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波兰知识分子在“团结工会”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米奇尼克就是其中一位主要人物,他的非暴力渐进改革和公民社会构想,可以说来自于哲学家柯拉柯夫斯基。
柯氏年轻时曾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被派往苏联学习,但苏联的极权现象使他转向西左理论创始人葛兰西和卢卡奇,成为修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倡更加民主和人道的社会主义。从那以后,他开始关注宗教对哲学的作用,在1968年的《教士与弄臣》一文中,他指出教士的哲学和弄臣的哲学是西方文化史上两个最普遍的形式。前者寻求绝对真理,反对多元存在,后者怀疑一切自我证明的真理,反讽统治者但又服从现存制度。二者构成了现代波兰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1968年,柯氏离开波兰,先后在英国和美国著名大学教书,此时他已抛弃了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写出三卷本马克思主义史,并与西方左派交战。
“布拉格之春”期间,捷共总理杜布切克向波共领导人哥穆尔卡求援。后者虽遭受过党内迫害,并在1956年坚决抵制苏联干涉,但此时却拒绝杜布切克的请求,甚至派兵参与入侵捷克。令人深思的是,匈牙利事件后上台的卡达尔、捷克事件后上台的胡萨克,都遭受过党内残酷迫害,但在上台后全都不思改革,使社会停滞不前。
有鉴于此,柯氏于1971年写出《希望与无望》的名文,指出不能再将希望寄托于自上而下的体制内改革,尤其是苏维埃的刚性模式决定了任何根本改革都是不可能的。“体制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统治机构垄断和不受限制的权力。”无论谁当政,都必须服从使体制永存下去的目标。
他将这种根本改革的“无望”理由概括为七条,其中主要包括:不完全的民主是矛盾的,由于它最终意味着对权力者的不完全限制,异议者要么被宣布为非法,要么被边缘化;严格的等级和服从导致怯懦和缺乏主动性,无视公众意见和利益;由于最小的改革都会导致雪崩,威胁到秩序,因此公民权利既不能扩大,也不能受保护。
在柯氏看来,体制的合法性需要一种刚性的意识形态,否则其目标就会被合法性本身所削弱。由于体制在本质上不允许任何能改变其性质的变化,当局的慈善不可能消除政治和经济问题,向民主或权利的要求让步决不会使社会满足,像“布拉格之春”那样来自下层的压力会不断增大。于是政治生活只能成为一种宫廷密谋,而有计划地摧毁历史记忆和操控所有信息,毁灭了真理的标准。人们的记忆被国家化,人的特征被剥夺。
尽管人们不可能预言体制的弹性,但体制又不是完全刚性的,它具有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要求权力高度集中,而每次权力交接都会面临竞争和安全的两难:体制内部的权力斗争只有破坏体制才能存在,否则就意味着权力斗争的合法化,而这只有在多党制下才有可能。这种情形下,体制最终必然趋向失败主义、机会主义和流氓行为。
与此同时,柯氏也指出希望所在:制度控制的需要与不可避免的社会多元现实之间的冲突,呈现出政治组织外部形式的可能。“对抗压制的最好办法是公众的承担责任。”
改革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取决于社会在多大程度上认为它是可能的。因此,改革者应当思考这样的可能性,通过社会自立和组织,施加有效、渐进和局部的压力,着眼于一个长时期的远景。
而作为 “弄臣”的知识分子应当放弃宫廷,同时承担起“教士”肩负的神圣责任,在自治社会中去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与政治空间。
柯氏的这一思想启发了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正如波兰政治学家米奇尼克后来所指出的,波兰天主教会承认现政权而不承认其意识形态,体制内修正派相信意识形态而不信任现政权,二者都将改革的希望寄托于上层的开明领导,而不是民间力量,所以改革总是难以实现。波兰的现实表明,应当发展出一种新的政治意识,将改革的聚焦点从国家转向社会。
世俗知识分子应当具有“教士”的信仰精神与“弄臣”的怀疑精神,同时又警惕“教士”的绝对和“弄臣”的虚无,通过寻求体制外的社会重建,并联合天主教会和体制内修正派,最终建立起一个自由人的共同体。这成为米奇尼克一代知识分子投身“团结工会”运动的思想动力。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
