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历史文献的搜集对多义词“可怜”作历时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演变,兼及议论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表现。
关键词:可怜历时演变网络意义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江必兴先生(1987)对“可怜”一词做了深入探讨,他从“可怜”一词的本义出发把其引申意义分为“类似意义”、“相近意义”和“对比意义”。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文中也有分析不够详细缜密的地方。本文在补充江先生此文的基础上,对“可怜”做个历时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演变,兼及议论“可怜”一词在现代汉语乃至网络上的意义表现。
二先秦两汉的萌芽
首先界定“可怜”为词。《说文解字·可部》:“可,肯也。从口、丂,丂亦声。”释的是引申义。本义表示在神前歌唱,疑是“歌”的初文。“可怜”之“可”理应是用的引申意义,即“值得、应该”,虚化为助动词。怜,《玉篇·心部》:“怜,心了也。”本义为聪明,机灵。依《通假大字典》,“怜”与“怜”属音近通假。《说文解字·心部》:“怜,哀也。”《说文解字·口部》:“哀,闵也。从口,衣声。”又“闵”通“悯”。程湘清(2003)认为在语法结构中“包含两个语素的双音组合,在中间或前后加上别的词语(主要是虚词),意义和功能基本不变的,一般可认定为词组,反之是词”。从语法结构上看,“可”和“怜”间不能加上虚词“且”、“而”。故“可怜”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复合词,即由“可”和“怜”两个单独的语素组合而成,本义应该是“值得怜悯”,为形容词。如:
(1)荣禄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怜哉?(《列子·杨朱第七》)
(2)汝欲返性情而无由入,可怜哉!(《庄子·庚桑楚》)
(3)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汉书·卷六六》)
各一见。可见此种用法在先秦两汉文献中处于萌芽阶段。然而,江必兴先生把“怜悯”也认为是“可怜”的本义,实属谬矣。“怜悯”义应该是引申得来的,后文有所阐发。
三魏晋南北朝的跃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语言大变化阶段,此时期继承了前代的“值得怜悯”的意思。如:
(4)其宫人歌曰:“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蹋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魏书·卷二一》)
这一时期,“可怜”又产生了一些新义。“惜”,《说文解字·心部》:“惜,痛也。从心,昔声。”本义为痛惜,哀伤。引申有遗憾之意。故“可怜”可引申为“可惜”义,形容词性。如:
(5)延宗幼为文宣所养,年十二,犹骑置腹上,令溺己脐中,抱之曰:“可怜止有此一个。”(《北齐书·卷一一》)
又,《尔雅·释诂下》:“怜,爱也。”故“可怜”引申为“可愛”义,形容词性。如:
(6)先是童徭曰:“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北齐书·卷二》)
四隋唐宋元明清的滥觞
“可怜”一词出现的频率经检索《全唐诗》出现543次,《全宋词》出现220次,全元杂剧、散曲、南戏出现583次,四大名著出现201次。“可怜”在此阶段较前两个阶段的使用频率来看表现为不断增高。“可怜”前一时期的用法继续得到使用。如:
(7)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登楼》)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10)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五灯会元·卷一》)
(11)乞可怜相周庇,奈此身无所依,止求半室权居住。(《全元南戏·杀狗记》)
“值得怜悯”义为(7)(11);“可爱”义为(8)(10)唐诗中出现最多,降及明清所见不多;“可惜”义为(9)。我们发现此时期典籍中出现的次数颇高。
随着“可怜”使用频率的增高,它的义项也有所增加。引申有了动词性“怜悯”、“怜爱”义。如:
(12)谢圣恩可怜,除授济南府尹之职。(《全元杂剧·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又引申为“可喜”义,形容词性。如:
(13)春江可怜事,最在美人家。(芮挺章《江南弄》)
(14)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白居易《曲江早春》)
黄侃疏《论语·宪问》:“爱之能勿劳乎。按:爱,慕也。”《扎朴·卷八》:“晋书礼志:天子羡思慈亲。按:羡,慕也。”故“可怜”又引申为“可羡”,动词性。如:
(15)姐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6)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可怜”又可以表示惊讶,引申为“可怪”义,形容词性。《说文解字·心部》:“怪,异也。”故《汉语大词典》所设的“异常”义项,应该归为此类。如:
(17)可怜好个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黄幡绰《嘲刘文树》)
(18)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陆游《平水》)
“可怜”表示惊讶,又可以引申为“十分”、“很”、“非常”义,副词性。如:
(19)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又可以表示反语语气,引申为“可恶”、“可笑”义,形容词性。如:
(20)众人一哄进去,可怜一群狼虎队,冲散凤鸾俦。(《荡寇志·第九十七回》)
(21)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可怜县令窜何处,眼望高城不敢前。(赵执信《入城行》)
此时期的“可怜”也经常和词尾“见”“生”“许”连用。如:
(22)苦,太公可怜见,救奴家则个。(《琵琶记·第二十五出》)(表“怜悯”义)
(23)学道贤者往往皆然,真可怜生。(《东西均·东西均开章》)(表“值得怜悯”义)
(24)五云处处可怜许,明朝道向褒中去。(陈陶《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表“可爱”义)
五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
“可怜”,《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释为:“①值得怜悯。②怜悯。③形容数量少或质量差到不值一提。”词性为形容词和动词两类。
作形容词表示“值得怜悯”义时,可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宾语。如:
(25)小姑娘沿街乞讨真是可怜。(作谓语)
