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本文以江苏省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为切入点,对毕业生的就业结构进行了现状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江苏省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高等医学类毕业生 江苏省 就业结构 优化建议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需要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比上年增长近5%;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空前的68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但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的增幅并不明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以上,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本科毕业生依然是用人单位需求的主要对象,但是,不同类别的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硕、博士毕业生的需求较大,而一般企事业单位更倾向于录用本、专科毕业生。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和机械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医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具有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学习时间长、学业任务重、专业目的性明确、职业倾向性具体、实践性强、临床实习时间长等特点。随着医学院校的迅速扩招,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
2.江苏省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2.1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概况
江苏省目前具有本科以上培养层次的高等医学院校主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学院和扬州大学等九所。这九所高等医学院校中有三所独立设置,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另外六所医学院都隶属于综合性大学;属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两所(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属于“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一所(苏州大学)。
江苏省2010年医学类本科生招生人数为11812人,比上年增加472人,增幅约为4.2%;在校生人数为52918人,比上年增加815人,增幅约为1.6%;毕业生人数为11131人,比上年增加859人,增幅约为8.4%。[1]这些数据表明:我省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要想使高等医学教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医学教育大省向医学教育强省转变,就必须优化高等医学就业结构。
2.2江苏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现状
就业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就业人口的构成状况。一般就业结构包括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结构等。影响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就业政策,以及相应的投资结构、社会消费的趋势等。[2]笔者通过调查,收集了我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2008-2010这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有关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反映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的有效信息。
2.2.1层次结构
首先考察层次结构,这三年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分学历层次就业率统计如表1。从表中数据来看,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均在95%左右。博士毕业生2009年就业率为各学历层次中最高,说明社会对于最高学历层次医学类毕业生的青睐程度很大,需求旺盛;2008年就业率之所以仅为82.2%,可能与博士生中相当一部分为在职人员以及选择出国继续做研究的比例相对其他学科较大,从而未及时将就业数据上报有关,这种情况在后面的两年没有发生过,而且综合其他途径的信息,医学博士毕业生极少有未就业的情况。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略降的现象,即就业率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略有降低,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98.7%和97.7%的高值,这与其毕业生总量较少和专业定位紧跟就业单位实际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表1 2008—2010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2.2专业结构
如表2所示,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为护理学类毕业生,最低的为法医学类毕业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呈逐年略减的趋势。医学院校所举办的非医学类专业规模呈现较为恒定的态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左右,处在相对稳定而且较高的水平。
表2 2008—2010年不同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
2.2.3地区结构
通过对数据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江苏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高度集中。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时优先选择留在江苏省内,其中在苏南就业的比例最高,占到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苏北和苏中,到西部就业的比例最低。
表3 2008-2010年各地区就业分布情况统计表
2.2.4性别结构
通过表4可以看出,这三年中各年份女性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并且,就业率的差值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这一方面反映出总体上医学类女生较男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好一些,更符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对护理等女生占绝对多数专业的持续旺盛需求也推高了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
表4 2008—2010年男女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2.5所有制结构
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就业单位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单位性质则可以作为其就业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医学类毕业生进入医疗、科研、高校等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三年均在60%左右;进入非公有制单位(以企业为主)所占比例位居其次,均在20%以上;选择升学出国的比例逐年升高,这一方面反映出毕业生渴望提升学历层次和优化知识结构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是新医改等宏观政策调控的外在表现。
表5 2008-2010年毕业生各所有制类型就业分布统计表
3.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优化建议
通过上文对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实证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失衡主要是因为高等医学教育结构调整的步伐落后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由此,笔者对优化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提出如下建议:
3.1层次结构
根据卫生部和江苏省卫生厅的统计资料,2010年江苏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4.1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7人),这与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教育发展地位不相符合。因此,我省首先应当逐步扩大医学院校的办学规模,增加医学类毕业生的数量。根据《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我省研究生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要注重培养质量的提升,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本科层次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体,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我省应当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着力构建、发展“5 3”模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繁荣医药卫生事业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3.2专业结构
首先应当大力发展全科医学专业,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我省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加快培养高层次全科医生、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加强对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做好基层在职人员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及继续医学教育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其次,要协调好中西医教育的发展。我省应当借实施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的契机,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改革。最后,要协调医学各学科专业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护理、药学、卫生监督、康复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的建设。
3.3地区结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省高等医学教育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调整地区结构的建议是:在学科增设、办学规模扩大和高校扩建等方面,有关政策应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以省属重点医学院校为依托,在苏中、苏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建立本科二级学院;苏中、苏北地区医学院校要充分挖掘自身办学潜力,注重培养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的实用型、技术型医疗卫生人才;加强对医学生就业思想教育,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
3.4性别结构
从宏观上看,女性医学生较之男性具有学习态度端正、理论知识掌握扎实、语言表达力强等特点,另外,女生对于工作及工资的预期相对较低,往往能够在毕业前后抓住机会,快速就业。因此,医学院校的男生要端正专业思想,勤奋刻苦,在上学期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毕业之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各大医院的医学专家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女生在上学期间要更加注重临床诊疗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5所有制结构
目前,鉴于医学类毕业生自身特点及就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医疗、科研和高校等事业单位是吸纳医学毕业生的主要渠道。这一方面反映了医学生希望获得更好的教育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公有制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在经济待遇、工作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江苏统计年鉴——2011[EB/OL].http://www.jssb.gov.cn/2011nj/indexc.htm.
