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字立筋骨 “衬”法显高标

来源 :中学语文·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爱莲说》是周敦颐的千古名篇,该文中周敦颐通过对莲的描绘以及对菊花、牡丹的诠释,展现了他的君子志向和追求。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通过分析文章的显性之“不”和隐性之“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触摸君子的精神内核;通过“二改原文”“三加标点”“千年一遇”等课堂活动凸显周敦颐对君子品质的践行和坚守。
   关键词 《爱莲说》;学习情境;课堂活动;生命体验
  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他所著的《爱莲说》以优美的意境、深远的立意、独立高标的人生追求而成为传颂不朽的千古名篇,该文被编入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笔者在教授此文时,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学情,通过辨析多音字、欣赏字形变化、断句诵读、换字比较探析文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解决本篇文言文字词问题并以期实现文言共生;在文意研读部分,通过文中直接显现的“不”和隐含的“不”探讨君子的美德,通过在衬托手法中用词的异同明晰态度,进一步感受周敦颐的人生追求。
   一、“不”字立骨,明“君子”
   在《爱莲说》中,周敦颐通过对莲的描写表明自己的君子追求,因此,对写莲的文字的赏析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接下来教学环节的基石。在学生找到写莲的语句时,笔者在课堂上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君子品质,而是通过说大意、反复朗读并借助“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我仿佛闻到了_______。”这样的句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莲本身特点的理解,并在学生自由说的过程中理清了周敦颐是从其生长环境、外形、香气这三个方面来描绘莲的,这就为学生接下来对“莲,花之君子者也”的解读埋下了伏笔。在同学们对莲本身的特点明晰之后,教学就进入到了对莲具有的君子美德的分析,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笔者抓住“不”字引导学生思考莲和君子的相通之处。
   1.显性之“不”,勾连生活
   文中直接呈现“不”的语句,共三处五个“不”。一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关联的是莲的生长环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大多将目光聚焦于“淤泥”这一典型环境,进而得出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然而通过两个“不”的联合品读,我们发现其实文中的“清涟”也是莲的生长环境,而“清涟”之清与“淤泥”之肮脏不堪构成了莲生长环境的对立而又统一的层面,同学们在这里就很快领悟到了莲身上还具有的不同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坚守,这一点在周敦颐所追求的精神品质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二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两个小分句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中通外直”是正说,“不蔓不枝”是反说,在课堂上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将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藤蔓植物的样子复原到对课文的理解中,进一步体会不依附、不逢迎的正直、坦荡的君子之风。三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一句在对莲的描写中是很特别的一句,如果说前面不染不妖、不蔓不枝是君子的主动选择,那么这里就是别人对君子的态度,而别人对你的态度里,就藏着你为人处世的样子,“不可亵玩”里就藏着君子的自重自爱。
   “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基础,精心选择或者创设一个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又与作品相切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真实可感的情境中学习,那就缩短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使其沉浸到作品的情境之中,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将学到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显性之“不”,唤醒他们真实的生活体验,抽象的品德在鲜活的生命体验中散发出人间烟火情味。
   2.隐性之“不”,触摸内核
   在直接呈现“不”的语句之外,文中还有隐含的“不”,如“香远益清”。在这一句中,同学们很容易看到这是在夸赞君子身上具有的美德,可是仅仅理解到此是远远不够的,还远没有抵达周敦颐所认为的君子品质的核心。我们知道周敦颐一生从未放弃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辈,他也从未放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使得周敦颐在众多的中国文人中显得与众不同,周敦颐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儒家君子精神的内核,这也是学生理解周敦颐对陶渊明态度的关键点,只有在这一点上让学生有了透彻的领悟,接下来对周敦颐和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选择的分析才能水到渠成,这一关键点却也恰恰是文章理解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通过换字词比较引发学生的思考。首先,将“远”换成“郁”,强调君子的美德之多、之广,在比较中同学们发现了矛盾,因为“郁”显然和“清”是相对立的,于是我们否定了“郁”。接下来我们一起尝试将“远”换成“淡”,同学们若有所思,文意上通了,文蕴上却浅了。通过这样在文字里来来回回地徜徉,同学们发现香味的浓或淡并不是重点,周敦颐想要强调的是莲的香味,也就是君子的美名传播得远,以此去感染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远”的灵魂是不自我封闭,是德被众人,德泽后世。
   扣住“不”,体味“不”,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触摸君子精神的内核,“不”字立骨为学生走进文本开辟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莲的形象明晰了,君子的美德也就有了筋骨。
   二、“衬”法凸显,辨追寻
