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化生活心育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
  一、生活教育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活教育的理论最早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何谓“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教育又改造着生活。
  我们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切不可脱离孩子的生活实际。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应来自于孩子的生活,由他们的生活来决定我们的教育,再通过我们的教育去改变他们的生活。
  二、开展富有童趣的活动——心理活动开展的必然趋势
  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全面深化体验教育,使教育更加符合儿童的实际,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竭诚服务于儿童的发展,这就是童趣化的含义。
  它的具体意义在于:
  1. 当活动富有童趣化时,它就会为儿童所喜爱,为儿童所接受。
  2. 当活动富有童趣化时,儿童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当活动富有童趣化时,会在儿童的内心不断产生内驱力,他们会期盼进行这样的活动,使得这样的心理活动得以持续发展。
  三、童趣化生活心育活动的具体实施
  1. 心理活动课程
  学生自主心育晨会课是由学生自己选题、自己执教的一种心理活动课程。我们曾作过比较,一节同样的课在同一年级,一节由教师执教,还有一节由学生执教,课堂的氛围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由教师执教的那节课与正常的语文课、数学课的气氛没什么两样;而由学生自己执教的那节课,学生们兴趣盎然,以一种从未有过的热情投入到了课堂之中。自主心育晨会课的内容是学生根据本班的特殊情况自编教材,针对本班学生最近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很多学生感到困惑、烦恼的问题,利用这种形式去解决。
  学生自主心育晨会课,可以说是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它改变了只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才能开展助人活动的状况,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心理咨询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具有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特点。
  2. 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调整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除了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心育课,对一小部分有共同问题的学生进行小组辅导,也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人不是一座孤岛,人从呱呱落地就在家庭中开始了团体生活,在成长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团体的陪伴和支持。团体不仅能协助人们达成目标,而且可以满足人的多种心理需要:安全感、归属感、满足自尊、增强自信和力量感等。而小组辅导具有生活化和童趣化的特点,它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自我的成长和自我的接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个人和团体的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
  一群有共同问题的学生在一起,可以体验到支持和被支持,获得安全感,发展社会性。在温暖接纳的气氛中,成员可以自由表露、探索自我、互相反馈,解除心理障碍,促进情感的成熟和增进人际沟通的技巧。同时,他们也可以集思广益、激发潜能、彼此启发、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小组中每个成员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可在相互影响中多视角地学习,有理论、有实践、有体验、有分享,获得多重反馈,从而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
  3. 心理小课题研究
  心理小课题研究是我校所特有的一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很好的途径。
  心理小课题既有教师提供的课题,也有学生自拟的课题。教师提供的课题是这样产生的:在每学年的下半学期,我们向各个班级发一张少科院课题征集表,请学生把自己感到最为烦恼的问题告诉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征集一部分课题。与此同时,我们还从开心园的咨询员那里了解学生最近谈得最多的问题,来作为少科院的课题。历年的课题包括:差生的自尊心强还是优生的自尊心强、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怎样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上课时注意力为什么不能集中等,都是学生特别关心的问题,涉及自我探索、社交技能、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
  心理小课题研究富有童趣,因为它需要孩子们自结伙伴、自主研究、自主交流。在小课题研究中,研究同一课题的学生,自结伙伴,组建成研究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将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成若干个任务,分头进行资料收集、调查、统计等,最后一起讨论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创新、探究意识特别强烈,心理小课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促进了他们的心理成长。
  4. 个别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如有:会谈、行为矫正、心理沟通、角色扮演、信心训练、心理测量等。学校心理辅导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学习辅导。主要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如认识技能、动机、情绪等)进行辅导,或对学生经历学习挫折和困难时产生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障碍进行辅导,主要对学习习惯和情绪进行辅导。
  (2)人格辅导。它着重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的自我调适、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沟通以及群体协作技能进行辅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
  (3)生活辅导。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这对于学生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潜在的影响。同时对他们发展个性、增长才干,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有利的迁移作用。
  四、童趣化生活心育实施的反思
