也不听使唤,根本无法启程。
  “巴奇莫”号所有不可思议的故事的头一桩离奇事件发生了。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几天前还严严实实的大块浮冰突然松动了,而且从“巴奇莫”号四周漂走,货轮不知从哪里获得了一股神秘的力量,竟然在无人操纵的情况下重新移动起来,水手们面面相觑,赶紧冲上船,全速向西航行了整整三个小时。
  但浮冰再次困住了这艘小小的货轮,“巴奇莫”号只能又一次停机。10月8日,卡住这艘船的冰块又开始破碎漂散,大块的浮冰在海面上相互碰撞,在船长康维尔看来,他的那条历经磨难的小船就宛如一只空蛋壳,被浮冰撞个粉碎恐怕只不过是几小时的问题了。康维尔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但这些勇敢的水手们仍然坚守着,指望“巴奇莫”号能出现奇迹。到10月15日.他们的处境没有出现任何转机,哈得逊公司从700公里之遥的诺姆基地派来两架飞机,“巴奇莫”号上的22名水手被首批救了出去,而船长和14名水手却留了下来,以便等到浮冰融化之后,将这艘船和贵重货物解救出来。也许他们将不得不在这里等上一年,一直到来年夏天。船员们不敢长期逗留在随时都可能被撞碎的“巴奇莫”号上,于是便在离海岸不远的浮冰上建起了一个小小的遮身之处。
  事实证明,他们的预计完全错了。11月24日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场仿佛来自地狱的暴风雪降临了。这些可怜的人只得绻缩在遮身处里,当暴风雪终于过去后,他们爬出小木屋,只见四周尽是20米高的冰山,可“巴奇莫”号却不见踪影,他们想尽办法四处搜寻,但一无所获,于是理所当然地得出结论:遇难的“巴奇莫”号已在暴风雪中被撞成碎片,沉入海底。
  
  孤独的幽灵
  
  事情至此,他们已无须再留在这可怕的冰海上,水手们准备回家。可就在出发之际,一位捕猎海豹的爱斯基摩人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声称他在大约70公里外的西南方见过“巴奇莫”号,众人大感诧异,没有一名水手的“巴奇莫”号已变成了一艘鬼船,一个任凭浮冰、大风和海水摆弄的北极木偶。这15个人跟着那位爱斯基摩人好不容易来到他所说的地方,果然,那艘船就在那里。
  船长心里很清楚,他已没有机会营救他的货船。因为在“巴奇莫”号四周都是浮冰,船只根本无法航行。于是,水手们从底舱抢救出一些比较贵重的皮货,然后依依不舍地向“巴奇莫”号告别。
  “巴奇莫”号的故事本该到此结束了。可没想到几个月后,哈得逊公司驻温哥华基地收到了爱斯基摩人的一个奇怪报告,说有人又看到了他们的船。这一次是在东边几百公里处。1932年3月12日,一位名叫赫尔文的年轻探险家在乘雪橇穿越黑舍尔岛的途中,看见“巴奇莫”号正稳稳当当地朝岸边驶去,一开始他还以为上面有人,可等到他设法登上船,才发现是艘空船。他在底舱看见有许多皮货依然完好无损,遗憾的是,他孤身一人.也没有任何工具,而且远离他在阿拉斯加的营地,只得对这一船无人认领的价值不菲的财富望洋兴叹。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一群勘探者再次看到了这艘船,他们也设法上了船,他们瞧见船上的各种东西依然井井有序,仿佛水手们刚刚离去一样。
  1933年3月,有报告说,“巴奇莫”号兜了一个大圈后,又漂回到船长丢弃它的地方。一群爱斯基摩人看到它在结冰的海面上悠闲地漂游,于是乘上皮筏向它靠拢。没想到他们刚刚爬上船.天上就下起了可怕的暴风雪。他们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在这艘“鬼船”上困了10天。最后才得以离开。
  
