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部骨折术 预防
在所有的静脉中,人体双腿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PE),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综合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髋部骨折的增多,人工关节技术的普及和发展,DV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预防尤其重要。我院2000~2007年,通过对13例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DVT的诊断
有症状和体征的DVT临床特点:①多见于手术后、创伤、晚期肿瘤、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②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偶有发热、心率加快。③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延伸至下腔静脉时,双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s征阳性。Homans征,即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嘱患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Neuhofs征,即压迫腓肠肌试验。④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为:周围型,以血液倒灌为主;中央型,以血液回流障碍为主;混合型,既有血液倒灌,又有回流障碍。⑤血栓脱落游走可致PTE(见后)。
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可根据患者病情、医院设备、医生经验等做如下选择。①加压超声成像:通过探头压迫观察等技术,可发现95%以上的近端下肢静脉血栓,静脉不能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据,为无创检查,应为筛查的首选手段。高度可疑者,如阴性,应5~7天后复查。对腓静脉和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较低。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为无创检查,适用于对患者的筛选、监测。③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RDV):利用核素在下肢深静脉血流或血块中浓度增加,通过扫描而显象,是对DVT诊断有价值的无创检查。④螺旋 CT 静脉造影(CTV):是近年出现的新的DVT诊断方法,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⑤静脉造影:是确定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且费用高。⑥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其原理是在大腿处放置一个袖带,探测充气前后下肢血流量的变化,袖带放气,下肢容量迅速恢复到基线水平,被认为是静脉可变性指数。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对无症状DVT的敏感性差、阳性率低,对有症状的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费用较低。⑦血浆D-二聚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敏感性较高(>99%)。急性DVT或PTE时D-二聚体多>500μg/L,故 D-二聚体<500μg/L可排除诊断。由于术后短期内患者D-二聚体几乎都呈阳性,因此对于DVT的诊断或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用于术前DVT高危患者的筛查。另外,它对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并非特异,如肿瘤、炎症、感染、坏死等均可产生纤维蛋白,D-二聚体也可>500μg/L,故预测价值较低,不能据此诊断DVT或PTE。该检查对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特异性较低,不宜用于这些人群。
预防方法
长期以来,临床均采用抬高患肢和术后早期活动,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传统做法在血栓预防方面的作用不大,尤其是对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更无显著临床意义。我院通过近几年来对13例下肢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总结如下经验。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主要应用小剂量肝素(LD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
口服抗凝药物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有导致出血的可能,因而在服药期间必须作凝血机制的监测。在美国,华法令多应用于骨科大手术后,在欧洲则很少采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不多。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过敏反应、血容量增多引起心力衰竭等,在国外已较少采用。
传统使用的肝素为21个不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分子量为3000~30 000,常用钠盐和钙盐两种制剂,其药理作用是使凝血酶失活,并在抗凝血酶-Ⅲ的协同下,抑制Ⅱa、Ⅳa、Ⅹa、Ⅶa因子的活性,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5%~10%。近年推荐使用的LMWH,分子量为3000~8000,其主要特点是抗凝效果增强,出血并发症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下降,每日皮下注射1次即可,用药过程无需监测,并可获得有效的血药浓度。
近几年,循序减压弹力袜(GEC)和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等机械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作用是阻止深静脉扩张,保护静脉内膜不致损伤,并有防止足、股部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的作用。
不少学者认为,联合应用药物和机械性预防措施,可进一步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目前推荐的方法为:①低危患者(<40岁、<30分钟小手术,或者年龄≥40岁但无其他危险因素):只采用GEC;②中危患者(<40岁大手术者、口服避孕药物者、≥40岁任何手术者):可联合采用GEC加LDH或LMWH,或者选用GEC加IPC,后者尤适于禁用肝素的患者,如手术范围广泛、血小板降低、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等;③高危患者(≥60岁任何手术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或肺梗塞史者、有其他危险因素者):可联合采用GEC加IPC加LDH或LMWH。
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除传统做法外,抗凝药物,特别是低分子量肝素以及围手术期GEC和IPC等方法的使用,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在血栓形成的机理、危险因素的评估等方面,尚需做深入的研究。
