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田开发中后期,产量递减速度快,而且井网基本完善,给油田的稳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重点介绍VSP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结合单井地层对比,落实复杂区块的微构造,利用储层反演技术,描绘储层砂体展布及沉积相特征,最终优选有利相带完成井位部署工作,为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稳产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VSP测井 地震 沉积相 井位部署 微构造
辽河油田和渤海湾其他老油田一样,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可采储量日益减少,产量逐年下降递减。因此,深入开展油田的精细地质研究工作,探讨油气聚集规律,就成为老油田勘探开发的必由之路(刘贵满,2003;陈学义,2000),锦7-33-28块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南段,断块经过20年的开发历程,目前区块已处于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低效井增多的吞吐开发后期,区块产量递减速度快,稳产难度大,本文试图通过精细地质研究,落实构造,研究油层及其分布情况,重新计算储量,为该地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辽河油田乃至我国东部其他老油田的精细地质研究和挖潜提供一些技术借鉴。
1 地质概况
锦州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西南端段,平面上主要由两条北东向三级断层将整个油田分为三个断阶带:上台阶、高垒带、下台阶(李国玉,2002)。锦7-33-28块就位于锦州油田的中台阶上。研究区新生界从下到上依次发育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其中沙河街组是本区的主要勘探目标层段,从上到下进一步分为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和沙四段。沙河街组发育有多套含油层系,自下而上发育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沙三段莲花—大凌河油层,沙一、二段兴隆台油层,沙一段于楼油层等。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是兴隆台油层,该油层又可进一步分为兴Ⅰ、Ⅱ两个油层组。 3.1 储层岩性特征
锦7-33-28块兴隆台油层储层主要由砾岩、砂砾岩、不等粒砂岩、中细砂岩和粉砂岩组成,以砂砾岩为主。砂岩的碎屑颗粒中石英、长石和岩屑的含量分别为37.9%、31.1%、31%,分选系数1.63,分选中等,磨圆度为次圆~次棱角状。
3.2 砂体发育特征
本区为西八千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一部分,物源方向主要来自北西向。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口坝砂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砂体发育情况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沙一下砂体最厚处位于锦7-36-34井附近,可达20m,一般为14-16m;沙二段砂体最厚处位于南部锦7-033-320井附近,可达45m,一般为35-40m。
3.3 储层物性
以储层实测孔隙度资料基础为,对20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二次解释,储层平均孔隙度为31.4%,平均渗透率为0.737μm2,属于高孔、中高渗透油藏。4 油层发育及水淹情况
由于区块处于蒸汽吞吐的中后期,区块大部分地区含水高于90%,水淹严重。但通过VSP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重新落实构造后,将锦7-33-28块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断块,断块内只有油井三口,油井投产初期具有一定的产能,目前皆因套坏停产,因此区块油层纵向上和平面上基本未动用,油层未水淹。
油层厚度平面上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构造高部位和砂体发育区是油层主要富集区,向构造低部位油层逐渐减薄。纵向上兴Ⅱ油层组较兴Ⅰ油层组发育,兴Ⅰ油层组单井油层最大厚度14m,一般在10~12m,平均厚度10.5m;兴Ⅱ油层组单井油层最大厚度36.2m,一般在22~27m,平均厚度24m。
5 储量计算
利用容积法估算区块石油地质储量:
N=100·Ao·h·Φ·(1-Swc)/Boi
式中:
N—油藏地质储量,104t;
6 井位部署
我们优选构造和沉积有的有利位置,且油层厚度大于30m的区域,按照83m井距部署油井13口,13口井初期日油9t,已累计产油25438t。
7 结论
(1)锦州油田锦7-33-28块全区共发育有7条断层,含油面积0.218km2,石油地质储量为185.5×104t。
(2)VSP测井技术结合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是落实区块微构造的先进技术。
(3)通过对构造、储层及沉积相的研究,优选有利位置,部署油井13口,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贵满.欢喜岭油田欢17块兴隆台油层精细油藏研究[J].大庆石油地質与开发,2003,22(4):34-36
[2] 陈学义,魏斌,陈艳.辽河油田滩海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及其精细解释[J].测井技术,2000,24(1):55-59
