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息技术之清泉,注作文教学以活力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速记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量的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融于作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形成合力,能实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
  一、情景交融,点燃写作欲望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课件能引导学生进入习作的情境中。如在教学三年级园地三以“秋天”为主题的习作指导课时,我播放了果园中绚丽多彩的水果和庄稼地里各种形态各异的农作物的图片,公园里芬芳迷人的花朵和人们的活动的图片,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带着学生步入  记忆的殿堂,唤起学生浓厚的情感体验,加强了学生主题表达的感受。学生写作的热情瞬间被点燃。
  巧妙借助各种声音资源是激起学生写作欲望的另一种方式,在六年级上册“园地一”的习作指导课上,习作的要求是“选取生活中几种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听到、感受到的讲给同学们,然后写下来”。因此,我把动物的叫声和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机组合,播放出来,学生在逼真的声音中进行大胆想象,编成了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写作热情高涨,我再适时地加以引导,一篇篇构思精巧的文章便应运而生。
  二、多管齐下,丰盈写作素材
  充分扩大阅读空间,能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如在指导习作《有趣的动物》时,我就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习作反馈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懂得了很多知识,比如:动物各种不同的生活习性、动物与人类之间感人的故事等。这种切实可行的做法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极大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
  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根据作文题目或题材要求搜集与之有关的网上信息,建立主题教学信息库,供学生作文时使用。在上完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后,我觉得学生对于恐龙的了解不够多,于是我就收集大量关于恐龙的资料,做成一个关于恐龙的主题阅读网页,里面有许多关于恐龙的资料,学生饶有兴趣地阅读,对于恐龙的了解更深入、更透彻了。于是,我趁机让学生开展写作活动,学生就用不同的人称、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文体来表达。有的学生写了恐龙灭亡的调查报告,有的学生畅谈自己与恐龙的不解之缘,还有的展开奇思妙想,写了未来恐龙再次出现在地球上的情景。主题信息网的建立为学生写作素材的丰盈立了不少的功劳。而且在几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组织和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三、搭建平台,提升写作能力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突破时空限制。教师在教学中起来,要注意把多媒体观察目标集中统一的特点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察,把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抓住事物的特点,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观察能力差,在写作文时不能抓住文章重点,只能记“流水账”式地泛泛而谈。如一次在指导学生写《一次难忘的活动》时,学生把不久前的一次拔河比赛拿来写,他把这次拔河的过程平淡无奇地记录下来。为此,我特地从素材库中找来比赛的录像和照片,把画面定格在几个学生的动作与表情上:平时不善言语的小丽在拔河时大声指挥同学们,把脸都喊红了;最后一个同学为了拽住绳子咬紧牙,涨红了脸;旁边的同学在不停地摇旗呐喊,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再通过教师的指导,知道了写作时描写人物要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刻画,这样的文章才精彩。学生就作了再次修改,修改后的文章就更生动、形象了。可见,细致的观察力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
  评改能力是作文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在班级网站中建立了 “作文专栏”和 “美文欣赏”两个习作专栏,每次完成习作后就让学生把文章发到班级网站,从两个专栏中挑选出典型作文,在美文欣赏课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文章的优点与不足,共同提出修改意见,并让学生再次进行修改,改出来的文章与原文相比进步不少。有时候,我也会让全班同学到网站中找一篇其他同学的自己喜欢的文章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提出修改意见,并把修改意见写在文章后面的“修改栏”中,以便写文章的同学进行再次修改。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多次修改别人的文章,不仅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是一举数得。
  信息技术融于作文教学之中,使学生观察事物更加细致,写作视野更加宽阔,写作素材更加丰盈,写作能力更加提高,让作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Packaging    A young person,radiant with beauty and full of life,has all the favor granted by God.Any attempt to make up would be self-defeating.Youth,however,comes and goes in a moment of doze.Packag
【设计理念】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苏教版第七册96~97页的内容。在学生认、读、写多位数以及把整万数、整亿数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体会近似数的价值,结合具体数据来介绍“四舍五入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为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虽然学生以前学过估算,但由于估算中不全是按照“四舍五入法”这种固定的方法来计算,所以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方便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位处张家港市西部保税区(金港镇)辖地,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前身为教会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张家港市后塍中学、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2007年合并了港区高中。2011年易地新建,投资2.3亿元,历时一年多。2013年3月正式搬迁,恢复旧校名“崇真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160亩,规模为12轨,36个班,师生1300多名。新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设施设备现代,景观凸现文化个
2013年初,我从《语文学习》杂志上有幸与叶黎明博士的新著《写作教学内容新论》相遇,便毫不犹豫地网购了一本。刚刚读了序言和前言,就觉得耳目一新,特别过瘾,忍不住给作者的师弟——上海师范大学的于龙教授发了个短信,表达当时的欣喜之情。  实践和研究小学写作教学二十余年,从“知识序列”教学到“生活作文”,再到如今的“童化作文”,路似乎越走越宽,但心中的困惑也越来越大,博客上常有留言质疑:“童化作文解决了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也是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其后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地写出20以内的数,说出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是理解“一”和“十”之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决定力量则是教师;甚至,从区域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师群体对教育的理解,表达着区域教育的状态,教师群体的高度,决定着区域教育的高度。因此,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教育理念先进并富有教育理想的优秀教师群体,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共识。教师最好怎样发展?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实践,也许会给我们相关的经验与思考。  
校服的美观程度是中学生们最关注的事情之一。毕竟对花季少年来说,每天把 “又土又不合身” 的校服裹在身上实在有些对不起青春洋溢的脸庞。南京有一所学校考虑为全校学生定做新的校服,并想根据学生们的提议把新校服做成韩剧里学生制服的模样。  此消息一出,便有了如下的一幕幕——  男生女生:剪裁合身的制服特别能展示出少男少女的魅力,这样的校服,我们愿意每天都穿。原来那种运动款的校服太没个性!  家长:这几天,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代表人民发出的声音。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基本现代化初步实现,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公平扎实推进,“学在淮安”品牌效应更加彰显。淮安教育正走在一条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创新之路上。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育信仰;教育追求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64-01  何谓名师?名师即知名度高的教师,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名师?用修养浸润卓越,用行动承载卓越。   名师成长要“内外兼修”。“内”就是“内化于心”,“外”就是“外化于行
王坚是一所普通初中学校的政治教师、教科室主任。在教师出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的今天,他也出了一本堪称“奇书”的好书。说它“奇”,是因为它善于“穿越”,一是“穿越”于电影与课堂教学之间,二是“穿越”于初中各科教学之间。很少有一线教师像王坚那样熟悉无数电影,熟悉许多学科,并且对上述领域的许多关系有那么独特、深刻而又富有价值的感悟与把握。王坚写的实际上是一本“类比教学论”——用电影艺术来“类比”课堂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