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三生空间的演变与区域差异——基于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

来源 :资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脆弱性较典型的国土空间范围,流域内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差异大,研究两者三生空间的演变与区域差异,对认知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很重要.在三生空间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泰尔指数,测度了流域内两类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①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均变化较大,生活空间上升显著,资源型城市生态空间被生活、生产空间挤压的时段更长;非资源型城市生产空间被生活、生态空间挤压的时段更长.②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具有空间聚集特征,三生空间的高密度区和低密度区较稳定.③对于影响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区域差异的要素(经济和人口)而言,经济发展更易扰动三生空间变化.在经济和人口要素的影响下,非资源型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较大,而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差异较小,其可能的原因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多样而资源型城市相对单一有关.黄河流域所有城市三生空间的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两类城市内部.资源型城市生产、生态空间的区域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生活空间的区域差异,对黄河流域所有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产生主要影响.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管控与治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是农村环境改善最为直接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细则出台的重要依据.为细致探究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本文主要利用差异化的能源库兹涅茨曲线(EKC)来分析中国能耗模式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确定二者在不同阶段、类型的量化关系.结果发现:①中国能耗
随着科技进步,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缓解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对清洁能源潜力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决策.本文基于模型模拟和空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