[3] 李国玉,吕鸣岗.中国含油气盆地地图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光明.垂直地震剖面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1-5
【关键词】VSP测井 地震 沉积相 井位部署 微构造
辽河油田和渤海湾其他老油田一样,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可采储量日益减少,产量逐年下降递减。因此,深入开展油田的精细地质研究工作,探讨油气聚集规律,就成为老油田勘探开发的必由之路(刘贵满,2003;陈学义,2000),锦7-33-28块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南段,断块经过20年的开发历程,目前区块已处于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低效井增多的吞吐开发后期,区块产量递减速度快,稳产难度大,本文试图通过精细地质研究,落实构造,研究油层及其分布情况,重新计算储量,为该地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辽河油田乃至我国东部其他老油田的精细地质研究和挖潜提供一些技术借鉴。
1 地质概况
锦州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西南端段,平面上主要由两条北东向三级断层将整个油田分为三个断阶带:上台阶、高垒带、下台阶(李国玉,2002)。锦7-33-28块就位于锦州油田的中台阶上。研究区新生界从下到上依次发育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其中沙河街组是本区的主要勘探目标层段,从上到下进一步分为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和沙四段。沙河街组发育有多套含油层系,自下而上发育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沙三段莲花—大凌河油层,沙一、二段兴隆台油层,沙一段于楼油层等。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是兴隆台油层,该油层又可进一步分为兴Ⅰ、Ⅱ两个油层组。 3.1 储层岩性特征
锦7-33-28块兴隆台油层储层主要由砾岩、砂砾岩、不等粒砂岩、中细砂岩和粉砂岩组成,以砂砾岩为主。砂岩的碎屑颗粒中石英、长石和岩屑的含量分别为37.9%、31.1%、31%,分选系数1.63,分选中等,磨圆度为次圆~次棱角状。
3.2 砂体发育特征
本区为西八千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一部分,物源方向主要来自北西向。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口坝砂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砂体发育情况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沙一下砂体最厚处位于锦7-36-34井附近,可达20m,一般为14-16m;沙二段砂体最厚处位于南部锦7-033-320井附近,可达45m,一般为35-40m。
3.3 储层物性
以储层实测孔隙度资料基础为,对20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二次解释,储层平均孔隙度为31.4%,平均渗透率为0.737μm2,属于高孔、中高渗透油藏。4 油层发育及水淹情况
由于区块处于蒸汽吞吐的中后期,区块大部分地区含水高于90%,水淹严重。但通过VSP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重新落实构造后,将锦7-33-28块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断块,断块内只有油井三口,油井投产初期具有一定的产能,目前皆因套坏停产,因此区块油层纵向上和平面上基本未动用,油层未水淹。
油层厚度平面上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构造高部位和砂体发育区是油层主要富集区,向构造低部位油层逐渐减薄。纵向上兴Ⅱ油层组较兴Ⅰ油层组发育,兴Ⅰ油层组单井油层最大厚度14m,一般在10~12m,平均厚度10.5m;兴Ⅱ油层组单井油层最大厚度36.2m,一般在22~27m,平均厚度24m。
5 储量计算
利用容积法估算区块石油地质储量:
N=100·Ao·h·Φ·(1-Swc)/Boi
式中:
N—油藏地质储量,104t;
6 井位部署
我们优选构造和沉积有的有利位置,且油层厚度大于30m的区域,按照83m井距部署油井13口,13口井初期日油9t,已累计产油25438t。
7 结论
(1)锦州油田锦7-33-28块全区共发育有7条断层,含油面积0.218km2,石油地质储量为185.5×104t。
(2)VSP测井技术结合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是落实区块微构造的先进技术。
(3)通过对构造、储层及沉积相的研究,优选有利位置,部署油井13口,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贵满.欢喜岭油田欢17块兴隆台油层精细油藏研究[J].大庆石油地質与开发,2003,22(4):34-36
[2] 陈学义,魏斌,陈艳.辽河油田滩海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及其精细解释[J].测井技术,2000,24(1):55-59
[3] 李国玉,吕鸣岗.中国含油气盆地地图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光明.垂直地震剖面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