  在实施童趣化生活心育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
  1.进行学生自主心育课,气氛很好,但对小辅导员的要求很高。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朋辈辅导实施的重点步骤和关键环节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培训体系应成为朋辈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2.只注重童趣化,会忽视深层次情感的提升。实施心育活动时很多老师都喜欢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游戏,看起来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事情,游戏只是形式,目的是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深刻的情感,在认识上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樱花小学,南京,210042。该校为《中小学心理教育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 / 于 洪 黄才玲 终校 / 何 妍
其他文献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教养方式    你看过电影《小孩不笨》吗?这是2002年新加坡最卖座的电影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三个就读EM3(差班)的孩子怎样应付学业所带来的困境。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它始终洋溢着让人着迷的温情,但那笑声中却有泪。影片中,导演借小孩子之口说出“这把钥匙就在你的身上”的话,也是我每次接待完家长的面询或者电话求助之后,内心最强烈的声音。  有一些家长由于长期受孩子的问题困扰,用尽
期刊
〔关键词〕恐学症;师因;松弛训练;系统脱敏;师生关系    一、案情概况    一日中午,一位在某中学当教师的同学带着他的朋友找我。后经介绍,才明白他是想让我帮他的朋友,一位辍学在家的初三学生的家长,助其孩子走出目前所遇的心理困境。  短暂的寒暄之后,这位神态疲倦的家长迫不待地将事情的大概始末简述如下:  他的儿子叫陈××,今年16岁,就读于某中学初三年级,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基础也较扎实,成绩经常
期刊
2010“生命之旅”台湾教育考察团于5月27日参加了周大观文教基金会2010“全球热爱生命”现场颁奖典礼。  将周大观储蓄新台币四十九万五千元捐出作为第一笔基金,并将大观遗作《我还有一只脚》《大观——一位癌症小孩的心声》以及大观的故事《生命之光——周大观》《小星星的愿望——周大观的故事》等生命四书著作权点滴所得于1997年成立了周大观文教基金会。基金会为完成抗癌小诗人周大观“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
期刊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行为;合理情绪疗法;行为疗法    一、案例描述    (一)学生基本情况及自述   小于,男,11周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根据历任班主任以及各任课老师普遍反映,他脾气暴躁偏激,好斗,具有强烈攻击性。表现为时常在校与本班甚至别班、其他年级段的孩子发生冲突,一言不合就一副捋袖子干架的架势,而且往往下手很重,冲动而不计后果。班里大部分学生敢怒不敢言,不愿意招惹他,不与其多话或接近。
期刊
〔关键词〕自卑;负面情绪;信任  一、案例简介  小辉,男,10岁,我校四(2)班的一名学生,平时表现为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不爱学习,不愿吃苦,做事丢三落四,在班中少有玩伴,在家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电视或玩游戏。上课不爱举手发言,偶尔会很兴奋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有时会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经常不做或少做作业,等教师催要作业时才会拿出尚未完成的作业本,因而引起同学的“另眼相
期刊
〔摘要〕青春期的初中生和父母的关系常常发生冲突,甚至出现裂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与父母的沟通不畅,双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以至造成很多误解和冲突。内观疗法是一种通过对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以“我所得到的、我所付出的、我给别人添了麻烦”这三个提问的形式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的一种方法,通过内观,以上述三个提问的形式使初中生得到反思,理解自己的父母,缓解亲子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的错位、学校德育的不足、多元文化的影响,使青少年道德价值体系的构建发生了偏移。内观疗法通过内省,让青少年产生感恩意识和对父母及他人的责任感,对青少年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内观疗法;感恩意识;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4-0012-03    当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过于溺爱、学校道
期刊
〔摘要〕青少年偏差行为被认为是偏离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为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系列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中引入内观疗法,使其在内观过程中体会爱与恩惠,接受生命意义的拷问,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内观疗法;青少年;偏差行为;教育矫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
期刊
〔关键词〕初中生;人际交往;倾听;团体辅导  【设计意图】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一特殊时期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其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是阻碍初中生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倾听又是一项最为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此次团体辅导旨在协助初中生掌握正确的倾听技巧,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活动重点】在各种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
期刊
〔关键词〕评语;评价实验;心理实验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传统的做法往往是对做错的作业打上“×”,正确的打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作业的评价方式改进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作业评价不同于成绩评定,一方面,它应鼓励孩子的积极性,而不应让他们看到一个个鲜红的“×”而感到失落,而且应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批改符号中明白应该如何订正,如何做得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