在所有的静脉中,人体双腿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PE),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综合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髋部骨折的增多,人工关节技术的普及和发展,DV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预防尤其重要。我院2000~2007年,通过对13例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DVT的诊断
有症状和体征的DVT临床特点:①多见于手术后、创伤、晚期肿瘤、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②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偶有发热、心率加快。③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延伸至下腔静脉时,双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s征阳性。Homans征,即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嘱患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Neuhofs征,即压迫腓肠肌试验。④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为:周围型,以血液倒灌为主;中央型,以血液回流障碍为主;混合型,既有血液倒灌,又有回流障碍。⑤血栓脱落游走可致PTE(见后)。
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可根据患者病情、医院设备、医生经验等做如下选择。①加压超声成像:通过探头压迫观察等技术,可发现95%以上的近端下肢静脉血栓,静脉不能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据,为无创检查,应为筛查的首选手段。高度可疑者,如阴性,应5~7天后复查。对腓静脉和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较低。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为无创检查,适用于对患者的筛选、监测。③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RDV):利用核素在下肢深静脉血流或血块中浓度增加,通过扫描而显象,是对DVT诊断有价值的无创检查。④螺旋 CT 静脉造影(CTV):是近年出现的新的DVT诊断方法,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⑤静脉造影:是确定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且费用高。⑥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其原理是在大腿处放置一个袖带,探测充气前后下肢血流量的变化,袖带放气,下肢容量迅速恢复到基线水平,被认为是静脉可变性指数。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对无症状DVT的敏感性差、阳性率低,对有症状的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费用较低。⑦血浆D-二聚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敏感性较高(>99%)。急性DVT或PTE时D-二聚体多>500μg/L,故 D-二聚体<500μg/L可排除诊断。由于术后短期内患者D-二聚体几乎都呈阳性,因此对于DVT的诊断或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用于术前DVT高危患者的筛查。另外,它对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并非特异,如肿瘤、炎症、感染、坏死等均可产生纤维蛋白,D-二聚体也可>500μg/L,故预测价值较低,不能据此诊断DVT或PTE。该检查对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特异性较低,不宜用于这些人群。
预防方法
长期以来,临床均采用抬高患肢和术后早期活动,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传统做法在血栓预防方面的作用不大,尤其是对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更无显著临床意义。我院通过近几年来对13例下肢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总结如下经验。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主要应用小剂量肝素(LD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
口服抗凝药物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有导致出血的可能,因而在服药期间必须作凝血机制的监测。在美国,华法令多应用于骨科大手术后,在欧洲则很少采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不多。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过敏反应、血容量增多引起心力衰竭等,在国外已较少采用。
传统使用的肝素为21个不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分子量为3000~30 000,常用钠盐和钙盐两种制剂,其药理作用是使凝血酶失活,并在抗凝血酶-Ⅲ的协同下,抑制Ⅱa、Ⅳa、Ⅹa、Ⅶa因子的活性,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5%~10%。近年推荐使用的LMWH,分子量为3000~8000,其主要特点是抗凝效果增强,出血并发症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下降,每日皮下注射1次即可,用药过程无需监测,并可获得有效的血药浓度。
近几年,循序减压弹力袜(GEC)和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等机械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作用是阻止深静脉扩张,保护静脉内膜不致损伤,并有防止足、股部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的作用。
不少学者认为,联合应用药物和机械性预防措施,可进一步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目前推荐的方法为:①低危患者(<40岁、<30分钟小手术,或者年龄≥40岁但无其他危险因素):只采用GEC;②中危患者(<40岁大手术者、口服避孕药物者、≥40岁任何手术者):可联合采用GEC加LDH或LMWH,或者选用GEC加IPC,后者尤适于禁用肝素的患者,如手术范围广泛、血小板降低、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等;③高危患者(≥60岁任何手术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或肺梗塞史者、有其他危险因素者):可联合采用GEC加IPC加LDH或LMWH。
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除传统做法外,抗凝药物,特别是低分子量肝素以及围手术期GEC和IPC等方法的使用,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在血栓形成的机理、危险因素的评估等方面,尚需做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