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明了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个性精神与作者和文本有机和谐地统一的理念,从而探讨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要让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拓展文本与人本的对话渠道,激发情趣;二是追寻文本和人本的升华方式,重视体验;三是碰撞文本与人本的思想火花,提升价值。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他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人本与文本并重,既重视思想,也重视语言训练;既重视语文基础,又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做到语文教学深抓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深化文本而又升华人本。要让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拓展文本与人本的对话渠道,激发情趣
教师、学生、媒体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三要素。而媒体已经由传统向现代化过渡了,从单一的口语、教科书、黑板、标本、模型等向幻灯片、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软件、语言实验室等多媒体转型。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需要,只有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才能从实际出发,取得实效。所以发挥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充分发挥各种传统教育媒体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拓宽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渠道和方式,结合现实社会,尊重学生生活体验和他们解读文本的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他们喜爱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运用他们容易接受的对话形式激发其情趣,就是我们探索的人本与文本的统一途径之一。如在教学《三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时,教师首先应注重作者在写三峡时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以凝练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秀丽的景色,表现了景物的神韵。文章布局自然,思路清晰,浑然一体,先山后水,先总后分,颇为巧妙。语言骈散结合,言简意赅,充满生气。可以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性词语,展开联想想象,再现三峡状景,把握景物特征,感受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涵咏品味,体会意境,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然而学生对三峡的自然景观没有直观的感受,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状景,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中感受美,感受时代的变迁。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三峡的相关材料,组织研究性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看电视里有关三峡移民乔迁新居的消息,让学生思考:当你为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时,你如何看待三峡的美景,如何去领会作者的情思与灵感?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把人本与文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又掌握了现代化的学习手段。
二、追寻文本和人本的升华方式,重视体验
语文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创造有利于让学生感染的情境,以取得学生的合作。去追寻和把握学生的最佳情感升华方式,教师有机地把语言、声调、动作、表情运用于教学的组织中;准确、精练、鲜明、生动地把自己的体验逻辑性地表达出来,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产生启发性和感染性。在学生阅读或练习时巡视整个课堂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时地和学生交流,了解控制课堂个体阅读的情况。根据平时了解的情况和本课的实际,灵活运用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体验与文本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老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把平时生活中的感受与文本相互融合来思考。又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在课尾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这样的作业:回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捕捉最动情的一幕,选好角度,写一篇作文。正如张鸿苓教授所说的:“阅读时以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读者先用视觉感知文字符号,然后运用分解、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四位活动将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把经过理解、鉴别的内容归入或并列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贮存起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并加以运用,故而找到了学生与文本的升华方式,加上学生情感体验就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能力,促进其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会了认知和学习的方法,学会自我更新学习的方式,与文本的结合使系统知识的一部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碰撞文本与人本的思想火花,提升价值
紧紧围绕,让学生展开激烈而有序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迸发思想的火花,从而造就健全的个人品格。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能与人和睦相处;学习要有合作精神,处事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不能只讲智育而忽视德育,或忽视能力的片面智育,这将给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后遗症。我们必须贯彻“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教育思想,让文本与人本的精神交流,磨砺学生的思想。当然德、智、体、美四种教育也有轻重之分,应该以德育为先,即强调一种思想价值的提升。语文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只有将文本中为人处事的道理运用适当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用处,才能提升他们的思想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会给学生无法估量的正面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高明的引导,找到文本和人本的结合点,并有机地融合于教学之中。
总之,根据学生对阅读不同的要求,来培养其阅读能力。同时提升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能力,将文本和人本的积极有利因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完成阅读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他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人本与文本并重,既重视思想,也重视语言训练;既重视语文基础,又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做到语文教学深抓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深化文本而又升华人本。要让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拓展文本与人本的对话渠道,激发情趣
教师、学生、媒体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三要素。而媒体已经由传统向现代化过渡了,从单一的口语、教科书、黑板、标本、模型等向幻灯片、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软件、语言实验室等多媒体转型。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需要,只有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才能从实际出发,取得实效。所以发挥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充分发挥各种传统教育媒体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拓宽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渠道和方式,结合现实社会,尊重学生生活体验和他们解读文本的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他们喜爱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运用他们容易接受的对话形式激发其情趣,就是我们探索的人本与文本的统一途径之一。如在教学《三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时,教师首先应注重作者在写三峡时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以凝练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秀丽的景色,表现了景物的神韵。文章布局自然,思路清晰,浑然一体,先山后水,先总后分,颇为巧妙。语言骈散结合,言简意赅,充满生气。可以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性词语,展开联想想象,再现三峡状景,把握景物特征,感受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涵咏品味,体会意境,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然而学生对三峡的自然景观没有直观的感受,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状景,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中感受美,感受时代的变迁。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三峡的相关材料,组织研究性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看电视里有关三峡移民乔迁新居的消息,让学生思考:当你为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时,你如何看待三峡的美景,如何去领会作者的情思与灵感?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把人本与文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又掌握了现代化的学习手段。
二、追寻文本和人本的升华方式,重视体验
语文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创造有利于让学生感染的情境,以取得学生的合作。去追寻和把握学生的最佳情感升华方式,教师有机地把语言、声调、动作、表情运用于教学的组织中;准确、精练、鲜明、生动地把自己的体验逻辑性地表达出来,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产生启发性和感染性。在学生阅读或练习时巡视整个课堂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时地和学生交流,了解控制课堂个体阅读的情况。根据平时了解的情况和本课的实际,灵活运用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体验与文本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老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把平时生活中的感受与文本相互融合来思考。又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在课尾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这样的作业:回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捕捉最动情的一幕,选好角度,写一篇作文。正如张鸿苓教授所说的:“阅读时以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读者先用视觉感知文字符号,然后运用分解、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四位活动将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把经过理解、鉴别的内容归入或并列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贮存起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并加以运用,故而找到了学生与文本的升华方式,加上学生情感体验就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能力,促进其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会了认知和学习的方法,学会自我更新学习的方式,与文本的结合使系统知识的一部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碰撞文本与人本的思想火花,提升价值
紧紧围绕,让学生展开激烈而有序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迸发思想的火花,从而造就健全的个人品格。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能与人和睦相处;学习要有合作精神,处事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不能只讲智育而忽视德育,或忽视能力的片面智育,这将给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后遗症。我们必须贯彻“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教育思想,让文本与人本的精神交流,磨砺学生的思想。当然德、智、体、美四种教育也有轻重之分,应该以德育为先,即强调一种思想价值的提升。语文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只有将文本中为人处事的道理运用适当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用处,才能提升他们的思想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会给学生无法估量的正面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高明的引导,找到文本和人本的结合点,并有机地融合于教学之中。
总之,根据学生对阅读不同的要求,来培养其阅读能力。同时提升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能力,将文本和人本的积极有利因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完成阅读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