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选用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or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河南省农业服务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和多方的案例调查,对小麦种植过程中超高产品种的选用及栽培技术推广对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从播种前的准备、田间管理以等多个方面总结相应技术经验,以期有助于实现合理的种植方案,强化生长过程中的调控,实现小麦作物的产量提升。
  关键词:小麦;超高产品种;栽培技术
  0  引言
  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产量由于受到环境、农艺水平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已成为了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结合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同时也需要科学匹配栽培技术方案,才可实现有效的管理。因此,要多进行经验总结和技术开发,促进农业水平的提高。
  1  河南小麦超高产品种选择
  1.1  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
  根据农业调查和小麦群体研究发现,河南地区常见的小麦穗型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多穗型。多穗型的小麦不仅在幼苗时发育较好,同时成熟后的籽粒灌浆也很丰满。由此可见,该品种的小麦,在常见的播种模式下,能够较好的适应生长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种虽然分穗率好但是最终的结实粒相对低。其二,大穗型。该品种的小麦特点是结实粒多且生长能力强,但成穗率较低,加之受河南等地气候的影响,最终的灌浆效果不好,这也是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1]。
  1.2  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结构
  同样以上述两种常见的穗型为例,结合生长因素分析小麦品种的结构产量,可以清晰的发现,就多穗型品种而言,其产量结构分配是建立在其成穗数量的基础之上,而其薄弱的环节在于粒重不足,因此,要在保穗的前提下,增进粒重。相反,对于大穗型品种,则要通过增加播种量来克服分穗不足的弊端,以保证其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如无干热风现象等,实现增产。除此之外,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还受栽培技术施用的影响,是可以人工调控的,所以要加以细致分析。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开展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种植小麦的培育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时,也要充分结合种植情况,争取灵活、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以提高技术干预的效果。具体如下:
  2.1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小麦种子播种前的状态会直接影响生长效果,通常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的麦种,其成活率高,后期的生长态勢也相对较好。因此,为实现小麦品种的超高产,要尽可能的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品种。以河南地区为例,由于耕地面积广,所以小麦的发芽率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多年的农业种植经验总结,适用于河南地区的小麦品种有新麦9号、豫麦49等,同时像周麦16、兰考98等大穗型品种种植反馈也不错。
  品种选择确定之后,还有针对性的采取种子处理措施,以缓解土壤、地势等对小麦种子的不利影响。以新蔡县为例,该地区位于河南的东南部,相对而言对小麦的前期培育考验较大,对此,要对麦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首先,种子挑选。将外皮损坏以及干瘪的种子去除。其次,晒种。要将小麦种子晾晒1~2d,一方面,去除一定的水分吸收,缓解芽势,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小麦种子的成熟效应,提高种子的萌发潜力。最后,拌种。拌种是在小麦种子播种前对其进行药物和抗生素的添加,以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实践证明,将药物拌种后的小麦不仅长势好,同时对于抵抗纹枯病等也有不错效果。不过要注意药剂的浓度控制,以免破坏种子结构。常见的配比为,对于50kg的种子要添加5kg的水和70ml的生命素等[2]。
  2.2  播种和除草
  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精量播种,一般情况下,对于多穗型的品种,依照其分穗能力强的特点,其播种量控制在90kg/hm2。相比较而言,大穗型的播种量就要适当增加,通常为120kg/hm2。当然,在进行播种量的控制时,不能单一考虑品种特点,还要结合土壤的功能性和产出率,全方面进行播种量的增减。
  与此同时,除草也是小麦播种后的必要环节,及时的除草可以缓解土壤压力,增强麦田的通风性。除草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是在小麦出芽后,第二次是在小麦的抽穗期。而且当麦收之后以及春耕之前,要做好土地的整理,破除硬结,翻整土地,这对于控制杂草也有一定的效果。
  2.3  均衡灌溉和施肥
  小麦生长过程中,水分和养分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在对小麦进行灌溉时,要结合生长发育特点和土地的干湿度,因为小麦前期的生长对水分需求较多,但后期较少,所以要均衡灌溉,不宜漫灌,以免造成结实粒的虚假饱满;另一方面,施肥也要分阶段进行,如种植前施底肥、抽穗期施复合肥等,常见的配料配比为有机肥量控制在45000kg/hm2、氮肥260kg/hm2、磷肥180kg/hm2。
  以上是小麦超高产栽培的一些技术要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技术性措施,如采取轮耕制度、加强小麦的病虫害防治等,需要农民深入的了解并进行综合性应用,控制影响产量的风险因素发生。
  3  结论
  对小麦超高产品种选用及其关键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要从实际环境出发,不同品种的小麦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生长态势,因此要加大技术应用的实际考察,总结相关经验。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已初步建立系统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要不断的加大科学助农工作的开展力度。
  参考文献
  [1] 吴玉广.小麦播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20):39-40.
  [2] 葛君,朱培培,任德超.黄淮南片小麦优良品种选用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9(3):58-61.
其他文献
摘要:森林是人类和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森林作为一种绿色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我国森林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危害,已成为危害森林资源持续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森林病虫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防治对策与建议,以推动我国森林的有效保护和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策
摘要: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使得景观工程的建设水平相较以往也有了明显提升,而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景工程设计施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述了园林水景的设计与水景工程中应注意的施工内容,并就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水景;设计施工;难点  0 引言  水景工程作为园林景观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无论
摘要:农村档案是记录农发展全过程的最原始资料,记录着村庄的发展历程、重要活动、重大项目、科学养殖和种植等材料,可以为农村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和参考借鉴。目前,农村档案材料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信息化的时代,研究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让档案可查阅可借鉴,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档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普及
摘要:红米是水稻品种的一种,栽培周期较长,但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比较喜爱的水稻产品之一。红米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提高红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需要根据红米栽培特点和生长习性,在种植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种植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红米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红米健康成长。  关键词:红米;栽培技术;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  0 引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大米品质的要求也是
“船长,这几件救生衣已经老化失效了,请及时更换符合规定的救生衣,明天就要春运了,安全方面可不能马虎哦!”1月27日,记者来到新造渡口,看到广州番禺海事处两名执法人员正在对
元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央集权王朝,其赈灾政策在继承前朝制度的同时,有些方面具有与前朝不同的特点,这与元朝统治者以游牧为主的民族特性有一定关系。以往的学者多关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日益复杂多样,亟需通过整合,提高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效率。通过总结南昌市社区长期护理服务资源整合的实践,从宏观层面的系统整合、中观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同中国人民智慧结合,产生新的哲学范式的过程。在中国,它是历经百年的哲学运动,构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针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教材内容陈旧、部分教师队伍工程实践经验不足、授课学识偏少和实践环节过程难以跟踪把控,从教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