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脚步陪“蜗牛”看清风景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x1989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篇文章曾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反响,促使我们一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的。现实中,我们在“牵着蜗牛”前行的途中,往往有太多的急躁。当我们有意识地把教学速度适当放慢,去适应“慢慢爬行的蜗牛”时,这样反而更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听到他们本真的声音,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放慢脚步等一等,等到的是一个答案,而对学生来说,他们从这样的等待中感受到的是尊重、理解和包容。
  【第一次试教“复式统计表”】
  师:这是小营小学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生: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把上面的数据填在下面的复式统计表里吗?出示复式统计表,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生:指名学生反馈填写的数据。
  师:你能根据刚才填写的数学完成这三个问题吗?
  (1)这四个兴趣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女生呢?
  (2)这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从复式统计表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4)与上面的四张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有什么特点?
  ……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整节课中,没有我所期待的探索热情与惊喜,有的只是机械性誊抄数据和计算。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简单调查,90%左右的学生通过预习等途径,都能根据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回答表后的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收获吗?这样的教学过程我们还需要吗?怎样让这节课更具有思维含量?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试教“复式统计表”】
  (课前给每位组员一个兴趣小组的统计表)课件依次出示四个兴趣小组。
  师:了解了那么多的信息,你能快速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吗?
  ①民乐小组女生有( )人?书法小组男生有( )人?
  ②( )组的男生最多,( )的女生最少?
  ③四个兴趣小组,男生一共( )人,女生一共有( )人,男女生一共有( )人?
  生:指名回答。
  师:我刚才观察到,大家回答问题的速度越来越慢,思考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不太方便了。
  師: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地看出答案呢?(稍作停顿)透过你们的眼神,我知道,你们已经有想法了,请你们拿出各自的统计表,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操作操作,开始!
  生:小组代表上台依次反馈并补充,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在一起的方法……
  师:同学们,其实你们合作完成的这张表格已经很接近我们数学上标准的统计表了,(出示),看得懂吗?你们的表格和这张表格有什么区别?
  生:指名回答。
  师:还记得刚才的几个问题吗?谁来回答?(学生回答)
  师:和刚才相比,为什么现在我们能够快速答出问题的答案?(因为现在表格的信息更全面、更便于比较)如果让你选择,你更喜欢哪一种统计表?(两种统计表没有优劣之分,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统计表。)
  教师随即揭示:如果把前面四张统计表叫单式统计表,那么这张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
  …………
  课后反思
  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两节课比较下来,学生和老师的收获明显是不一样的,这两次的试教经历给了我一些思考:
  1.放慢脚步,给学生探索的机会
  “大家回答问题的速度越来越慢,思考问题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就自己一个兴趣小组的统计表,是不能回答与其他兴趣小组有关问题的,这就迫使学生思考“我怎样才能了解其他兴趣小组的情况呢?”无形之中,就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把小组内的四张统计表“凑”在一起的动机,这个探索的机会,为后面的学生小组合作,创造“复式条形统计图”埋下了伏笔。
  2.放慢脚步,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
  过程也是目标。课堂上,在新知探索环节要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要做到“慢”而“透”。“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个概念的引入,老师并没有直接生搬硬套地灌输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的机会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合作、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对复式统计表各个组成部分有了深刻了解,对这节课为什么要学习复式统计表有了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这一过程体现了“慢”而“透”,学生的理解是较为深刻的,教师是在为学生的理解而教,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理念。
  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除了雄鹰,便是蜗牛。那就让我们放慢脚步,等一等,陪“蜗牛”看看风景,当他们把风景都看清时,还愁他们不能娓娓道来吗?放慢脚步,让理解随着时间慢慢沉淀,当水到渠成时,那和谐之美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各种习惯的主渠道。其有效性是指师生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落实课堂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认真分析学情,急学生之急,想学生之想,自觉地依据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制定贴近学生、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要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有效的活动孩子们愿意参与、主动学习,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意义的活动充分调动起了学
摘 要:在识字教学实践中,识字教学的意义被简单地理解成“工具”,识字多以“读准音”为标准,以“一遍过”为常态,以求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所谓的“人文阅读”。我们认为,整合阅读、写作与识字形成三位一体,不仅可以高效地掌握字的音形义,更是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环境中来学习语文,而不是主要通过词语讲解、句型分析来学语文。  关键词:汉字文化;识字教学;内涵关联  王筠在《教童子法》中主张“蒙养之时,识字为先
摘 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初衷。这里的“美”主要是指美育,即培養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程的一种重要类型,上好美术欣赏课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美术课程的教学缺乏一定的策略,进而导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了小学
摘 要: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分层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进行探究,从而对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论证。旨在使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原有基
(吉林省柳河县三源浦中心校)  最近在县级现场会上听了两节小学五年级德育课,内容都是让学生学习有关与人“友好合作”的知识教学(课题——团结友爱)。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能够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大胆创编教材内容,设计出了多个蕴含“团结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活动设计形式很新颖,内容也很有教育意义。遗憾的是,两位教师的设计仅仅停留在使学生“感悟”每项活动“需要”合作才能完成上,却没有让学生
戴建荣老师的课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列举不出来,但听过很多节《揠苗助长》的课,唯独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一、文本解读,细致入微  不同人对文本的解读有所不同,教师的文本解读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趣味。听了戴建荣老师的课,我觉得戴老师的课有两个字值得我回味。  1.揠  《揠苗助长》在过去教师的教学中,教师也许开头就会问:“同学们,揠苗助长还可以说成什么?”孩子回答:“拔苗助长。”于是一个原本与“
摘 要: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独特手段,其根本价值是激发幼儿兴趣,将幼儿内心真實的想法表现出来。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纸浆画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手工和绘画的两种活动,幼儿将自己的创造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教师遵循幼儿美术教学的规律,尊重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纸浆画活动的开展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发展,并且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关键词:纸浆画;区域;创
【案例背景】  课堂上,老师为了提高效率总是要求学生把手叠放在课桌上。有些学生坐得很端正,心思却已飞到了窗外,很难用心去理解文中的含义,更不用说准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了。小学生生性好动,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将语文课本变成剧本,带领学生演绎课文中的内容,使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用。学生不再是置身课本之外而是深入其内,深刻体会到语文的美,从而提升听课的效率。  【案例描述】  一、以演表达 理解词意 
蔡婷婷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像是从土壤里刚刚发出芽的植物,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与关爱,如何在游戏的过程中实践学习性区域成为众多幼师思考的问题。孩子并不能理解很多的大道理,无法接受高深的知识,只能在其生活过程中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与关爱。就如何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谈些看法。  关键词:学习性;区域活动;幼儿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对于当前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