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轨道理论奠基人—罗伯特·桑德森·马利肯

来源 :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6年,化学家、物理学家罗伯特·桑德森·马利肯(1896-1986)“因其应用分子轨道理论对化学键和分子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本文介绍了马利肯的生平经历和科学成就,尤其对其科学探索的过程予以呈现。 In 1966, the chemist and physicist 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 (1896-1986) won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his basic research on chemical bonds and molecular electronic structures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 This article describes Mulliken’s life experiences an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his scientific exploration process.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开展教育的目的。而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让全体学生走进课堂,而且对高效课堂的实现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效地将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到课堂活动中,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组合作;新课;阅读
一、周作人第二?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在选择蛰居北平的文人学者中,钱玄同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与他的老朋友周作人相比,钱氏虽也有留日背景,但始终没有成为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直至一九三九年初,其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关于北平沦陷时期钱玄同的表现,即所谓“晚节”问题,一直没有太多争议。因为钱氏去世不久,同年七月国民政府便发布褒扬令,表彰其学行: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授钱玄同,品行高洁,学识湛深。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