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应不应该改革,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究竟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怎样才是成功的语文教改,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大大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语文教育大讨论开始,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就此起彼伏,然而,纵观十多年的语文教改,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我以为原因在于语文教改大都停留在语文教育专家的论文和著作里,根本缺乏语文教师的积极响应和实践参与。
一、语文教师的自我迷失
语文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需要语文教育专家从理论上总结语文教学改革的规律、方法和步骤等,以引导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
然而,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改的主力军,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语文教改似乎并不热心。语文教改靠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不积极参与,语文教改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語文教师对语文教改不感兴趣无动于衷呢?可以肯定地说,当然不是。之所以会如此,正如王尚文先生在《解开语文教改的死结》(《语文学习》2008.3)中所说,是现行的“应试至上,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是现行的高考评价机制使然。
据笔者在中学摸爬滚打近十年的经验所知,现在许多中学选拔高三教师采用的方法是考试,考什么?高考模拟卷。许多中学招聘教师也采用考高考模拟卷的方法,甚至教师的职称评定也采用考高考模拟卷的方法。一个教师要想教高三,要想调到另一所学校,要想评上高一级职称,就必须进行一次次的“高考”检测。更有一些学校,把每年考一次高考模拟卷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考试分数的高低成为这个教师年度考核成绩高低的重要依据。教师面对这关系自己前途命运的考试,如临大敌,自然教师能更深刻地理解学生的前途命运和高考息息相关的道理。所以教师自然而然会对高考之外的一切全然不管不顾,让什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见鬼去吧!
在中学,不论什么学科,教学只有一个目的:一切为了高考。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一个语文教师要是说我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校长首先不答应,家长也不答应。学生也不答应。这是多好的事呀,为什么大家都不答应?很简单,校长,家长、学生他们要的是分数。那么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与考试成绩二者能不能兼得呢?在现今的考试制度下,很难。因为现今的高考命题思路几乎年年不变,命题结构几乎年年不变。高考题型年年相仿,所以,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与高考分数是割裂开的,根据高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获取高分是最佳捷径。正因如此,教师整天穿梭于字音、字形、实词、虚词之间,学生整天畅游在题海之间。慢慢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浇灭了,语文教师在无形中成了扼杀学生语文兴趣的刽子手。
为了高考,语文教师渐渐开始迷失自己,迷失在应试教育之中。教师不再注重提高自身素养,读书的时间少了,凡是和高考无关的知识不管了,结果是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老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流失,成了典型的“钙缺乏症”患者。比如,新课程语文教材高二的《语言文字应用》这部分中,需要讲到古音韵和平仄格律方面的知识,许多教师遇到这些东西不知如何下手,原因是这些知识在老教材中是没有的或者说是不重要的。其实这些方面的知识本身在大学的中文系是必修的,一个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语文教师是应该且必须掌握的。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与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从长远来看,孰轻孰重,似乎并不难判别,只是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在学校强大的制度约束下,在家长的热切期盼中,语文教师的天平开始倾斜,慢慢地倒向高考这一边。在多年前就有有识之士惊呼语文教育已经到了“狭窄的瓶颈”,而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却一直没有太大的改观。我们的语文教师依然游走在应试教育之间,找不着北。
二、语文教师的自我回归
王尚文先生在《解开语文教改的死结》一文中与他的研究生的一番对话,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颇能体味的。他建议每年的语文试题,不但具体题目是新的,而且思路、类型、结构也是新的。他的学生说:“实话实说,我们一直以来就是考什么,教什么的。谈到课标,试卷、考纲才是真正管用的课标。如果试卷年年都是新的,我们也就没了方向,只能盲目乱窜了。”
语文教师最担心的不是新课程怎么改,而是看你怎么考,上述的这番话,可以代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心声。这就是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对现行高考评价制度深恶痛绝却又无奈就范的原因。所以,语文教师要从自我迷失中回归,首先应该从课程改革开始。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全面推进,虽然新课标还有不完善、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也正进行着改革。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必将促使语文教师实现语文教学的自我回归。
当然,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实现自我回归,仅仅依靠新课标的实施是不够的,语文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才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回归的根本。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旧的教学模式,一时无法适应新的课程理念,往往变得无所适从。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我们迷失在应试教育之中太久,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回归应着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我们教师的“桶”中水已所剩无几,又如何能装满学生的“杯”?我们再也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语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牵涉到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技术技巧的层面,也就是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二是修养层面,也就是人生态度、品性、气质、人生境界等。这两个方面同时也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应试教育下,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几乎成为不可能,在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教师更多地是去思考哪些知识是高考所必备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得不放在等而次的位置。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成了一个次要的问题,教师显然也会把提高自身素质放到一个次要的位置,而把重点放在寻求提高学生高考分数的方法上来。《礼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然后才是一个教育者。教师在教学中多反诸自身,了解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努力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者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我们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再需要围绕现行的高考评价机制进行教学的这一天赶快到来,不再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学生对高考题型的训练中,荒废了自身文化素养的发展,而是真正根据自身的需要发展完善自己。
我们还必须重新审视教与学的活动,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新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包括新的“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等。把那些为了获取高分而进行的无休止的训练从课堂中赶走,不但赶走,还要把这种极端功利化的教学打倒流放。然后我们语文教师真正解放自己,不再需要为高考题型而去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是将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我们看到了学生陶醉在美好的语文世界里的欣喜与满足。然后我们再也听不到“语文越教越不会教”的无奈与感慨。然后我们看到应试教育的寒冬悄悄过去,素质教育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终于,我们看到梦想照进了现实。
而这一切,或许只有等到新课程改革真正向纵深推进,语文教师真正从自我迷失的沼泽中走出来,真正实现自我回归,并且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语文教改的死结才能真正解开。
徐俊民,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开化。
本文编校:程晓毅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语文教育大讨论开始,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就此起彼伏,然而,纵观十多年的语文教改,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我以为原因在于语文教改大都停留在语文教育专家的论文和著作里,根本缺乏语文教师的积极响应和实践参与。
一、语文教师的自我迷失
语文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需要语文教育专家从理论上总结语文教学改革的规律、方法和步骤等,以引导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
然而,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改的主力军,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语文教改似乎并不热心。语文教改靠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不积极参与,语文教改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語文教师对语文教改不感兴趣无动于衷呢?可以肯定地说,当然不是。之所以会如此,正如王尚文先生在《解开语文教改的死结》(《语文学习》2008.3)中所说,是现行的“应试至上,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是现行的高考评价机制使然。
据笔者在中学摸爬滚打近十年的经验所知,现在许多中学选拔高三教师采用的方法是考试,考什么?高考模拟卷。许多中学招聘教师也采用考高考模拟卷的方法,甚至教师的职称评定也采用考高考模拟卷的方法。一个教师要想教高三,要想调到另一所学校,要想评上高一级职称,就必须进行一次次的“高考”检测。更有一些学校,把每年考一次高考模拟卷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考试分数的高低成为这个教师年度考核成绩高低的重要依据。教师面对这关系自己前途命运的考试,如临大敌,自然教师能更深刻地理解学生的前途命运和高考息息相关的道理。所以教师自然而然会对高考之外的一切全然不管不顾,让什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见鬼去吧!
