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2035:育人育心的泛在学校r——问题、本质和建设路径

来源 :开放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ome_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关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显示,未来学校构建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热衷于技术而忽视教育规律,重视硬件和外在形态而忽视教育本质,憧憬未来学校的美好愿景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问题.其根源是人们对未来学校教育本质认知的局限.本研究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应用文献法、案例分析、人物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未来学校应是育人育心的泛在学校,是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学习中心.鉴于此,未来学校建设应是理念先行、“道”建为魂,具体路径包括提供多元课程维系学生持久的兴趣,革新教师角色深化学校育心功能,构建智慧学堂促进教师育人方式内驱化,创新评价机制提高社会育人可持续性,强化技术理性融合促使学习行为的泛在化等.
其他文献
研究了广播星历轨道、钟误差及空间信号测距误差的算法,分析了GPS新型Block IIF卫星的广播星历短期轨道、钟误差和空间信号测距误差.结果表明,Block IIF卫星广播星历轨道精度
学习参与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的校际差异会引发甚至扩大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妨碍学生享有平等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寻求有效应对策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