(26)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可怜的眼光。(作定语)
(27)深夜里,乞讨者可怜地缩成一团。(作状语)
(28)他死得可怜,连件衣服都没留下来。(作补语)
(29)她看见学程为难,觉得可怜,便排解而且不满似的说。(鲁迅《肥皂》)(作宾语)
又表示“数量少或质量差到不值一提”义,可作谓语、定语、补语。如:
(30)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们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鲁迅《二十四孝图》)(作谓语)
(31)变卖了一点可怜的家产还他还不够,又强迫要汤阿英这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去抵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作定语)
(32)廊中向下看教堂里,觉得别人小得可怜,自己高得可怪。(朱自清《莱因河》)(作补语)
作动词表“怜悯”义,可作谓语、定语、宾语。如:
(33)可怜可怜我吧,给我一点爱。(牛朝阳《爱情乞丐》)(作谓语)
(34)小孩子沿街乞讨,路人的脸上显现着可怜的神情。(作定语)
(35)路人的施舍,就是对乞讨者表示可怜。(作宾语)
“可怜”在网络上也经常被使用,赋予了特殊意义,即“可怜没人爱”。虽然这个意义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但“一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在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面影。 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随着网络快速的发展,语言接触与融合的几率得到了增加,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性意义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关注与探索。
六小结
综上所述,“可怜”的意义演变从使用频率和意义增减方面看,呈递增趋势。秦汉时期“可怜”仅三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频率也不高,然而我们检索隋唐至明清时期的作品后发现,“可怜”在《全唐诗》出现543次,《全宋词》出现220次,四大名著出现201次。“可怜”由秦汉时期的单一意义(“值得怜悯”)发展到隋唐降至明清时期的九个意义,其所代表的基本意义(即“值得怜悯”义)没有变。至现代汉语,意义减为四个,且两个是新增意义。意义的多少变化反应了语言的分化与替代。从意义的感情色彩上看,由秦汉时期的用于消极方面,到魏晋降至明清时期用于消极与积极方面互见,再到现代汉语又用于消极方面。从中可见,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之中变化最快的。
参考文献:
[1] 江必兴:《古汉语中的多义词“可怜”》,《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2]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3]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4]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 王德春:《语言学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钟向前,男,1984—,辽宁昌图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及近代汉语。
关键词:可怜历时演变网络意义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江必兴先生(1987)对“可怜”一词做了深入探讨,他从“可怜”一词的本义出发把其引申意义分为“类似意义”、“相近意义”和“对比意义”。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文中也有分析不够详细缜密的地方。本文在补充江先生此文的基础上,对“可怜”做个历时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演变,兼及议论“可怜”一词在现代汉语乃至网络上的意义表现。
二先秦两汉的萌芽
首先界定“可怜”为词。《说文解字·可部》:“可,肯也。从口、丂,丂亦声。”释的是引申义。本义表示在神前歌唱,疑是“歌”的初文。“可怜”之“可”理应是用的引申意义,即“值得、应该”,虚化为助动词。怜,《玉篇·心部》:“怜,心了也。”本义为聪明,机灵。依《通假大字典》,“怜”与“怜”属音近通假。《说文解字·心部》:“怜,哀也。”《说文解字·口部》:“哀,闵也。从口,衣声。”又“闵”通“悯”。程湘清(2003)认为在语法结构中“包含两个语素的双音组合,在中间或前后加上别的词语(主要是虚词),意义和功能基本不变的,一般可认定为词组,反之是词”。从语法结构上看,“可”和“怜”间不能加上虚词“且”、“而”。故“可怜”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复合词,即由“可”和“怜”两个单独的语素组合而成,本义应该是“值得怜悯”,为形容词。如:
(1)荣禄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怜哉?(《列子·杨朱第七》)
(2)汝欲返性情而无由入,可怜哉!(《庄子·庚桑楚》)
(3)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汉书·卷六六》)
各一见。可见此种用法在先秦两汉文献中处于萌芽阶段。然而,江必兴先生把“怜悯”也认为是“可怜”的本义,实属谬矣。“怜悯”义应该是引申得来的,后文有所阐发。
三魏晋南北朝的跃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语言大变化阶段,此时期继承了前代的“值得怜悯”的意思。如:
(4)其宫人歌曰:“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蹋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魏书·卷二一》)
这一时期,“可怜”又产生了一些新义。“惜”,《说文解字·心部》:“惜,痛也。从心,昔声。”本义为痛惜,哀伤。引申有遗憾之意。故“可怜”可引申为“可惜”义,形容词性。如:
(5)延宗幼为文宣所养,年十二,犹骑置腹上,令溺己脐中,抱之曰:“可怜止有此一个。”(《北齐书·卷一一》)
又,《尔雅·释诂下》:“怜,爱也。”故“可怜”引申为“可愛”义,形容词性。如:
(6)先是童徭曰:“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北齐书·卷二》)
四隋唐宋元明清的滥觞
“可怜”一词出现的频率经检索《全唐诗》出现543次,《全宋词》出现220次,全元杂剧、散曲、南戏出现583次,四大名著出现201次。“可怜”在此阶段较前两个阶段的使用频率来看表现为不断增高。“可怜”前一时期的用法继续得到使用。如:
(7)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登楼》)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10)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五灯会元·卷一》)
(11)乞可怜相周庇,奈此身无所依,止求半室权居住。(《全元南戏·杀狗记》)
“值得怜悯”义为(7)(11);“可爱”义为(8)(10)唐诗中出现最多,降及明清所见不多;“可惜”义为(9)。我们发现此时期典籍中出现的次数颇高。
随着“可怜”使用频率的增高,它的义项也有所增加。引申有了动词性“怜悯”、“怜爱”义。如:
(12)谢圣恩可怜,除授济南府尹之职。(《全元杂剧·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又引申为“可喜”义,形容词性。如:
(13)春江可怜事,最在美人家。(芮挺章《江南弄》)
(14)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白居易《曲江早春》)
黄侃疏《论语·宪问》:“爱之能勿劳乎。按:爱,慕也。”《扎朴·卷八》:“晋书礼志:天子羡思慈亲。按:羡,慕也。”故“可怜”又引申为“可羡”,动词性。如:
(15)姐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6)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可怜”又可以表示惊讶,引申为“可怪”义,形容词性。《说文解字·心部》:“怪,异也。”故《汉语大词典》所设的“异常”义项,应该归为此类。如:
(17)可怜好个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黄幡绰《嘲刘文树》)
(18)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陆游《平水》)
“可怜”表示惊讶,又可以引申为“十分”、“很”、“非常”义,副词性。如:
(19)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又可以表示反语语气,引申为“可恶”、“可笑”义,形容词性。如:
(20)众人一哄进去,可怜一群狼虎队,冲散凤鸾俦。(《荡寇志·第九十七回》)
(21)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可怜县令窜何处,眼望高城不敢前。(赵执信《入城行》)
此时期的“可怜”也经常和词尾“见”“生”“许”连用。如:
(22)苦,太公可怜见,救奴家则个。(《琵琶记·第二十五出》)(表“怜悯”义)
(23)学道贤者往往皆然,真可怜生。(《东西均·东西均开章》)(表“值得怜悯”义)
(24)五云处处可怜许,明朝道向褒中去。(陈陶《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表“可爱”义)
五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
“可怜”,《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释为:“①值得怜悯。②怜悯。③形容数量少或质量差到不值一提。”词性为形容词和动词两类。
作形容词表示“值得怜悯”义时,可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宾语。如:
(25)小姑娘沿街乞讨真是可怜。(作谓语)
(26)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可怜的眼光。(作定语)
(27)深夜里,乞讨者可怜地缩成一团。(作状语)
(28)他死得可怜,连件衣服都没留下来。(作补语)
(29)她看见学程为难,觉得可怜,便排解而且不满似的说。(鲁迅《肥皂》)(作宾语)
又表示“数量少或质量差到不值一提”义,可作谓语、定语、补语。如:
(30)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们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鲁迅《二十四孝图》)(作谓语)
(31)变卖了一点可怜的家产还他还不够,又强迫要汤阿英这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去抵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作定语)
(32)廊中向下看教堂里,觉得别人小得可怜,自己高得可怪。(朱自清《莱因河》)(作补语)
作动词表“怜悯”义,可作谓语、定语、宾语。如:
(33)可怜可怜我吧,给我一点爱。(牛朝阳《爱情乞丐》)(作谓语)
(34)小孩子沿街乞讨,路人的脸上显现着可怜的神情。(作定语)
(35)路人的施舍,就是对乞讨者表示可怜。(作宾语)
“可怜”在网络上也经常被使用,赋予了特殊意义,即“可怜没人爱”。虽然这个意义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但“一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在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面影。 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随着网络快速的发展,语言接触与融合的几率得到了增加,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性意义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关注与探索。
六小结
综上所述,“可怜”的意义演变从使用频率和意义增减方面看,呈递增趋势。秦汉时期“可怜”仅三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频率也不高,然而我们检索隋唐至明清时期的作品后发现,“可怜”在《全唐诗》出现543次,《全宋词》出现220次,四大名著出现201次。“可怜”由秦汉时期的单一意义(“值得怜悯”)发展到隋唐降至明清时期的九个意义,其所代表的基本意义(即“值得怜悯”义)没有变。至现代汉语,意义减为四个,且两个是新增意义。意义的多少变化反应了语言的分化与替代。从意义的感情色彩上看,由秦汉时期的用于消极方面,到魏晋降至明清时期用于消极与积极方面互见,再到现代汉语又用于消极方面。从中可见,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之中变化最快的。
参考文献:
[1] 江必兴:《古汉语中的多义词“可怜”》,《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2]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3]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4]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 王德春:《语言学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作者简介:钟向前,男,1984—,辽宁昌图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及近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