在中学,不论什么学科,教学只有一个目的:一切为了高考。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一个语文教师要是说我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校长首先不答应,家长也不答应。学生也不答应。这是多好的事呀,为什么大家都不答应?很简单,校长,家长、学生他们要的是分数。那么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与考试成绩二者能不能兼得呢?在现今的考试制度下,很难。因为现今的高考命题思路几乎年年不变,命题结构几乎年年不变。高考题型年年相仿,所以,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与高考分数是割裂开的,根据高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获取高分是最佳捷径。正因如此,教师整天穿梭于字音、字形、实词、虚词之间,学生整天畅游在题海之间。慢慢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浇灭了,语文教师在无形中成了扼杀学生语文兴趣的刽子手。
为了高考,语文教师渐渐开始迷失自己,迷失在应试教育之中。教师不再注重提高自身素养,读书的时间少了,凡是和高考无关的知识不管了,结果是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老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流失,成了典型的“钙缺乏症”患者。比如,新课程语文教材高二的《语言文字应用》这部分中,需要讲到古音韵和平仄格律方面的知识,许多教师遇到这些东西不知如何下手,原因是这些知识在老教材中是没有的或者说是不重要的。其实这些方面的知识本身在大学的中文系是必修的,一个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语文教师是应该且必须掌握的。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与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从长远来看,孰轻孰重,似乎并不难判别,只是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在学校强大的制度约束下,在家长的热切期盼中,语文教师的天平开始倾斜,慢慢地倒向高考这一边。在多年前就有有识之士惊呼语文教育已经到了“狭窄的瓶颈”,而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却一直没有太大的改观。我们的语文教师依然游走在应试教育之间,找不着北。
二、语文教师的自我回归
王尚文先生在《解开语文教改的死结》一文中与他的研究生的一番对话,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颇能体味的。他建议每年的语文试题,不但具体题目是新的,而且思路、类型、结构也是新的。他的学生说:“实话实说,我们一直以来就是考什么,教什么的。谈到课标,试卷、考纲才是真正管用的课标。如果试卷年年都是新的,我们也就没了方向,只能盲目乱窜了。”
语文教师最担心的不是新课程怎么改,而是看你怎么考,上述的这番话,可以代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心声。这就是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对现行高考评价制度深恶痛绝却又无奈就范的原因。所以,语文教师要从自我迷失中回归,首先应该从课程改革开始。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全面推进,虽然新课标还有不完善、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也正进行着改革。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必将促使语文教师实现语文教学的自我回归。
当然,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实现自我回归,仅仅依靠新课标的实施是不够的,语文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才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回归的根本。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旧的教学模式,一时无法适应新的课程理念,往往变得无所适从。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我们迷失在应试教育之中太久,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回归应着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我们教师的“桶”中水已所剩无几,又如何能装满学生的“杯”?我们再也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语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牵涉到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技术技巧的层面,也就是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二是修养层面,也就是人生态度、品性、气质、人生境界等。这两个方面同时也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应试教育下,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几乎成为不可能,在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教师更多地是去思考哪些知识是高考所必备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得不放在等而次的位置。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成了一个次要的问题,教师显然也会把提高自身素质放到一个次要的位置,而把重点放在寻求提高学生高考分数的方法上来。《礼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然后才是一个教育者。教师在教学中多反诸自身,了解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努力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者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我们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再需要围绕现行的高考评价机制进行教学的这一天赶快到来,不再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学生对高考题型的训练中,荒废了自身文化素养的发展,而是真正根据自身的需要发展完善自己。
我们还必须重新审视教与学的活动,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新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包括新的“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等。把那些为了获取高分而进行的无休止的训练从课堂中赶走,不但赶走,还要把这种极端功利化的教学打倒流放。然后我们语文教师真正解放自己,不再需要为高考题型而去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是将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我们看到了学生陶醉在美好的语文世界里的欣喜与满足。然后我们再也听不到“语文越教越不会教”的无奈与感慨。然后我们看到应试教育的寒冬悄悄过去,素质教育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终于,我们看到梦想照进了现实。
而这一切,或许只有等到新课程改革真正向纵深推进,语文教师真正从自我迷失的沼泽中走出来,真正实现自我回归,并且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语文教改的死结才能真正解开。
徐俊民,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开化。
本文编校: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