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现有中成药8000余种,随着中成药的日益普及,其不合理应用亦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辩证不准、用法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疗程不明确、随意服用中成药、滥用滋补性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不慎重使用等,本文就有关方面作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 中成药;联合用药;注射剂 剂量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290-01
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优点而被患者广泛使用,但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药、贵药不断涌现,中成药生产品种繁多,名称杂乱,有的一药数名或一名数药,应用中成药时经常发生一些不妥当的用药现象。如何才能正确选用中成药,使其作用准确,疗效可靠,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用中成药要充分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治两大特点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由多味中药加工配制而成的,它和中药汤剂一样,都要遵从中医辩证论治原则来治病。如果不分析辩证,审因论治,看标不治本,随手用药,结果会药不对症,轻则贻误病情,雪上加霜,重则发生医疗事故。例如感冒症,中医分外感风寒型和外感风热型。中成药西羚解毒片属辛凉解表剂,用于风热感冒疗效较好,若用于风寒感冒,会使寒者更寒,病情加重。所以选用中成药首先要对其处方组成、配伍意义、疗效特点及剂量、用法、禁忌症等,全面理解后,才能正确用药,安全用药。
2 避免用现代西医理论来指导中成药的使用
这种情况在诊疗过程中经常发生,如发烧病人,经检查血象偏高,认为体内或局部有炎症存在,就用清热泻火及清热解毒药治之,这是不妥的,因为从中医的理论来讲发烧病人还有真寒假热的证象。再如对阑尾炎病人不分何期,属何类型,即用大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治疗,也是不可取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或改用其他治疗。因此要中西医结合辨别病证,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应配用得当
临床上有的病情较为复杂,有的一病多症或数病相兼,这时需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来配合应用,于是难免出现配用不当的情况。如感冒初期的风寒咳嗽,痰液多呈白色,此时应服半夏露配以小青龙冲剂来温化寒痰,方可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如果配用祛痰灵、 蛇胆川贝液这些寒凉之品来清热化痰,那将是寒热并投,未免失于匹配不当。当然寒 热 虚 实兼有的咳嗽,要分清病症后再适当选用止咳的中成药。
4 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
就是在汤方的基础上加上中成药可以扩大治疗范围,提高疗效。这种配伍方法较常应用,但要注意使用有毒中药时,防止中成药的成分出现相加作用,剂量过大,发生中毒现象;还要避免汤方与中成药的组成产生配伍禁忌的情况,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配正天丸治疗头痛,正天丸中含有附子,即乌头的根,十八反中半夏反乌头,因此两者不宜配合应用。
5 中成药与西药配伍,需注意的有四个方面
5.1 要充分利用能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强疗效的药物相互配伍。有杂志报道,用补中益气丸与环磷酰胺合用,可大大降低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并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对环磷酰胺的白细胞减少以及脾脏的萎缩具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并使之增生。
5.2 避免使用产生拮抗作用,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配伍。如含有机酸的山楂丸、五味子糖浆等不宜与磺胺类药同服,否者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含黄酮类成分的中成药与含钙、镁、铝成分的西药同服,可生成金属螯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与作用。
5.3 注意同种药品的剂量不要重复。许多中成药名为中药,实含西药,是中西药混合制剂。说明书中对西药成分含量多未予注明,如三九感冒灵冲剂含扑热息痛,如果西药处方再加服扑热息痛,剂量将加大一倍之多。若是有毒性药物会产生不良后果。
5.4 关于中西药服用时间: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服药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如果某些药品服药时间说明不详,或因医生和药剂人员交待不清楚,会导致病人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中药一般补益类、消食类、驱虫类等药宜于空腹时服用;苦寒伤胃及攻下药宜于饭后服;失眠病人宜于睡前1-2小时服用;痛经病人宜于月经来潮前5-7天服药等。西药若配合中药应用,若无特殊说明,不宜同时服用,最好间隔1小时左右,防止所含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6 不能用病名套药名来选用中成药
有的医生认为病名与药名相投就是对症了,不是根据实际病情去分析用药,而是凭主观感觉,想当然用药,这是不妥的。因为某些疾病要分若干类型,而每种中成药的主治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一种药物能包治百病。如用开胸顺气丸来治疗冠心病,表面看应该是对症的。岂不知服用开胸顺气丸这样剧烈的破气、泻下、逐水之药反而加剧病情,导致体质更加虚弱。又如临床上诊断为冠心病,就用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之类;中风后遗症偏瘫的病人,就用人参再造丸、华佗再造丸等药并用或轮流交替使用,这样就失去了辨证施治的特色。就治疗冠心病来说,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药性偏凉,只适用于血瘀而又偏于血热者,对血瘀而兼寒者当用苏冰滴丸之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再造丸,其主治和适应症是各不相同的,人参再造丸不是专于补气,其药性偏凉,主要用于痰热壅滞中风;华佗再造丸主要用于淤血、痰湿闭阻引起的中风偏瘫。因此,选用中成药不能只看药名。
