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市营运车辆安全事故多发、易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通过对几起典型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发现我市对营运车辆的二级维护过程中存在漏点、盲点,为切实有效避免因车辆维护不当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事故调查组深入我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市场开展针对性调查,找出二级维护存在的症结,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二级维护;营运车辆;交通事故;运输企业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车辆存在安全运行隐患导致的交通事故呈逐年多发态势,特别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日益高发,充分暴露出在行车前、日常维护中、出现故障后,对车辆保养维护不到位、安全隐患留于车中等现象实时存在。特别是营运车辆行车前未认真检查,忽视了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极易诱发群死群伤等重大交通事故,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有效遏制此类事故高发、多发态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故调查组通过对几起典型交通事故的梳理,以及我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情况的深入调查,针对我市二级维护中过程中存在的漏点、盲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及建议。
1 几起典型交通事故调查分析
2013年10月,陈某驾驶某轻型货车与同向一重型自卸货车尾部相撞,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该轻型货车右后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造成右后轮制动力下降,整车制动效能降低。
2013年11月,王某驾驶某重型拖挂车在一长下坡路段时,与9辆车发生连环相撞,造成多人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该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导致该车制动效能降低。认定王某上路前未安全检查,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2014年6月,张某驾驶某大型普通客车驶出路面,造成多人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该车同样是制动气室橡胶隔膜贯穿性破裂,造成该车制动性能失效,从而导致此次多人受伤事故的发生。
2014年11月,唐某驾驶某重型厢式货车在隧道内与停驶的两车发生接触,造成2人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该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导致整车制动效能降低,最后认定唐某上路前未安全检查,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5年1月,程某驾驶某重型货车与相对方向行驶的公交客车擦碰后,致公交客车侧翻,造成多人受伤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由于该车二轴左侧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漏气,造成二轴左侧车轮制动力下降,车辆易出现制动跑偏的现象,认定程某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15年3月,邝某驾驶某货车先后与6辆车及1名行人发生碰撞,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及车辆受损。调查发现,该车三轴右侧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导致整车制动效能降低。最终认定邝某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上路前未安全检查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全部原因。
2 车辆二级维护的相关规定
2.1 国家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有关要求,道路运输企业车辆必须按规定的周期进行二级维护,维修企业应当遵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的有关要求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1]。2016年12月13日颁布实施的《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16)中明确规定汽车一、二级维护的周期,应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对于不便用行程里程统计、考核的汽车,可用行驶时间间隔确定一、二级维护周期,其時间(天)间隔可依据汽车使用强度和条件的不同确定[2]。该标准虽对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与基本作业项目进行了细化,但检测、维护作业内容中没有涉及对制动气室橡胶隔膜老化破裂的检查或定期更换等。交通运输部于2001年8月20日颁布实施的《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对运输车辆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规定二级维护是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其中未涉及制动系统橡胶件定期拆检及明确更换周期等规定。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5月1日发布实施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GB26753)规定了橡胶隔膜的使用寿命为100万次,贮存期为2年,对其耐压性能、低温密封性能、低温工作性能和寿命检验每半年不少于一次[3]。
2.2 地方相关规定
我市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的《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审验工作规范》虽明确规定了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每3个月一次),确保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4],但没有具体的运输车辆定期维护检测项目规定。《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也仅对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二级维护建档及维修竣工质量检验进行了规定[5]。安徽省在2007年5月15日发布实施的地方标准《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质量监督规范》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车辆二级维护对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检查或更换的周期。
3 我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现状
3.1 具有二级维护资质维修企业情况
