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想要学生拥有较好的学习成绩,那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外,还应该完善班级管理工作。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从而规范班级管理行为。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奖惩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奖惩措施
前言:作为学校的核心组成部分——班級,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培养港湾。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有效的奖惩措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意义。为了让学生在学校里有舒适的学习环境、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等,班主任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奖惩办法以便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约束或者鼓励,帮助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促进班级奖惩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学校对于班主任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主要针对学生个人的,比如学生仪容仪表、学生抽烟打假、学生迟到等违纪行为;另一方面针对班集体的,比如班级卫生、班会、板报、跑操等。学校根据各项对班级打分,班主任的津贴直接和班级得分挂钩。基于此,班主任在制定班规中,加强了对违纪学生的惩罚,以此来减少违纪学生给班级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学生的进步、学生德智体美方面的发展也应该被考虑到班级的常规管理中。学校在制定班主任考核方面规定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学生的进步及其他方面都纳入到打分制度中,这样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会更加权衡学生的奖惩处理。
二、班主任奖惩观的正确树立以及奖惩方法的学习
(一)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管理中运用奖惩的积极意义
科学合理的奖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有更强的班级荣誉感,同时能满足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的配合老师进行班级管理。适度的惩罚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抗挫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加强学生的班级主人翁心态,最终促进班级的制度化发展。在具体实施奖励时,可以采用赏识教育。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因人而异采用。在实施惩罚时,要注意运用惩罚的艺术性,可以让家长一起配合。写反思、检查以及适度劳动都是可以采用的惩罚办法。
(二)班主任要避免班级管理中实施奖惩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实施奖惩时,尽量规避奖惩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度的奖励挫伤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不当惩罚不仅影响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在实施奖励时,注意“度”的把握,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都不可以太频繁。在使用惩罚时,必须有理有据。慎用长时间罚站、大量罚抄、罚劳动等惩罚措施。
班主任在实施奖惩必须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切不可以感情用事。新任班主任多与专家型班主任切磋交流,多与学生交流。在关注学生成绩之余,班主任更应该去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家庭情况以及性格特征等。
三、加强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
班主任在实施奖惩时,学生作为主要群体对班主任的管理必须给予支持和理解。可是由于青少年性格的特殊性,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给予班主任理解,尤其是在班主任的惩罚上面。除此之外,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将来成为一名自主的社会人做好准备,要使得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并能自立,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敬重心、责任心、社会性、生活力。这样一来,对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成了班主任奖惩实施的关键。所谓的“敬重心”是师生互相尊重,所谓的“责任心”,是指班主任和学生都应本着对己对他负责的态度。所谓“社会性”是指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所谓“生活力”是指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一旦有了优良的品质,那么在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奖惩时,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对老师行为的谅解。除此之外,对于自身行为的鞭策与约束也容易的多。
四、充分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教育者在奖惩实施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需要的奖励以及能帮助减少失范行为的措施,从内在上对学生进行积极行为的强化与消极极行为的转变。奖励作为教育者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和要奖励的具体情况,促进内在动机形成,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一位平时在班里很调皮的学生在班里突然开始认真听课、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他希望老师告诉家长,让其父母开心。作为班主任应该发现该学生行为上的进步并且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奖励激起学生继续保持积极行为的热情,让他亲自感受到自己的认真态度会让其父母自豪,他毅然会发自内心的去持续这种积极行为。一位玩手机成瘾,耽误学习的学生,在课上玩手机,作为班主任应该意识到手机对于该学生的“重要性”及消极影响,可没收手机几天,在实施惩罚时有必要让其“心痛”,但前提是和该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简单粗暴式的强迫。当学生发现离开手机能对学习和生活有所益处时,自然会感激老师的惩罚之举。奖惩只是激发积极行为或者抑制消极行为的一种手段,学生内在持久的动机培养远靠奖惩是不够的。班主任在实施奖惩后,应该让学生从真正的教育活动和学校活动中得到益处和快乐,激发学生对知识和对班级生活内在的心理诉求。
结束语:
奖惩方法作为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在古今中外的教学工作中一直被运用。奖惩犹如硬币的正反面,是教育能够正常实施的保证,两者应该很好的结合,不应该被割裂分开。