[2]范敏.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编号:2011SJD880132)”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高等医学类毕业生 江苏省 就业结构 优化建议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需要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比上年增长近5%;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空前的68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但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的增幅并不明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以上,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本科毕业生依然是用人单位需求的主要对象,但是,不同类别的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硕、博士毕业生的需求较大,而一般企事业单位更倾向于录用本、专科毕业生。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和机械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医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具有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学习时间长、学业任务重、专业目的性明确、职业倾向性具体、实践性强、临床实习时间长等特点。随着医学院校的迅速扩招,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
2.江苏省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2.1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概况
江苏省目前具有本科以上培养层次的高等医学院校主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学院和扬州大学等九所。这九所高等医学院校中有三所独立设置,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另外六所医学院都隶属于综合性大学;属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两所(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属于“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一所(苏州大学)。
江苏省2010年医学类本科生招生人数为11812人,比上年增加472人,增幅约为4.2%;在校生人数为52918人,比上年增加815人,增幅约为1.6%;毕业生人数为11131人,比上年增加859人,增幅约为8.4%。[1]这些数据表明:我省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要想使高等医学教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医学教育大省向医学教育强省转变,就必须优化高等医学就业结构。
2.2江苏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现状
就业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就业人口的构成状况。一般就业结构包括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结构等。影响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就业政策,以及相应的投资结构、社会消费的趋势等。[2]笔者通过调查,收集了我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2008-2010这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有关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反映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的有效信息。
2.2.1层次结构
首先考察层次结构,这三年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分学历层次就业率统计如表1。从表中数据来看,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均在95%左右。博士毕业生2009年就业率为各学历层次中最高,说明社会对于最高学历层次医学类毕业生的青睐程度很大,需求旺盛;2008年就业率之所以仅为82.2%,可能与博士生中相当一部分为在职人员以及选择出国继续做研究的比例相对其他学科较大,从而未及时将就业数据上报有关,这种情况在后面的两年没有发生过,而且综合其他途径的信息,医学博士毕业生极少有未就业的情况。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略降的现象,即就业率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略有降低,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98.7%和97.7%的高值,这与其毕业生总量较少和专业定位紧跟就业单位实际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表1 2008—2010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2.2专业结构
如表2所示,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为护理学类毕业生,最低的为法医学类毕业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呈逐年略减的趋势。医学院校所举办的非医学类专业规模呈现较为恒定的态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左右,处在相对稳定而且较高的水平。
表2 2008—2010年不同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
2.2.3地区结构
通过对数据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江苏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高度集中。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时优先选择留在江苏省内,其中在苏南就业的比例最高,占到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苏北和苏中,到西部就业的比例最低。
表3 2008-2010年各地区就业分布情况统计表
2.2.4性别结构
通过表4可以看出,这三年中各年份女性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并且,就业率的差值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这一方面反映出总体上医学类女生较男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好一些,更符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对护理等女生占绝对多数专业的持续旺盛需求也推高了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
表4 2008—2010年男女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2.5所有制结构
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就业单位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单位性质则可以作为其就业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医学类毕业生进入医疗、科研、高校等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三年均在60%左右;进入非公有制单位(以企业为主)所占比例位居其次,均在20%以上;选择升学出国的比例逐年升高,这一方面反映出毕业生渴望提升学历层次和优化知识结构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是新医改等宏观政策调控的外在表现。
表5 2008-2010年毕业生各所有制类型就业分布统计表
3.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优化建议
通过上文对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实证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失衡主要是因为高等医学教育结构调整的步伐落后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由此,笔者对优化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提出如下建议:
3.1层次结构
根据卫生部和江苏省卫生厅的统计资料,2010年江苏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4.1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7人),这与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教育发展地位不相符合。因此,我省首先应当逐步扩大医学院校的办学规模,增加医学类毕业生的数量。根据《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我省研究生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要注重培养质量的提升,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本科层次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体,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我省应当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着力构建、发展“5 3”模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繁荣医药卫生事业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3.2专业结构
首先应当大力发展全科医学专业,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我省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加快培养高层次全科医生、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加强对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做好基层在职人员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及继续医学教育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其次,要协调好中西医教育的发展。我省应当借实施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的契机,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改革。最后,要协调医学各学科专业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护理、药学、卫生监督、康复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的建设。
3.3地区结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省高等医学教育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调整地区结构的建议是:在学科增设、办学规模扩大和高校扩建等方面,有关政策应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以省属重点医学院校为依托,在苏中、苏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建立本科二级学院;苏中、苏北地区医学院校要充分挖掘自身办学潜力,注重培养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的实用型、技术型医疗卫生人才;加强对医学生就业思想教育,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
3.4性别结构
从宏观上看,女性医学生较之男性具有学习态度端正、理论知识掌握扎实、语言表达力强等特点,另外,女生对于工作及工资的预期相对较低,往往能够在毕业前后抓住机会,快速就业。因此,医学院校的男生要端正专业思想,勤奋刻苦,在上学期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毕业之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各大医院的医学专家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女生在上学期间要更加注重临床诊疗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5所有制结构
目前,鉴于医学类毕业生自身特点及就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医疗、科研和高校等事业单位是吸纳医学毕业生的主要渠道。这一方面反映了医学生希望获得更好的教育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公有制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在经济待遇、工作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江苏统计年鉴——2011[EB/OL].http://www.jssb.gov.cn/2011nj/indexc.htm.
[2]范敏.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编号:2011SJD88013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