经了解,目前我市现有283家一类维修企业具有二级维护资质,具有二级维护资质的维修企业按《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7号令)、《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及《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审验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开展运输车辆管理、维修工作,具体实施维护作业内容依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执行。事故调查组分别对重庆蜀都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市威通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修理厂及重庆市公交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二级维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重庆市公交集团二级维护管理规范,集团根据公交运输车辆运行情况,制定了内部二级维护规定,将拆检制动气室、更换橡胶隔膜纳入二级维护必检作业项目,确保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全覆盖。 3.2 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流程
目前,我市维修企业二级维护流程主要分为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三个环节,为确保二级维护程序、维护项目到位,严格二级维护流程,市运管部门规定开展二级维护业务的维修企业,应在二级维护过程中拍摄照片作为电子档案留存备查。完成检验作业后由维修企业签发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再按规定进行二级维护检测或综合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由检测站出具检测报告单,营运车辆凭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单到运管部门办理签章,完成登记备案。为防止倒卖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市运管部门每月要对辖区内维修企业二级维护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同时,部分维修企业制定了企业内部建设规范,每月对二级维护作业情况进行抽查,每天不定时突击检查,及时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3 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周期
目前,全国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周期基本按间隔里程或间隔时间执行,我市未根据不同车型分类制定二级维护间隔周期,营运车辆统一按照《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审验工作规范》要求,每3个月进行一次二级维护。重庆市公交集团内部规定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22 000 km~27 000 km,确保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经了解,部分省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间隔里程为10 000 km~15 000 km,间隔时间为3~4个月。近几年个别省份已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周期作出了调整,趋势是间隔里程在延长,车型等级分类再细化。浙江省按照客车类型及使用年限界定二级维护周期:使用年限小于2年的中型客车、大型及以上客车,执行45 000 km或120日的二级维护周期,使用年限大于2年的执行35 000 km或90日的二级维护周期。贵州省按照客车等级界定二级维护周期:中级客车的二级维护周期为18 000 km~20 000 km,高一级客车的二级维护周期为20 000 km~25 000 km,高二级客车的二级维护周期为40 000 km~45 000 km。
4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4.1 车辆定期维护制度流于形式
从几起典型交通事故调查情况看,驾驶人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老化破裂)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几起事故不仅暴露出运输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只是走走过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不到落实,车辆定期维护制度形同虚设,动态监管更是流于形式,也暴露出维修企业重效益、轻质量,在执行二级维护时,未严格控制使用标准,橡胶隔膜更换周期远大于其使用寿命,对行车至关重要的安全部件(橡胶隔膜老化)检查如蜻蜓点水,不能及时发现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即使维修企业发现制动气室存在漏气现象时,按照惯例一般不进行拆检更换橡胶隔膜,而是直接更换制动气室总成,导致维修保养费用增加,运输企业为减少投入,选择不修或更换维修厂家购买二级维护虚假证明,形成了运输(车主)、维修企业共同造假的恶性循环格局。
4.2 二级维护流程监管存在漏洞
调查发现,我市维修企业在二级维护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由于我市目前仍未采取二级维护全过程视频监控措施,运管部门无法对每个维修环节进行实时监督,致使部分营运车主特别是个体车主为节约费用,不去做任何维护,直接购买虚假的《机动车竣工出厂合格证》。如江津区“2015.3.5”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涉事的重庆庆通运输有限公司从2013年12月起均未按相关规定对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且2014至2015年度两次使用虚假的车辆二级维护证明登记备案。二是少数维修企业唯利是图、作业中缺项漏项,对作业过程中拍摄的维修照片进行造假拼接。有的甚至只收費不维护,倒卖《机动车竣工出厂合格证》。三是维修档案管理未实现全市联网统一管理。目前我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维修档案均由维修企业保管,各维修企业相互之间无法调取档案,查询车辆维修记录,不能及时了解车况信息,易造成营运车辆漏保、失保现象。
4.3 二级维护相关标准规定不完善
目前,全国维修企业二级维护作业统一执行的标准为《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除个别省市针对不同车型对二级维护周期进行细化,颁布了地方标准、规定外,所有二级维护标准、规定中均未涉及拆检、更换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级维护规定作业内容缺项,导致维修企业即使按照规定完成车辆保养作业,难以保证二级维护后车辆运行安全。当发生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老化现象,达到使用寿命期限时,不及时拆检、更换,为日后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5 相关对策建议
5.1 完善标准规定
一是修订技术规范。建议修订《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二级维护作业内容,将拆检、更换制动气室纳入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二是优化维护期限。根据不同车型的技术参数,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间隔期限和维修项目,提高二级维护的针对性。由于不同等级的车辆质量、维修频率、使用寿命有较大差别,且使用环境各不相同,特别是在气候和路况上存在明显差别。目前,我市多数营运车辆行驶里程记录完善,行驶里程也容易统计考核,根据我市气候与道路特点,建议依据车辆使用环境、频率等,划分车辆等级,分别制定不同的行驶里程和间隔时间周期,二级维护周期以行驶里程和时间间隔相结合方式执行,以先到者为准。这样既满足国家行业管理的要求,又符合实际。三是扩大维护范围。参与道路运输的经营活动的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长期脱离车辆技术管理,给道路运输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的维护、检测标准。,以便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5.2 强化预警服务