参考文献:
[1].张大俭.奖励与惩罚的心理机制及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80-83.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奖惩措施
前言:作为学校的核心组成部分——班級,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培养港湾。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有效的奖惩措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意义。为了让学生在学校里有舒适的学习环境、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等,班主任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奖惩办法以便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约束或者鼓励,帮助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促进班级奖惩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学校对于班主任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主要针对学生个人的,比如学生仪容仪表、学生抽烟打假、学生迟到等违纪行为;另一方面针对班集体的,比如班级卫生、班会、板报、跑操等。学校根据各项对班级打分,班主任的津贴直接和班级得分挂钩。基于此,班主任在制定班规中,加强了对违纪学生的惩罚,以此来减少违纪学生给班级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学生的进步、学生德智体美方面的发展也应该被考虑到班级的常规管理中。学校在制定班主任考核方面规定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学生的进步及其他方面都纳入到打分制度中,这样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会更加权衡学生的奖惩处理。
二、班主任奖惩观的正确树立以及奖惩方法的学习
(一)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管理中运用奖惩的积极意义
科学合理的奖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有更强的班级荣誉感,同时能满足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的配合老师进行班级管理。适度的惩罚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抗挫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加强学生的班级主人翁心态,最终促进班级的制度化发展。在具体实施奖励时,可以采用赏识教育。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因人而异采用。在实施惩罚时,要注意运用惩罚的艺术性,可以让家长一起配合。写反思、检查以及适度劳动都是可以采用的惩罚办法。
(二)班主任要避免班级管理中实施奖惩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实施奖惩时,尽量规避奖惩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度的奖励挫伤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不当惩罚不仅影响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在实施奖励时,注意“度”的把握,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都不可以太频繁。在使用惩罚时,必须有理有据。慎用长时间罚站、大量罚抄、罚劳动等惩罚措施。
班主任在实施奖惩必须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切不可以感情用事。新任班主任多与专家型班主任切磋交流,多与学生交流。在关注学生成绩之余,班主任更应该去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家庭情况以及性格特征等。
三、加强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
班主任在实施奖惩时,学生作为主要群体对班主任的管理必须给予支持和理解。可是由于青少年性格的特殊性,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给予班主任理解,尤其是在班主任的惩罚上面。除此之外,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将来成为一名自主的社会人做好准备,要使得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并能自立,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敬重心、责任心、社会性、生活力。这样一来,对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成了班主任奖惩实施的关键。所谓的“敬重心”是师生互相尊重,所谓的“责任心”,是指班主任和学生都应本着对己对他负责的态度。所谓“社会性”是指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所谓“生活力”是指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一旦有了优良的品质,那么在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奖惩时,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对老师行为的谅解。除此之外,对于自身行为的鞭策与约束也容易的多。
四、充分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教育者在奖惩实施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需要的奖励以及能帮助减少失范行为的措施,从内在上对学生进行积极行为的强化与消极极行为的转变。奖励作为教育者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和要奖励的具体情况,促进内在动机形成,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一位平时在班里很调皮的学生在班里突然开始认真听课、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他希望老师告诉家长,让其父母开心。作为班主任应该发现该学生行为上的进步并且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奖励激起学生继续保持积极行为的热情,让他亲自感受到自己的认真态度会让其父母自豪,他毅然会发自内心的去持续这种积极行为。一位玩手机成瘾,耽误学习的学生,在课上玩手机,作为班主任应该意识到手机对于该学生的“重要性”及消极影响,可没收手机几天,在实施惩罚时有必要让其“心痛”,但前提是和该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简单粗暴式的强迫。当学生发现离开手机能对学习和生活有所益处时,自然会感激老师的惩罚之举。奖惩只是激发积极行为或者抑制消极行为的一种手段,学生内在持久的动机培养远靠奖惩是不够的。班主任在实施奖惩后,应该让学生从真正的教育活动和学校活动中得到益处和快乐,激发学生对知识和对班级生活内在的心理诉求。
结束语:
奖惩方法作为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在古今中外的教学工作中一直被运用。奖惩犹如硬币的正反面,是教育能够正常实施的保证,两者应该很好的结合,不应该被割裂分开。
参考文献:
[1].张大俭.奖励与惩罚的心理机制及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