7 关于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要慎重选用
这几年临床上常有报道因不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而导致不良反应增多,甚至致残、致死的事件,如鱼腥草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都曾引起不良反应和致死现象,其某些生产厂家、生产质量把关情况、医院合理使用药品情况、药品本身所含复杂成分等因素遭到安全质疑。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对于中药注射剂,既要科学的生产发展和提高质量,又要慎重使用和加强监管,建议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禁止超其功能主治用药。在药品选用上,能外用的就不要口服,能口服的就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要静脉注射,中药与西药都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8 中成药的剂量应因人而定
中成药的用量如同中药饮片,每种药品的用量说明均是指常用量。中成药的常用量是指18岁-60岁的成人用药量,而在这个年龄范围以外的老人及儿童的用药剂量一般均要减少。具体用量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而定,急重病人应加大药量或加服次数,缓轻或年老体弱病人应减量或减少服药次数,否则就会导致药不胜病或病轻药重致使变证丛生,某些药品说明书标有遵医服用,其含义就在于此。
9 要注重老药新用的临床研究
通过资料报道和临床验证,许多中成药能够治疗本适应症以外的疾病,中医叫做“异病同治”,老药新用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蹊径。如云南白药,除治疗跌打损伤,一切血症外,还能对胃炎、溃疡、癌症 、肺结核等50余种疾患有良好疗效[1];六神丸治疗冠心病,并在此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救心丹、 环心丹、益心丹、麝香保心丸等新方[2];龙胆泻肝丸治疗带状疱疹;桂附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等,这些都说明中药治病前景广阔,只要认真分析,辩证准确,就能扩大新的药源,促进传统医学的发展。
总之,中成药的应用,须注意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上述几项只是笔者之浅见,期望能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任日君、于鹏东主编,中成药最新临床应用,第一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1993,48
[2] 王筠默主编,中药药理学,第一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22
作者单位:271100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关键词】 中成药;联合用药;注射剂 剂量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290-01
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优点而被患者广泛使用,但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药、贵药不断涌现,中成药生产品种繁多,名称杂乱,有的一药数名或一名数药,应用中成药时经常发生一些不妥当的用药现象。如何才能正确选用中成药,使其作用准确,疗效可靠,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用中成药要充分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治两大特点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由多味中药加工配制而成的,它和中药汤剂一样,都要遵从中医辩证论治原则来治病。如果不分析辩证,审因论治,看标不治本,随手用药,结果会药不对症,轻则贻误病情,雪上加霜,重则发生医疗事故。例如感冒症,中医分外感风寒型和外感风热型。中成药西羚解毒片属辛凉解表剂,用于风热感冒疗效较好,若用于风寒感冒,会使寒者更寒,病情加重。所以选用中成药首先要对其处方组成、配伍意义、疗效特点及剂量、用法、禁忌症等,全面理解后,才能正确用药,安全用药。
2 避免用现代西医理论来指导中成药的使用
这种情况在诊疗过程中经常发生,如发烧病人,经检查血象偏高,认为体内或局部有炎症存在,就用清热泻火及清热解毒药治之,这是不妥的,因为从中医的理论来讲发烧病人还有真寒假热的证象。再如对阑尾炎病人不分何期,属何类型,即用大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治疗,也是不可取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或改用其他治疗。因此要中西医结合辨别病证,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应配用得当
临床上有的病情较为复杂,有的一病多症或数病相兼,这时需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来配合应用,于是难免出现配用不当的情况。如感冒初期的风寒咳嗽,痰液多呈白色,此时应服半夏露配以小青龙冲剂来温化寒痰,方可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如果配用祛痰灵、 蛇胆川贝液这些寒凉之品来清热化痰,那将是寒热并投,未免失于匹配不当。当然寒 热 虚 实兼有的咳嗽,要分清病症后再适当选用止咳的中成药。
4 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
就是在汤方的基础上加上中成药可以扩大治疗范围,提高疗效。这种配伍方法较常应用,但要注意使用有毒中药时,防止中成药的成分出现相加作用,剂量过大,发生中毒现象;还要避免汤方与中成药的组成产生配伍禁忌的情况,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配正天丸治疗头痛,正天丸中含有附子,即乌头的根,十八反中半夏反乌头,因此两者不宜配合应用。