一是开展宣传提示。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清理二级维护即将到期的营运车辆信息,依托微博、微信“双微”平台、报纸网络、手机短信、交通广播、路面LED等平台载体,提醒运输企业或车主按期维护和检测车辆,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二是提供预约服务。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联系维修企业,提供二级维护预约服务,方便运输企业或驾驶人进行二级维护。
关键词:二级维护;营运车辆;交通事故;运输企业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车辆存在安全运行隐患导致的交通事故呈逐年多发态势,特别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日益高发,充分暴露出在行车前、日常维护中、出现故障后,对车辆保养维护不到位、安全隐患留于车中等现象实时存在。特别是营运车辆行车前未认真检查,忽视了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极易诱发群死群伤等重大交通事故,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有效遏制此类事故高发、多发态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故调查组通过对几起典型交通事故的梳理,以及我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情况的深入调查,针对我市二级维护中过程中存在的漏点、盲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及建议。
1 几起典型交通事故调查分析
2013年10月,陈某驾驶某轻型货车与同向一重型自卸货车尾部相撞,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该轻型货车右后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造成右后轮制动力下降,整车制动效能降低。
2013年11月,王某驾驶某重型拖挂车在一长下坡路段时,与9辆车发生连环相撞,造成多人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该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导致该车制动效能降低。认定王某上路前未安全检查,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2014年6月,张某驾驶某大型普通客车驶出路面,造成多人受伤,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该车同样是制动气室橡胶隔膜贯穿性破裂,造成该车制动性能失效,从而导致此次多人受伤事故的发生。
2014年11月,唐某驾驶某重型厢式货车在隧道内与停驶的两车发生接触,造成2人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该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导致整车制动效能降低,最后认定唐某上路前未安全检查,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5年1月,程某驾驶某重型货车与相对方向行驶的公交客车擦碰后,致公交客车侧翻,造成多人受伤的交通事故。调查发现,由于该车二轴左侧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漏气,造成二轴左侧车轮制动力下降,车辆易出现制动跑偏的现象,认定程某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15年3月,邝某驾驶某货车先后与6辆车及1名行人发生碰撞,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及车辆受损。调查发现,该车三轴右侧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导致整车制动效能降低。最终认定邝某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上路前未安全检查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全部原因。
2 车辆二级维护的相关规定
2.1 国家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有关要求,道路运输企业车辆必须按规定的周期进行二级维护,维修企业应当遵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的有关要求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1]。2016年12月13日颁布实施的《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16)中明确规定汽车一、二级维护的周期,应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对于不便用行程里程统计、考核的汽车,可用行驶时间间隔确定一、二级维护周期,其時间(天)间隔可依据汽车使用强度和条件的不同确定[2]。该标准虽对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与基本作业项目进行了细化,但检测、维护作业内容中没有涉及对制动气室橡胶隔膜老化破裂的检查或定期更换等。交通运输部于2001年8月20日颁布实施的《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对运输车辆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规定二级维护是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其中未涉及制动系统橡胶件定期拆检及明确更换周期等规定。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5月1日发布实施的《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GB26753)规定了橡胶隔膜的使用寿命为100万次,贮存期为2年,对其耐压性能、低温密封性能、低温工作性能和寿命检验每半年不少于一次[3]。
2.2 地方相关规定
我市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的《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审验工作规范》虽明确规定了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护(每3个月一次),确保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4],但没有具体的运输车辆定期维护检测项目规定。《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也仅对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二级维护建档及维修竣工质量检验进行了规定[5]。安徽省在2007年5月15日发布实施的地方标准《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质量监督规范》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车辆二级维护对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检查或更换的周期。
3 我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现状
3.1 具有二级维护资质维修企业情况
经了解,目前我市现有283家一类维修企业具有二级维护资质,具有二级维护资质的维修企业按《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7号令)、《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及《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审验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开展运输车辆管理、维修工作,具体实施维护作业内容依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执行。事故调查组分别对重庆蜀都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市威通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修理厂及重庆市公交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二级维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重庆市公交集团二级维护管理规范,集团根据公交运输车辆运行情况,制定了内部二级维护规定,将拆检制动气室、更换橡胶隔膜纳入二级维护必检作业项目,确保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全覆盖。 3.2 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流程