   《爱莲说》原文共119个文字,其中写菊花和牡丹的文字有51个,几乎占据了这篇短文的半壁江山,单從字数上就可以窥探出菊花和牡丹在这篇文章中的重要地位。在以往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的侧重点往往在于向学生传授衬托手法中的正衬和反衬,进而明晰周敦颐的君子追求。在教学中,笔者从学生们的预习中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的兴趣远远不仅仅在于写作手法的习得,因而,在备课和课堂讲解中,笔者尝试通过“二改原文”“三加标点”“千年一遇”等课堂活动唤醒潜藏在文中的周敦颐的选择与坚守。
   1.二改原文,探写法
   首先,笔者将文中直接写莲的语句单独抽离出文本,如下: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咦!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在同学们朗读该部分进一步体味已分析的君子品质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时,很容易就发现此处改写部分少了菊花和牡丹,明晰写菊花和牡丹是为了衬托莲,周敦颐是用像菊花一样的隐士和牡丹一样的世人衬托像莲花一样的君子,这是本文衬托手法的第一个层面。然后,笔者将写菊花和牡丹的部分放进原文,将文章最后牡丹和莲的顺序调换,于是三种花在原文中出现的顺序就一一对应了(菊花——牡丹——莲),这样就吻合了我们写作时强调的前后呼应。细心的同学很快发现牡丹和莲的顺序错了,为什么周敦颐在文中宁愿舍弃文章结构上的严密呼应,而将牡丹放在最后呢?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学生很容易想到后置是为了突出强调,在这里是强调当时社会上追逐富贵名利的人太多了,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愤慨,对污浊世风的批判。
   2.三加标点,具情感
   情感是一种抽象的内心感受,在课堂上如何把情感具象化是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只有赋予抽象的情以具体可感的形才能让学生有更深切的体味,因而在分析周敦颐对于世人爱牡丹众,爱莲者寡的情感态度分析时,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加标点的形式让学生对周敦颐的悲愤、无奈、心酸、悲凉等复杂交织的情感有更直观深切的体会。
   首先,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牡丹之愛,宜乎众矣”一句中周敦颐对世人的不满,对世风的批判,那么怎么体会出周敦颐的这种后置语句表达出来的强烈情感呢?同学们想到可以加感叹号,在感叹号的辅助下学生的情绪被焕发,朗读铿锵有力,愤懑不平之气浩浩荡荡充溢于胸。紧接着,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文章最后的“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几句放在一起读,综合思量,还可以加什么标点。同学们的目光聚焦到文章整体,体会出周敦颐对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之又少的无奈、悲凉,这一多一少的对比反差中藏着周敦颐的万千愤慨,透骨心酸,省略号成为同学们的一致选择。到此,文字本身具有的情味已经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可是教材的编者在“宜乎众矣”这句话的后面所加的标点是句号,这再次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有同学认为这个句号是周敦颐的绝望,对于世人他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有同学认为这个句号是周敦颐的傲骨,不管世人怎样,我有我的坚守,不为所动,不受牵制等等。
   “学习支架是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支撑融为一体的学习活动设计或资源,适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由不满到悲凉到傲气,同学们在此时精彩的生成,正是“二改原文”“三加标点”这样的学习支架,让他们的思维绽放出绚烂之花,让抽象的情感态度在课堂上有了具象化的形态,为学生走进《爱莲说》打开了一扇特别的窗。
   3.千年一遇,话选择
   在明晰了周敦颐对世人的态度后,我们不免有疑问,周敦颐对陶渊明的态度呢?很显然和世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有前面的分析做铺垫,我们已经不能简单而笼统地说世人是反衬,陶渊明是正衬了。周敦颐对陶渊明是敬重、欣赏、惋惜的,他们在某些层面上是志同道合的知音,他们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但是我们也很容易从文本中感受到周敦颐对陶渊明的不赞同,甚至是摒弃。这样复杂交错的情感怎么让学生体会到呢?笔者在课堂上采取了从词语入手,引导学生比较用词的异同并引入周敦颐和陶渊明与庐山的渊源来辅助理解。
   短文最忌讳在相邻的句子中用相同的词,周敦颐在文章伊始便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两个“独”连用,恰恰表明了他们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上,在坚持自己的本心操守上有共通之处,可谓志同道合。在人生境遇上,“陶后鲜有闻”和“同予者何人”,虽然用词不同,但都表明和他们一样的人太少了,周敦颐对陶渊明有惺惺相惜的理解和同情。尽管如此,周敦颐对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依然是不赞同的,面对污浊的世风,周敦颐选择的是直面,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儒家对君子的理解,而陶渊明选择的是远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让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这样的人生选择和坚守呢?在兼顾学情的同时尽量让同学们领悟到更多是语文课不懈的追求。在查阅资料时笔者发现了他们在漫长的时空中遥遥相遇过,于是笔者将原本准备的两段冗长的关于陶渊明和周敦颐的介绍改为:
   公元365年,在江西九江,庐山脚下,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他叫陶渊明,他半生隐逸,一生偏爱菊;
   600多年后,在庐山脚下,莲花峰前,濂溪先生到此赴任,他是周敦颐,他为官一方,一生独爱莲。
   同学们在这样的资料引领下,勾连起我们前面分析的“香远益清”,明白了面对淤泥,陶渊明选择的是远离,他要到红尘边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要长成高洁的莲。不管面对的是混沌而庞大的群体,还是令我们仰慕的先贤,周敦颐都坚定地说“不”,他选择了自己的生命姿态,懂得拒绝,执着坚守,活成一个独特的自我。
   在《爱莲说》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用有效的课堂活动唤醒学生真实的生命体验,触摸君子的精神内核,在传统的写作手法教学中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让抽象的情感、选择、坚守具象化,让学生在文字的穿梭来回中有更真切的感受。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指向真实学力的能动学习范型构建研究”(课题编号:B-b/2018/02/130)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印发通知