5 中成药与西药配伍,需注意的有四个方面
5.1 要充分利用能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强疗效的药物相互配伍。有杂志报道,用补中益气丸与环磷酰胺合用,可大大降低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并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对环磷酰胺的白细胞减少以及脾脏的萎缩具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并使之增生。
5.2 避免使用产生拮抗作用,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配伍。如含有机酸的山楂丸、五味子糖浆等不宜与磺胺类药同服,否者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含黄酮类成分的中成药与含钙、镁、铝成分的西药同服,可生成金属螯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与作用。
5.3 注意同种药品的剂量不要重复。许多中成药名为中药,实含西药,是中西药混合制剂。说明书中对西药成分含量多未予注明,如三九感冒灵冲剂含扑热息痛,如果西药处方再加服扑热息痛,剂量将加大一倍之多。若是有毒性药物会产生不良后果。
5.4 关于中西药服用时间: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服药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如果某些药品服药时间说明不详,或因医生和药剂人员交待不清楚,会导致病人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中药一般补益类、消食类、驱虫类等药宜于空腹时服用;苦寒伤胃及攻下药宜于饭后服;失眠病人宜于睡前1-2小时服用;痛经病人宜于月经来潮前5-7天服药等。西药若配合中药应用,若无特殊说明,不宜同时服用,最好间隔1小时左右,防止所含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6 不能用病名套药名来选用中成药
有的医生认为病名与药名相投就是对症了,不是根据实际病情去分析用药,而是凭主观感觉,想当然用药,这是不妥的。因为某些疾病要分若干类型,而每种中成药的主治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一种药物能包治百病。如用开胸顺气丸来治疗冠心病,表面看应该是对症的。岂不知服用开胸顺气丸这样剧烈的破气、泻下、逐水之药反而加剧病情,导致体质更加虚弱。又如临床上诊断为冠心病,就用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之类;中风后遗症偏瘫的病人,就用人参再造丸、华佗再造丸等药并用或轮流交替使用,这样就失去了辨证施治的特色。就治疗冠心病来说,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药性偏凉,只适用于血瘀而又偏于血热者,对血瘀而兼寒者当用苏冰滴丸之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再造丸,其主治和适应症是各不相同的,人参再造丸不是专于补气,其药性偏凉,主要用于痰热壅滞中风;华佗再造丸主要用于淤血、痰湿闭阻引起的中风偏瘫。因此,选用中成药不能只看药名。
7 关于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要慎重选用
这几年临床上常有报道因不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而导致不良反应增多,甚至致残、致死的事件,如鱼腥草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都曾引起不良反应和致死现象,其某些生产厂家、生产质量把关情况、医院合理使用药品情况、药品本身所含复杂成分等因素遭到安全质疑。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对于中药注射剂,既要科学的生产发展和提高质量,又要慎重使用和加强监管,建议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禁止超其功能主治用药。在药品选用上,能外用的就不要口服,能口服的就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要静脉注射,中药与西药都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8 中成药的剂量应因人而定
中成药的用量如同中药饮片,每种药品的用量说明均是指常用量。中成药的常用量是指18岁-60岁的成人用药量,而在这个年龄范围以外的老人及儿童的用药剂量一般均要减少。具体用量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而定,急重病人应加大药量或加服次数,缓轻或年老体弱病人应减量或减少服药次数,否则就会导致药不胜病或病轻药重致使变证丛生,某些药品说明书标有遵医服用,其含义就在于此。
9 要注重老药新用的临床研究
通过资料报道和临床验证,许多中成药能够治疗本适应症以外的疾病,中医叫做“异病同治”,老药新用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蹊径。如云南白药,除治疗跌打损伤,一切血症外,还能对胃炎、溃疡、癌症 、肺结核等50余种疾患有良好疗效[1];六神丸治疗冠心病,并在此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救心丹、 环心丹、益心丹、麝香保心丸等新方[2];龙胆泻肝丸治疗带状疱疹;桂附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等,这些都说明中药治病前景广阔,只要认真分析,辩证准确,就能扩大新的药源,促进传统医学的发展。
总之,中成药的应用,须注意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上述几项只是笔者之浅见,期望能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任日君、于鹏东主编,中成药最新临床应用,第一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1993,48
[2] 王筠默主编,中药药理学,第一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22
作者单位:271100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