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绥其人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回上海老家,偶然听人说起张绥在3年前病逝了。这才在记忆中重新发掘出张绥其人以及我们曾经有过的一段交往。
  张绥,1943年生人,北京大学历史系1967届毕业生。80年代曾在上海大学任教,后来不知去向。遍查网上的张氏简历,也没有说明生前所在单位。反倒是特别写明:“应台湾辅仁大学罗光校长邀请,以‘大陆杰出人士’的身份,于1990年5月到台湾访问,是上海第一位赴台湾访问的学者。从1990年起,曾在美国多所大学(包括哈佛大学)讲学和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在当今热闹的学林中,张绥不算出名,但也做了不少事。例如,他的著作《东正教和东正教在中国》和《犹太教与中国开封犹太人》,在早年都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在1985到1992年之间,张绥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了8本专著,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涉及各宗教历史,当代中国宗教、边疆和少数民族问题,甚至还有数学与哲学专著。如果不是后来身罹绝症,也许还会更多。他临终前还出版了一部厚得堪比城砖的百万字大书《中国人的通史》。尽管我还没机会拜读,但其毅力和胆量也已值得钦佩。张绥先生称得上当代中国的多产学者。
  我和张绥的结识在1986年。有一天,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张志国说,有这么一位中年学者想见我。此时,我刚读过张绥的书《宗教古今谈》,还有点印象,就答应了。一个周日上午,志国陪我去张绥在浦东的寓所拜访。不料到了那里,张家居然已经在准备丰盛的午宴,弄得我手足无措。张绥给我的第一印象:身材微胖,头发稀疏,举止斯文,健谈但说话很有分寸,像是忠厚可靠的样子。我们就这样成了密切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学问。
  不久以后,张绥告诉我:他已说动供职的上海大学上海学研究所特聘我为副研究员。尽管事先全然不知,但我还是很感激他。毕竟那時的我年轻、好虚名,何况80年代的副高级职称也还算值钱。张绥就经常这样默默地为我办事,办成了也从不求取回报。我对他也就越来越信任,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尽管其间也曾有人提醒过几次:此人善投机,靠不住。我总以为对方是出于妒忌而已。
  到了1988年,我对仕途越来越厌烦,想回归学界,开始着手进行两件酝酿已久的大事,张绥成为我的主要合作伙伴。一件是打破官办学术研究体制,创办民间的东方文化研究所。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和我的想法一拍即合,纷纷加盟。此事得到了上海文联主席夏征农的全力支持,研究所挂靠在文联名下,并在1989年春办妥了全部手续。我担任所长,邀请张绥和另外两名青年学者出任副所长。
  另一件是编写一部多卷本《中国文化通史》,反映我的中国文化史观。我一直以为中国文化不是中原一个源头向四边传播扩散,而是多个源头长期不断碰撞、融合、再扩散、再融合的过程。因此,这部通史的体例,不是编年史,而是由区域史组成,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青藏文化”、“滇文化”、“燕赵文化”等8卷,加上我执笔的《中国文化通史论纲》和《中国区域文化交融史》2卷。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张绥,一起反复讨论,各自去物色合作者。最后他找到广西人民出版社落实了出版计划。1988年春,在南宁举行第一次编委会议,并签署了出版合同。我和张绥担任全书的双主编。会后,我就埋头写作,把自己多年的思考诉诸笔尖。在次年初完成了《中国文化通史论纲》,由张绥交付出版社。
  一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时,突然发生了那场政治风波。从此以后,张绥就从我的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我并不责怪他,此乃人之常情。风波前后,两位学者副所长先后留洋。研究所何去何从,我想看看局势发展再说。有一天,在一个意外场合得知,东方文化研究所还在运作,但已经改挂在上海社联属下,因为此时的张绥也已改换门庭,在社联秘书长乔林马前鞍后奔走。张绥是攀上了高枝,自己也荣任新所长。可惜当时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这家民间研究所不久也寿终正寝了。
  在我远走他乡前后,《中国文化通史》再也没有任何消息,此事便这样不了了之。我的那部书稿《中国文化通史论纲》也石沉大海。直到此次搜集撰写这篇小文的资料,在张绥先生“即将出版的著作”名单下,赫然发现包括一字不差的此书书名。我不敢断定,他是另起炉灶了,还是掠人之美呢?以为魏某人再也不会重返故国,自己可以瞒天过海。逝者已逝,照理大可不必翻此陈年老账。
  我这一辈子虽说阅人无数,却仍时时看走眼。记之以为后来者交友的教训,想来亦未尝不可吧。
其他文献
作者:刘墉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书评  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  茅青云  在《做个快乐读书人》这本书里,作者刘墉用自己教育儿女的方式,通过实例来讲解家庭教育这个现在的热点问题。从这本书能瞥见一个父亲对教育儿女的不同方式。当然,这本书不单是作者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师长和孩子的。  为人子女的,在处理与家人的关系的时候,或多或少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如和父母的矛盾会激化,如在青春期或者在小时