  拒不消失的鬼船
  
  1933年8月,哈得逊公司又得到消息说,“巴奇莫”号正静静地向北漂移,他们本想采取营救行动,因船只离大陆太远只好作罢。1934年7月,又有一批勘探者与它偶然相遇,并上船停留了几个小时。
  如今,这艘烟囱高高的整洁的灰色鬼船的传奇般的经历,仍在北极地带爱斯基摩人中间广为流传,他们中不少人在出海途中都曾时不时地看到过它。1935年9月,这艘船到了阿拉斯加海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它竟然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浮冰毁灭性的袭击,经受住了最恶劣的北极风暴——大自然的力量似乎不能摧毁它。可人类也无法营救它。
  许多年来,人们多次看到“巴奇莫”号,主要是爱斯基摩人,偶尔也有探险者、旅行家和飞行员。每一次当人们要抓住它时,它都巧妙地躲开了。在这些岁月里,它没有船长,没有水手,但却又仿佛有某个神秘的智慧生灵在悄悄地指挥着它,使它得以在险象环生的冰海上完好无损地行驶着。
  1962年3月,几名爱斯基摩人在乘皮筏捕鱼时,又发现了这艘船。这次它是在波福特海上安然地漂荡着,尽管离渺无人烟的海岸线很近,但由于没有带任何捕获它的工具,他们只得眼巴巴地看着这艘孤单的、但却依然完好的幽灵船再一次漂流到无人知晓的地方。
  “巴奇莫”号最后一次有记载的发现是在离它被抛弃38年后——1969年,爱斯基摩人又一次看到了它,可正当他们设法上船时,它又很快消失在波福特海域的浮冰中。此后仍不断有人说曾看见过它。
  谁也不知道,这艘拒不消失的鬼船还将会漂流多久。
  (责任编辑/孙开颜)
其他文献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映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然而,历史上的梁山泊起义与《水浒传》所描写的大有出入。梁山本名良山,因汉梁孝王出猎于此.乃改名梁山。徽宗时期,因朝政不明,吏治废弛,贪官污吏祸害天下。各地好汉纷纷啸聚山林、落草为寇。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梁山泊等地以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燕青、花荣、李逵、戴宗、杨志和武松等三十六人为首,点燃起义烈火。起
期刊
在我的肩头上    一天,妻子对丈夫表示不满地说:  “唉,我的上帝!想当初我答应嫁给你的时候,我的脑袋到哪里去了呢?”  丈夫回答道:  “在我的肩头上。”    镜子    在书画陈列馆里,丈夫对妻子低声地说:  “亲爱的,你看,这幅画上的女人长得可真像个丑八怪。”  妻子气愤地说: “冒失鬼。这是一面镜子呀!”    怎么发现的    “维克多,你的裤子口袋里有个破洞,昨晚我已经替你补好了
期刊
本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高技术产业界曾爆发过一场著名的电脑商战。在这场商战中,开始比较弱小的“苹果”电脑公司,其决策者们指挥经营有方,使“苹果”公司不断壮大,崛起于电脑行业,直逼世界著名电脑王国IBM公司。    突发奇想 网罗人才搞科研    七十年代初期,美国全录公司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了上百名电脑科学家到该公司报废的西海岸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为了充分发挥这些科学家的创造力,该公司提供优厚的研究经
期刊
主持人:刘志阳    主持人:《知识窗》邀请我主持本期的“大众话题”,并送来了一些读者来信。“人造景观”是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从众多的来信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人造景观”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有的读者对“人造景观”这种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正负两方面的阐述,有的读者对“人造景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真可谓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人造景观”的存在有其一定的文化价值    陈离(江
期刊
海洋里的动物为了生存,常常会大战一番。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要战胜敌手,必须施出看家本领。章鱼聪明机智,奇招百出,堪称海洋动物中的常胜将军。且看——    “海底别墅”的主人    山崖下是一片汪洋大海,峭壁直入40余米深的海底方见平坦,在粘土和砾石组成的底滩上有一道弯弯曲曲的裂沟伸向远海深处,沟头峭壁间筑有一座别具一格的“房子”。房子巧夺天工,后壁取材于天然峭壁,既牢固又省力;正看是抛物球面形,俯
期刊
文学作品的诞生犹如新生儿,是作家心血孕育而成的。作家都十分珍视自己的“孩子”。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就有四次焚书稿的经历。  1829年,20岁的果戈理为了出版自己的田园诗《汉斯·古谢加顿》,不仅把母亲寄来的钱全部花光,还不得不向朋友借债。当他翻阅着散发着新鲜油墨香味的书页时,心情激动不已。他提心吊胆,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到各家书店去打听该书的销售情况,然而《汉斯》的销路却不好,想
期刊
一代文豪欧阳修,为北宋时期古文运动之翘楚;他文比韩愈,诗兼李、杜,是不轻易赞许人的,但在一次交往中,却为李观所折服。  李观,江西分宜人。北宋皇韦占四年(公元1052年),欧阳修护送母郑氏灵柩归葬故里庐陵,路过清江。这时的清江属临江军,知军出来迎接,要他的下属清江县令李观给欧阳修的母亲写篇祭文,表示尊敬。李观挥笔立就,只写了二十个字。知军很不高兴。欧阳修拿过来看,却连声击掌,表示赞服。这二十个字是
期刊
五公祠在海口市南7公里,位于海口与琼山市之间。它的前身是金粟庵,又名“海南第一楼”,是为纪念唐朝李德裕,宋朝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位被贬来海南岛的历史名臣,而于明万历年间开始建造的。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再经修建,更名“五公祠”。如今,这里已成为人们景仰、崇拜先贤的地方,享有“琼台胜景”之美誉。  五公祠是一座两层高的木结构古建筑,其周围是一组古建筑群,诸如观稼堂、学圃堂、两伏波祠、洗心
期刊
牛贩子“掺水”失策    19世纪50年代的华尔街流行这样一句话:丹尼尔说:涨!——伊利股票就上涨;丹尼尔说:跌!——伊利股票就下跌;丹尼尔说:摆动!——伊利股票就上下摆动! 丹尼尔·德鲁是一个狡诈的投机商。他很早就开始干坑蒙拐骗的勾当,并靠给牛“掺水”发了大财,他在卖牛前先给牛喂掺有盐的草料,等生口干欲裂时又给它们大量饮水,原本骨瘦如柴的牛于是显得体肥膘壮,一头牛可增重50来磅,多卖出十五六美
期刊
阴谋出台    1943年9月间,墨索里尼被抓后,希特勒派人将他救了出来。那天在司令部与这位旧盟友见面时,希特勒一方面踌躇满志,但另一方面又指责谍报局首脑卡纳里斯将军,最后他竟然大声吼叫道:“按照你的条件,你应该能够把丘吉尔从英国给我抓来!”在一旁的盖世太堡头子希姆莱则火上加油,冷冷地说:“元首,我想将军阁下是肯定能够办到的。”“对,就这么办。”希特勒这样说道,卡纳里斯将军只好表示遵命。  回到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