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年又3个月,金正恩未踏出朝鲜国门一步。即便对素来不轻易出访的朝鲜领导人而言,这也是少见的,并引发了一系列议论。但2015年,国际社会似乎看来有机会等到金正恩的“国际首秀”——2月22日,印度尼西亚邀请金正恩出席4月举行的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一个月前,俄罗斯已经邀请金正恩参加5月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如今,人们的问题已变成“哪里才是金正恩出访的第一站,莫斯科还是雅加达”?
答案是,两者皆有可能,但都无把握。相对而言,金正恩出现在莫斯科的概率要大一些。
近来,为了摆脱外交和经济孤立的局面,朝鲜屡屡对外有所动作。对这些试探,绝大多数当事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只有俄罗斯比较积极。朝鲜希望既获得外来援助,打破孤立状态,又不至于在朝核问题上做出公开和明显的让步,不至于动摇朝鲜的政体。在俄罗斯这个轻车熟路的“老朋友”那里开始金正恩“国际首秀”,显然比较稳妥。
俄罗斯也不会让金正恩空手而归。乌克兰危机在持续,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在升级,俄罗斯同样需要拓展外交空间和经济输出渠道,并希望有更多国家支持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朝鲜恰是为数不多公开支持俄立场的国家。
而且,别管俄欧关系有多微妙,二战纪念活动仍然会吸引多国领导人参加,这能给金正恩一个不用“敲门”便逐一试探各国领导人的机会,这种机会正是朝鲜一直期待的,它可比挨个出访几个国家要好。
当然还会有变数。与各国领导人互动固然重要,但未必要金正恩出面,事实上,金永南在更多时候扮演了这一角色;俄罗斯的援助当然要争取,但鉴于俄当前的情况和朝鲜一贯的政策多变,能收获多少尚是疑问;况且,金正恩亲自前往是否就会比派代表前往获得更多,也是个未知数。
至于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只能为朝鲜提供“与多国领导人互动”这一个功能,无法提供“寻求支持和援助”的功能。印尼还有个交通上的“弱点”,它是一个岛国,除了飞过去只能坐船过去,很难想象金正恩会乘船出访,而回避乘坐飞机出国又是朝鲜领导人的传统。
金日成任职期间出访过11个国家,其中访华11次,访苏5次,其余则是访苏后顺访的东欧国家。在这些访问中,仅出席万隆会议和3次访苏是飞机出访。而且3次访苏之初,金日成都拒绝坐飞机,后来为了赶时间,不得已才坐了苏联派来的飞机。金正日任职期间只访问过中俄两国,分别为7次和3次,全是坐火车。金正恩读书期间曾坐飞机去瑞士、日本等国,但彼时身份不同——金正日在未明确为接班人时也曾坐飞机出国——如今金正恩已经贵为最高领导人,会打破避坐飞机的“三代惯例”吗?
有意思的是,许多国家一边不断给金正恩“刷恶评”,一边兴致勃勃期待其“国际首秀”。这种矛盾的心态并不奇怪。朝鲜的一大特点是决策变化莫测,让人琢磨不透,其内政、外交、防务政策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高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尽可能了解这位最高领导人的一切细节,对各国来说,都有独特的重要性。
再者,国际上关于朝鲜的信息,大多是从日本、韩国而来的“二手货”,以及“朝鲜神秘人士”和“脱北者”那些真假难辨的爆料,既难证实又难证伪,往往影响各国对朝政策的判断。倘若金正恩自己走出国门,尽管仍会有重重保护,但毕竟能获得一手信息了。就算什么信息都没捞到,仅是对金正恩其人有了直观感触,都很有价值。
朝鲜深谙如何利用各方急于获得信息的心理,预计今年或投其所好,释放一些“他们所希望的信息”,或精心安排,发布一些“希望他们相信的信息”。这项工作不论金正恩是否成行都会开展,至于效果如何,则是另一回事了。
答案是,两者皆有可能,但都无把握。相对而言,金正恩出现在莫斯科的概率要大一些。
近来,为了摆脱外交和经济孤立的局面,朝鲜屡屡对外有所动作。对这些试探,绝大多数当事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只有俄罗斯比较积极。朝鲜希望既获得外来援助,打破孤立状态,又不至于在朝核问题上做出公开和明显的让步,不至于动摇朝鲜的政体。在俄罗斯这个轻车熟路的“老朋友”那里开始金正恩“国际首秀”,显然比较稳妥。
俄罗斯也不会让金正恩空手而归。乌克兰危机在持续,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在升级,俄罗斯同样需要拓展外交空间和经济输出渠道,并希望有更多国家支持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朝鲜恰是为数不多公开支持俄立场的国家。
而且,别管俄欧关系有多微妙,二战纪念活动仍然会吸引多国领导人参加,这能给金正恩一个不用“敲门”便逐一试探各国领导人的机会,这种机会正是朝鲜一直期待的,它可比挨个出访几个国家要好。
当然还会有变数。与各国领导人互动固然重要,但未必要金正恩出面,事实上,金永南在更多时候扮演了这一角色;俄罗斯的援助当然要争取,但鉴于俄当前的情况和朝鲜一贯的政策多变,能收获多少尚是疑问;况且,金正恩亲自前往是否就会比派代表前往获得更多,也是个未知数。
至于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只能为朝鲜提供“与多国领导人互动”这一个功能,无法提供“寻求支持和援助”的功能。印尼还有个交通上的“弱点”,它是一个岛国,除了飞过去只能坐船过去,很难想象金正恩会乘船出访,而回避乘坐飞机出国又是朝鲜领导人的传统。
金日成任职期间出访过11个国家,其中访华11次,访苏5次,其余则是访苏后顺访的东欧国家。在这些访问中,仅出席万隆会议和3次访苏是飞机出访。而且3次访苏之初,金日成都拒绝坐飞机,后来为了赶时间,不得已才坐了苏联派来的飞机。金正日任职期间只访问过中俄两国,分别为7次和3次,全是坐火车。金正恩读书期间曾坐飞机去瑞士、日本等国,但彼时身份不同——金正日在未明确为接班人时也曾坐飞机出国——如今金正恩已经贵为最高领导人,会打破避坐飞机的“三代惯例”吗?
有意思的是,许多国家一边不断给金正恩“刷恶评”,一边兴致勃勃期待其“国际首秀”。这种矛盾的心态并不奇怪。朝鲜的一大特点是决策变化莫测,让人琢磨不透,其内政、外交、防务政策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高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尽可能了解这位最高领导人的一切细节,对各国来说,都有独特的重要性。
再者,国际上关于朝鲜的信息,大多是从日本、韩国而来的“二手货”,以及“朝鲜神秘人士”和“脱北者”那些真假难辨的爆料,既难证实又难证伪,往往影响各国对朝政策的判断。倘若金正恩自己走出国门,尽管仍会有重重保护,但毕竟能获得一手信息了。就算什么信息都没捞到,仅是对金正恩其人有了直观感触,都很有价值。
朝鲜深谙如何利用各方急于获得信息的心理,预计今年或投其所好,释放一些“他们所希望的信息”,或精心安排,发布一些“希望他们相信的信息”。这项工作不论金正恩是否成行都会开展,至于效果如何,则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