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目前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普遍得到大幅度提高,而网络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率效益提升更是有目共睹,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引入网络的教育模式应是一大创新。很显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以弥补传统课程中的某些不足,如:课程内容的封闭性,组织形式的单一性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互相合作,并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本人刚刚大学毕业,走进学校教育,在大学期间就一直很关注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目前做了老师后,更是觉得应该把网络引入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下面主要以高一化学新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来谈谈对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一些体会。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网络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思考哪些内容可用于设计网络课程。将网络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就要充分发挥出网络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摆脱只是把网络资源作为一般资源的现状,切忌把各种声、像、图、文一股脑全搬到屏幕上,不考虑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教师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在实际教学中能充分体现本学科特点并有效应用网络教学手段,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卤族元素”的课程教学中既有图、文、影像资料可用于创设情境,“可逆反应”的概念等可用于交流合作,又可以通过设计网络课件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知识的扩展成为可能。
二、课程实施的条件
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课件制作。硬件设施主要指具备网络教室和一些多媒体仪器。课件制作主要依靠资源库和课件平台。资源库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网络资源库、教学策略库。通过课件平台(Dreamware和FrontPage等),教师和学生整合处理各种资源,依照不同的教学策略,根据多种资料呈现方式制成教学课件,应用于网络课程实践。
三、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过程
首先,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关于“卤族元素”的网络课程应覆盖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如: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等,根据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组织结构,以便学习者确定不同的学习路径,系统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学习者自己生成学习目标。其次,教学策略的确立。通过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已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等,往往需要通过一种或几种教学策略来创建一个引导学习者学习的路径。对于“卤族元素”的学习内容,卤素的物理性质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策略,“可逆反应”的概念可以采用协作学习策略,整节内容的设计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可以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支架式教学,主要环节是搭脚手架一进入情境一独立探索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第三,网络课件的设计。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网络课件采用的是以“卤族元素”教材、大纲知识点:结构一物理性质一化学性质一用途为线索,用文本、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组成的知识为网站,并用卤化银的性质用途、碘与人体健康等相关知识点为热线链接的模式;将与学科知识点相关的网站和网址收集起来,并按照知识点的顺序和逻辑分类归纳后提供给学生,给出一定的学习的目标和要求(课题内容是“卤族元素”的学习),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独有的见解,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实现教学多边交流互动,在网上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学习;采用合作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培养协作精神,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具体的实验验证;教学中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教材课后习题一收集有关我国碘缺乏病的资料),它所涉及的情境具有模糊性,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出水平不同的结论。这种方式以老师的大量课前准备为基础,用交互式的多媒体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来代替一部分原来由老师做的事。第四,反馈和完善。通过网络课件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
四、关于网络课程的思考
正如美国课程专家Willian E.Doll在他的后现代课程观所指出的:未来的课程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自组织的课程。网络环境下的媒体特性及其开放性,使得网络课程正是这样一种符合课程发展趋向的课程。
教学最重要就是要激发与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和路径;网络提供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利用网络的反馈控制能力,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最终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此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运用网络教室的特点,发挥记录成长、反馈调节等功能,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方面比常规手段效果更好。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网络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思考哪些内容可用于设计网络课程。将网络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就要充分发挥出网络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摆脱只是把网络资源作为一般资源的现状,切忌把各种声、像、图、文一股脑全搬到屏幕上,不考虑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教师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在实际教学中能充分体现本学科特点并有效应用网络教学手段,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卤族元素”的课程教学中既有图、文、影像资料可用于创设情境,“可逆反应”的概念等可用于交流合作,又可以通过设计网络课件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知识的扩展成为可能。
二、课程实施的条件
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课件制作。硬件设施主要指具备网络教室和一些多媒体仪器。课件制作主要依靠资源库和课件平台。资源库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网络资源库、教学策略库。通过课件平台(Dreamware和FrontPage等),教师和学生整合处理各种资源,依照不同的教学策略,根据多种资料呈现方式制成教学课件,应用于网络课程实践。
三、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过程
首先,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关于“卤族元素”的网络课程应覆盖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如: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了解可逆反应的涵义等,根据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组织结构,以便学习者确定不同的学习路径,系统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学习者自己生成学习目标。其次,教学策略的确立。通过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已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等,往往需要通过一种或几种教学策略来创建一个引导学习者学习的路径。对于“卤族元素”的学习内容,卤素的物理性质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策略,“可逆反应”的概念可以采用协作学习策略,整节内容的设计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可以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支架式教学,主要环节是搭脚手架一进入情境一独立探索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第三,网络课件的设计。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网络课件采用的是以“卤族元素”教材、大纲知识点:结构一物理性质一化学性质一用途为线索,用文本、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组成的知识为网站,并用卤化银的性质用途、碘与人体健康等相关知识点为热线链接的模式;将与学科知识点相关的网站和网址收集起来,并按照知识点的顺序和逻辑分类归纳后提供给学生,给出一定的学习的目标和要求(课题内容是“卤族元素”的学习),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独有的见解,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实现教学多边交流互动,在网上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学习;采用合作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培养协作精神,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具体的实验验证;教学中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教材课后习题一收集有关我国碘缺乏病的资料),它所涉及的情境具有模糊性,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出水平不同的结论。这种方式以老师的大量课前准备为基础,用交互式的多媒体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来代替一部分原来由老师做的事。第四,反馈和完善。通过网络课件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
四、关于网络课程的思考
正如美国课程专家Willian E.Doll在他的后现代课程观所指出的:未来的课程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自组织的课程。网络环境下的媒体特性及其开放性,使得网络课程正是这样一种符合课程发展趋向的课程。
教学最重要就是要激发与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和路径;网络提供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利用网络的反馈控制能力,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最终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此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运用网络教室的特点,发挥记录成长、反馈调节等功能,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方面比常规手段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