摘 要 在教育信息化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研究,以信息技术概论课程为例,分析目前课程教学研究现状、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CTCL范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并进行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 CTCL范式;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概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
北非震荡的升级、万能微博的强大传播效力,以及他和央视主播水均益的一次战地连线,令他声名远播    “别人怕不怕死我不敢说,反正我很怕死。”《环球时报》(环球网)战地记者邱永峥捂着眼睛,又拿手在脸上狠搓了两把,自打4月3日从利比亚回国,他就陷入了各路记者的访问车轮战中,必须强打精神勉力应付。  他从事战争与冲突报道已有几年,报道过缅甸果敢冲突、4次跟随巴基斯坦军队深入部族区记录他们如何打击塔利班,3
《亚洲新秩序》  郑永年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出版  本書为知名国际关系学者郑永年的专题文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西方秩序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以及西方秩序变化对亚洲各国家与地区产生的深刻影响;第二部分讨论全球化状态下亚洲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围绕中国崛起来讨论亚洲地缘政治秩序。全书系统性强,结构层次清晰,从世界背景,到亚洲背景,再到中国,层层
Harry Dexter White  上世纪40年代,美国人哈里·德克斯特·怀特因缔造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奠定IMF基础“一战成名”。但疑似前苏联间谍的争议身份,却成了他政治生涯的“滑铁卢”,并导致他猝然离世。  最近,研究者在普林斯顿大学发现的新证据进一步印证了怀特和前苏联情报人员的接触事实,也为我们揭开了一个资本主义金融架构师的“红色世界之梦”。他确立了美元在世界的核心地位  1892年10月,
“解放军都应该是鹰派”  人物周刊:你这么孜孜不倦地做国防教育,有一些评论,会说你好战、鹰派,你对这种评价怎么看?  张召忠:我们以前一直在说软话,说软话的结果就是南沙丢了,钓鱼岛搁置了几十年结果是这么个情况。在军队里面没有鹰派和鸽派,没有,解放军都应该是鹰派,时刻准备打仗,和平时期准备打仗,战争时期打赢战争,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准备战争,只有做好战争准备才能赢得和平,这叫鹰派吗,这不叫鹰派,因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个老问题也随之浮上了水面:全球博士过剩,就业困难。  早在2004年7月,《读卖新闻》就发表了专题文章,指出“博士过剩”与日俱增。同年8月5日,日本先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近藤隆发表题为《博士过剩可惜》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  2011年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发表题为《校正博士教育》的社论指出,当前全球博士人数越来越多,
营销部门的人在楼下捡到了一只被遗弃的小狗,目前就在隔壁办公室。听到这个消息时,作为一个见到任何狗都忍不住多看几眼的人,我的心动了一下。可我对狗有多喜爱,就对人有多畏惧,尤其是那些平时脸上堆积着厚厚的尊严的中年人,因着工作时间久了面对菜鸟时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优越感和麻木感,或许还有成见,散发的都是我这样不善言辞的菜鸟不愿涉入其中的气场。  也听过彼此说话,不过是在会议上宝相庄严,人家说,我木然地听着,
李银河的伴侣“大侠”也大方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这个问题上我从没想当英雄高调出柜,也从没想对别人隐瞒,只不过以前你们没问我而已。”  已经引发无数次争议的性学家李银河,这次因行为而不是言论,引发了更大的关注——12月18日,李银河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称自己已经同一位Transsexual同居17年,还因为对方喜欢儿女亲情,两人收养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我确实是个异性恋
100年后,一场关于辛亥革命、堪称宏大的纪念开始。在历史教科书上,辛亥革命是史诗性的,几千年的帝制因之倒台,国人第一次摸到了一种叫做“民主”的政体的边。它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并且“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这场被染上“光荣和梦想”色彩的革命,想象中应当气贯长虹、如火如荼。但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告诉我们,位于历史重大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