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前后,我国各地广泛开展了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展示、宣传、推介活动,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非遗文创和文博衍生品再次“圈粉”无数,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说起文创,近年来最吸引眼球的非故宫博物院莫属。在今年的中国艺术节上,故宫博物院带来了102种972件文创精品,涵盖千里江山、海错图、海水江崖等16个系列。自2013年起,故宫就不断开发各类文创产品,让故宫文创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潮品”。据悉,仅2015年,故宫文创产品就达到了8700多种,营业额超10亿元。
中國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0余万件,包括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艺术品等门类,其文创产品以此为核心资源,涵盖创意家居、办公用品、服装配饰等12大类。2018年,国家博物馆直接IP授权年收入突破千万元。
可以说,通过精巧创意,各文博单位真正实现了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让文物和观众“零距离”。
在我国,文化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群星闪耀,然而在部分文创火爆的背后,大多数非遗的传承发展情况却并不理想。
非遗如果不能在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就难以打开市场,就会打消年轻传承人的积极性……所以,打开传承人的思路和眼界,提升其产品设计、市场运作的能力尤为重要。优质的文创产品是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抓手,千篇一律的产品不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作者郑海鸥,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6月10日)
简评
近年来,我国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由此,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这既拉近了文物和公众的距离,让传承千百年的文化遗产逐渐“活起来”“火起来”,也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如果不重视对文化遗产特色的深度研究和文创产品持续的设计研发,遗产本身的个性便难以彰显,文创产品的附加值更无从谈起。只有在对文化遗产充分尊重、传承其本的基础上,分析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巧妙的设计,才能做到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发展,才能生发出持久的产业后劲,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说起文创,近年来最吸引眼球的非故宫博物院莫属。在今年的中国艺术节上,故宫博物院带来了102种972件文创精品,涵盖千里江山、海错图、海水江崖等16个系列。自2013年起,故宫就不断开发各类文创产品,让故宫文创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潮品”。据悉,仅2015年,故宫文创产品就达到了8700多种,营业额超10亿元。
中國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0余万件,包括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艺术品等门类,其文创产品以此为核心资源,涵盖创意家居、办公用品、服装配饰等12大类。2018年,国家博物馆直接IP授权年收入突破千万元。
可以说,通过精巧创意,各文博单位真正实现了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让文物和观众“零距离”。
在我国,文化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群星闪耀,然而在部分文创火爆的背后,大多数非遗的传承发展情况却并不理想。
非遗如果不能在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就难以打开市场,就会打消年轻传承人的积极性……所以,打开传承人的思路和眼界,提升其产品设计、市场运作的能力尤为重要。优质的文创产品是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抓手,千篇一律的产品不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作者郑海鸥,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6月10日)
简评
近年来,我国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由此,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这既拉近了文物和公众的距离,让传承千百年的文化遗产逐渐“活起来”“火起来”,也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如果不重视对文化遗产特色的深度研究和文创产品持续的设计研发,遗产本身的个性便难以彰显,文创产品的附加值更无从谈起。只有在对文化遗产充分尊重、传承其本的基础上,分析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巧妙的设计,才能做到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发展,才能生发出持久的产业后劲,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