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如“问题学习”模式能有效运用到散文课堂教学中,它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学习 学习方式 散文教学
一、目前散文学习状况及分析
散文阅读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之一,更是高考的需要,所以学好散文势在必行。而据调查散文阅读题是高中学生最为薄弱的五环节之一,得分率非常低。笔者认为造成这种不良学习状况的原因,主要责任是传统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依赖、丧失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笔者在近一年的“高中散文学习方式研究”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课堂中采用“问题学习方式”非常有助于学生学好散文,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问题学习方式”基本特征
所谓“问题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无疑,这种感受的获得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
三、“问题学习方式”在散文教学上的具体实施
在高中散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是按这样的以下思路,具体运用“问题学习方式”的。
第一步,先由教师科学地设立问题,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1.提出问题与创设情景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而思维只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的。笔者根据高考散文阅读要求,散文赏析的六点内容,即理解重要词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结构及思路、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掌握文章表达技艺,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有目的性地提出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进入问题情景并产生强烈求知欲。如:在教《故都的秋》时,我就能根据散文阅读赏析的内容,结合课文提出以下问题:
①阅读全文,概括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
②简要分析课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③“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为什么将“悲凉”一词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
④试举例描写某一种生命在秋里的表现形式?
2.组织讨论与解决问题
课堂上,笔者把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根据散文阅读赏析方法,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通过讨论,问题明晰了,条理清晰了,结论明确了,学生较快地进入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上。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就有关问题作答,其不足与错误之处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订正,教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启发、点拨、补充与修正,将讨论所得向广度和深度进行引导,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讨论较积极,教学效果也较明显。
第二步,指导学生尝试性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参与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趋向成熟时,我又尝试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指导学生尝试性提出、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如: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我要求学生根据高考散文阅读要求,提出问题和写出答案。以下是学生分组讨论后提出的问题:
①阅读全文,怎样理解“真的猛士”?
②你对“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一句如何理解?
③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君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④第五部分,课文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大大增加学生的思维容量。几次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我的思路,将问题扩展、对比、归纳,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问题学习方式”教学的成效显著
(一)经过近一年的散文学习实验研究,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有较大提高,阅读题得分率明显提高。下面就以四个班级在2010年春季学期的三次月考的“散文阅读题”成绩对比来说明。
2010年春季学期三次月考中的“阅读题”部分得分情况表:
(二)学生写作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实验前,学生的高分作文较少,特别是作文的语言较平淡,缺少文采。但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学生作文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高分作文明显增多了,特别是学生作文的文采有了明显进步。
(三)教师教学理念明显转变。传统的教学均以教师为主,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要变“以教师为主”为“师生双主体互动”与“学生间合作学习”为主。而如何让新的课改理念变为具体的课堂实践,又是当前每位教师研究的课题。而“高中散文学习方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是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协作来完成。这就注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角色,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互动学习,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而正是这种“问题学习方式”的运用,让教师体会到“师生双主体互动”与“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好处,不但活跃了教学课堂,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学生学习方式得到转变。通过“问题学习方式”在散文教学上的研究和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一改过去害怕和逃避散文学习现象,变被动学习散文为主动学习良好习惯。
(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学会用大胆实践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语文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凭祥市高级中学。
【关键词】问题学习 学习方式 散文教学
一、目前散文学习状况及分析
散文阅读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之一,更是高考的需要,所以学好散文势在必行。而据调查散文阅读题是高中学生最为薄弱的五环节之一,得分率非常低。笔者认为造成这种不良学习状况的原因,主要责任是传统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依赖、丧失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笔者在近一年的“高中散文学习方式研究”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课堂中采用“问题学习方式”非常有助于学生学好散文,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问题学习方式”基本特征
所谓“问题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无疑,这种感受的获得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
三、“问题学习方式”在散文教学上的具体实施
在高中散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是按这样的以下思路,具体运用“问题学习方式”的。
第一步,先由教师科学地设立问题,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1.提出问题与创设情景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而思维只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的。笔者根据高考散文阅读要求,散文赏析的六点内容,即理解重要词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结构及思路、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掌握文章表达技艺,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有目的性地提出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进入问题情景并产生强烈求知欲。如:在教《故都的秋》时,我就能根据散文阅读赏析的内容,结合课文提出以下问题:
①阅读全文,概括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
②简要分析课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③“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为什么将“悲凉”一词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
④试举例描写某一种生命在秋里的表现形式?
2.组织讨论与解决问题
课堂上,笔者把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根据散文阅读赏析方法,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通过讨论,问题明晰了,条理清晰了,结论明确了,学生较快地进入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上。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就有关问题作答,其不足与错误之处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订正,教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启发、点拨、补充与修正,将讨论所得向广度和深度进行引导,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讨论较积极,教学效果也较明显。
第二步,指导学生尝试性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参与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趋向成熟时,我又尝试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指导学生尝试性提出、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如: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我要求学生根据高考散文阅读要求,提出问题和写出答案。以下是学生分组讨论后提出的问题:
①阅读全文,怎样理解“真的猛士”?
②你对“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一句如何理解?
③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君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④第五部分,课文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大大增加学生的思维容量。几次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我的思路,将问题扩展、对比、归纳,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问题学习方式”教学的成效显著
(一)经过近一年的散文学习实验研究,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有较大提高,阅读题得分率明显提高。下面就以四个班级在2010年春季学期的三次月考的“散文阅读题”成绩对比来说明。
2010年春季学期三次月考中的“阅读题”部分得分情况表:
(二)学生写作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实验前,学生的高分作文较少,特别是作文的语言较平淡,缺少文采。但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学生作文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高分作文明显增多了,特别是学生作文的文采有了明显进步。
(三)教师教学理念明显转变。传统的教学均以教师为主,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要变“以教师为主”为“师生双主体互动”与“学生间合作学习”为主。而如何让新的课改理念变为具体的课堂实践,又是当前每位教师研究的课题。而“高中散文学习方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是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协作来完成。这就注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角色,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互动学习,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而正是这种“问题学习方式”的运用,让教师体会到“师生双主体互动”与“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好处,不但活跃了教学课堂,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学生学习方式得到转变。通过“问题学习方式”在散文教学上的研究和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一改过去害怕和逃避散文学习现象,变被动学习散文为主动学习良好习惯。
(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学会用大胆实践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语文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凭祥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