  今年底前完成已备案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
   本报讯(记者 欧媚)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文件),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就做好现有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备案改为审批工作进行部署。
  ——《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20日
其他文献
摘 要 “藏息相辅”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课标呼唤教师挖掘传统教学思想,从传统思想中吸收精华,把“藏息相辅”的思想融贯到语文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大语文课程观”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让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生终身发展。  关键词 藏息相辅;大语文;语文教学  一、沧海拾遗珠——“藏息相辅”的思想分析  我国古代教育史上著述最早、内容最完备的教育理
期刊
摘 要 高考作文考什么,是我们研究高考,做好备考工作绕不开的话题。了解高考作文题的价值取向是了解命题的起点,也是破题的密钥。笔者认为高考作文题的价值取向是立德树人。基于此,本文以2021年高考全国卷和新高考卷四个作文题为研究对象,细析其价值取向并试图找到破题技巧与备考启示。以期提升高考作文备考工作效率。   关键词 高考作文;备考;价值取向;立德树人   “分析”与“整合”是构成周密逻辑的两种
期刊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质量。教师可从想象、思辨、迁移三条思维路径对传统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改进,让想象性思维外显化,让思辨性思维结构化,让迁移性思维情境化,设计以“学”为核心的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其对文本理解、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有效建构,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建构 ;语文学习活动;文本参与  一、语文学习活动反思  1.传统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推广,语文测评出现了三个新动向: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教考分离走向教考一致、从机械问答走向情境创设。发挥语文测评的导向功能,撬动语文教学变革的杠杆,有利于形成语文测评和语文教学的合力,推动语文学科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测评;素养本位;教考一致;情境创设  评价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纸笔测验作为当前被普遍采纳的主要课程评价方式,应当发
期刊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言”“文”分离,运用“三层六级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够整合文言文教学繁难杂乱现象,很好地解决“言”“文”分离的困境,辅以适宜的教学方法,能够整体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言”“文”分离;层六级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文言文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的一种文体,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都是历久传诵的经典名篇,是中国文化及文学的宝库。这些文言文都是
期刊
摘 要 笔者在《劝学》《师说》的学习任务群中,设计了四种学习性写作活动,即感知与梳理(概写行文思路)、鉴赏与运用(仿写名句事例)、探究与交流(补写文本结尾)、拓展与提升(评写思辨片段)等,让学生的读写活动深度融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读写融合;感知梳理;鉴赏运用;探究交流;拓展提升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学习任务群的介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写作不再是阅读的
期刊
摘要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笔者希望在教学中能以“篇”带“本”,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教学设计;跨文化探究与研讨;以“篇”带“本”  【单元解说】  本单元围绕“多样的文化”这一人文主题选编
期刊
摘 要 不同体式、不同风格的文本需要不同的阅读思维,掌握一个类别的阅读思维模型就如同拥有打开这一类文本的钥匙。对于文集类整本书作品,可以风格典型的单篇文章为桥梁,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应的思维模型,找到可以解读这一类文本的钥匙,从而整合“整本书”进行迁移训练,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庶几可以作为文集类整本书阅读的一个有效策略。本文以“从课文《蝉》到整本书《昆虫记》的迁移阅读教学实践”为例,印证这一策略的可行
期刊
摘 要 语言解码能力是知识获取能力群中的重点,要实现文本的深度阅读就一定要关注汉语言文字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的影响,从语用视角,以“语言”为核心解码对象,解码的过程,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的规律,通过语言解码能力的培养,能进一步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品味中国革命文学的真正魅力,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关键词 语用视角;语言解码;深度阅读
期刊
摘 要 自整本书阅读教学纳入新课标以来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一学期实践,笔者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尤为突出:阅读任务完不成、教学方法微观低效、缺乏过程性指导等。从当前教学问题出发,笔者提出通过着力突破阅读桎梏、宏观把握解读、多元过程指导、助力整本书阅读等建议。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教学反思;建议;《乡土中国》  自整本书阅读被纳入新课标以来,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开展了难能可贵的实践探索。但目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