目前,我市维修企业二级维护流程主要分为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三个环节,为确保二级维护程序、维护项目到位,严格二级维护流程,市运管部门规定开展二级维护业务的维修企业,应在二级维护过程中拍摄照片作为电子档案留存备查。完成检验作业后由维修企业签发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再按规定进行二级维护检测或综合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由检测站出具检测报告单,营运车辆凭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单到运管部门办理签章,完成登记备案。为防止倒卖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市运管部门每月要对辖区内维修企业二级维护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同时,部分维修企业制定了企业内部建设规范,每月对二级维护作业情况进行抽查,每天不定时突击检查,及时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3 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周期
目前,全国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周期基本按间隔里程或间隔时间执行,我市未根据不同车型分类制定二级维护间隔周期,营运车辆统一按照《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审验工作规范》要求,每3个月进行一次二级维护。重庆市公交集团内部规定二级维护间隔周期为22 000 km~27 000 km,确保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经了解,部分省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间隔里程为10 000 km~15 000 km,间隔时间为3~4个月。近几年个别省份已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周期作出了调整,趋势是间隔里程在延长,车型等级分类再细化。浙江省按照客车类型及使用年限界定二级维护周期:使用年限小于2年的中型客车、大型及以上客车,执行45 000 km或120日的二级维护周期,使用年限大于2年的执行35 000 km或90日的二级维护周期。贵州省按照客车等级界定二级维护周期:中级客车的二级维护周期为18 000 km~20 000 km,高一级客车的二级维护周期为20 000 km~25 000 km,高二级客车的二级维护周期为40 000 km~45 000 km。
4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4.1 车辆定期维护制度流于形式
从几起典型交通事故调查情况看,驾驶人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老化破裂)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几起事故不仅暴露出运输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只是走走过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不到落实,车辆定期维护制度形同虚设,动态监管更是流于形式,也暴露出维修企业重效益、轻质量,在执行二级维护时,未严格控制使用标准,橡胶隔膜更换周期远大于其使用寿命,对行车至关重要的安全部件(橡胶隔膜老化)检查如蜻蜓点水,不能及时发现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即使维修企业发现制动气室存在漏气现象时,按照惯例一般不进行拆检更换橡胶隔膜,而是直接更换制动气室总成,导致维修保养费用增加,运输企业为减少投入,选择不修或更换维修厂家购买二级维护虚假证明,形成了运输(车主)、维修企业共同造假的恶性循环格局。
4.2 二级维护流程监管存在漏洞
调查发现,我市维修企业在二级维护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由于我市目前仍未采取二级维护全过程视频监控措施,运管部门无法对每个维修环节进行实时监督,致使部分营运车主特别是个体车主为节约费用,不去做任何维护,直接购买虚假的《机动车竣工出厂合格证》。如江津区“2015.3.5”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涉事的重庆庆通运输有限公司从2013年12月起均未按相关规定对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且2014至2015年度两次使用虚假的车辆二级维护证明登记备案。二是少数维修企业唯利是图、作业中缺项漏项,对作业过程中拍摄的维修照片进行造假拼接。有的甚至只收費不维护,倒卖《机动车竣工出厂合格证》。三是维修档案管理未实现全市联网统一管理。目前我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维修档案均由维修企业保管,各维修企业相互之间无法调取档案,查询车辆维修记录,不能及时了解车况信息,易造成营运车辆漏保、失保现象。
4.3 二级维护相关标准规定不完善
目前,全国维修企业二级维护作业统一执行的标准为《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除个别省市针对不同车型对二级维护周期进行细化,颁布了地方标准、规定外,所有二级维护标准、规定中均未涉及拆检、更换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级维护规定作业内容缺项,导致维修企业即使按照规定完成车辆保养作业,难以保证二级维护后车辆运行安全。当发生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破裂老化现象,达到使用寿命期限时,不及时拆检、更换,为日后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5 相关对策建议
5.1 完善标准规定
一是修订技术规范。建议修订《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二级维护作业内容,将拆检、更换制动气室纳入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二是优化维护期限。根据不同车型的技术参数,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间隔期限和维修项目,提高二级维护的针对性。由于不同等级的车辆质量、维修频率、使用寿命有较大差别,且使用环境各不相同,特别是在气候和路况上存在明显差别。目前,我市多数营运车辆行驶里程记录完善,行驶里程也容易统计考核,根据我市气候与道路特点,建议依据车辆使用环境、频率等,划分车辆等级,分别制定不同的行驶里程和间隔时间周期,二级维护周期以行驶里程和时间间隔相结合方式执行,以先到者为准。这样既满足国家行业管理的要求,又符合实际。三是扩大维护范围。参与道路运输的经营活动的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长期脱离车辆技术管理,给道路运输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的维护、检测标准。,以便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5.2 强化预警服务
一是开展宣传提示。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清理二级维护即将到期的营运车辆信息,依托微博、微信“双微”平台、报纸网络、手机短信、交通广播、路面LED等平台载体,提醒运输企业或车主按期维护和检测车辆,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二是提供预约服务。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联系维修企业,提供二级维护预约服务,方便运输企业或驾驶人进行二级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