柯氏年轻时曾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被派往苏联学习,但苏联的极权现象使他转向西左理论创始人葛兰西和卢卡奇,成为修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倡更加民主和人道的社会主义。从那以后,他开始关注宗教对哲学的作用,在1968年的《教士与弄臣》一文中,他指出教士的哲学和弄臣的哲学是西方文化史上两个最普遍的形式。前者寻求绝对真理,反对多元存在,后者怀疑一切自我证明的真理,反讽统治者但又服从现存制度。二者构成了现代波兰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1968年,柯氏离开波兰,先后在英国和美国著名大学教书,此时他已抛弃了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写出三卷本马克思主义史,并与西方左派交战。
“布拉格之春”期间,捷共总理杜布切克向波共领导人哥穆尔卡求援。后者虽遭受过党内迫害,并在1956年坚决抵制苏联干涉,但此时却拒绝杜布切克的请求,甚至派兵参与入侵捷克。令人深思的是,匈牙利事件后上台的卡达尔、捷克事件后上台的胡萨克,都遭受过党内残酷迫害,但在上台后全都不思改革,使社会停滞不前。
有鉴于此,柯氏于1971年写出《希望与无望》的名文,指出不能再将希望寄托于自上而下的体制内改革,尤其是苏维埃的刚性模式决定了任何根本改革都是不可能的。“体制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统治机构垄断和不受限制的权力。”无论谁当政,都必须服从使体制永存下去的目标。
他将这种根本改革的“无望”理由概括为七条,其中主要包括:不完全的民主是矛盾的,由于它最终意味着对权力者的不完全限制,异议者要么被宣布为非法,要么被边缘化;严格的等级和服从导致怯懦和缺乏主动性,无视公众意见和利益;由于最小的改革都会导致雪崩,威胁到秩序,因此公民权利既不能扩大,也不能受保护。
在柯氏看来,体制的合法性需要一种刚性的意识形态,否则其目标就会被合法性本身所削弱。由于体制在本质上不允许任何能改变其性质的变化,当局的慈善不可能消除政治和经济问题,向民主或权利的要求让步决不会使社会满足,像“布拉格之春”那样来自下层的压力会不断增大。于是政治生活只能成为一种宫廷密谋,而有计划地摧毁历史记忆和操控所有信息,毁灭了真理的标准。人们的记忆被国家化,人的特征被剥夺。
尽管人们不可能预言体制的弹性,但体制又不是完全刚性的,它具有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要求权力高度集中,而每次权力交接都会面临竞争和安全的两难:体制内部的权力斗争只有破坏体制才能存在,否则就意味着权力斗争的合法化,而这只有在多党制下才有可能。这种情形下,体制最终必然趋向失败主义、机会主义和流氓行为。
与此同时,柯氏也指出希望所在:制度控制的需要与不可避免的社会多元现实之间的冲突,呈现出政治组织外部形式的可能。“对抗压制的最好办法是公众的承担责任。”
改革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取决于社会在多大程度上认为它是可能的。因此,改革者应当思考这样的可能性,通过社会自立和组织,施加有效、渐进和局部的压力,着眼于一个长时期的远景。
而作为 “弄臣”的知识分子应当放弃宫廷,同时承担起“教士”肩负的神圣责任,在自治社会中去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与政治空间。
柯氏的这一思想启发了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正如波兰政治学家米奇尼克后来所指出的,波兰天主教会承认现政权而不承认其意识形态,体制内修正派相信意识形态而不信任现政权,二者都将改革的希望寄托于上层的开明领导,而不是民间力量,所以改革总是难以实现。波兰的现实表明,应当发展出一种新的政治意识,将改革的聚焦点从国家转向社会。
世俗知识分子应当具有“教士”的信仰精神与“弄臣”的怀疑精神,同时又警惕“教士”的绝对和“弄臣”的虚无,通过寻求体制外的社会重建,并联合天主教会和体制内修正派,最终建立起一个自由人的共同体。这成为米奇尼克一代知识分子投身“团结工会”运动的思想动力。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