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成就了我的记者经历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A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华社对外部工作几十年都是做编辑,2005年5月被派驻新华社澳门特区分社后,我终于得以一圆记者梦—而且,是在那么一个特别的环境下履行记者职责。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调研、观察、研究、思考和采访写作、摄影,经历了由在后方长期当编辑到做一线采访记者的转变,体会做一名文字和摄影记者的酸甜苦辣。1600多篇各种体裁稿件,200幅新闻图片,展示的不仅是辛劳,更是点滴体会和些许收获。
  
  小城大事多
  
  澳门曾经是个小渔村,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时下的澳门特区面积不很大,由半岛、凼仔和路环两个离岛组成,总面积约28.6平方公里,居民52万人,比一些内地的小县人口还少,只因其独特的地位,任何一个内地县城都无法与之相比。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 “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高度自治方针。澳门这个小城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国际社会神经、令国际社会关注,这里发生的“小事”,也往往不再是单纯的“本地消息”。
  初到分社时,我带着绝不辜负记者使命的信心,把主要关注点放在澳门重大事件中,相继参与采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第三届澳门立法会选举、澳门历史城区“申遗”、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等重大报道,采写的稿件不仅采用率很好,还得到特区政府的赞扬,也受到新华社亚太总分社表扬。就在我忙于关注澳门还有什么大事发生,采访中有意抓大放小、沾沾自喜之际,一件看似平常的新闻,却让我体会到“小事”并不小。
  记得那是一次小区域停电事故,澳门新口岸皇朝区5幢商业及住宅大厦一天中午发生了两次停电事故,我得知消息之初,认为这不是件什么大事—时下的澳门,每天都在大兴土木、加紧建设,因施工造成的停水、停电不可避免,再说这种事在内地也经常发生,不足为怪。但当我下午看到香港凤凰、台湾东森、美国CNN、英国BBC等媒体,都大肆报道停电,并称之是“澳门10年来最严重的停电,数千人受影响”后,我就为用内地思维方法想问题感到后悔了。澳门是中国政府实践“一国两制”的特区,停电如造成银行、赌场秩序混乱,居民生活受影响,将直接影响特区政府的形象。想到这层利害关系,我马上就同有关方联系,深入了解事故原因,并及时地发出一条较详细的消息,交代停电事故是“已使用了15年的电缆因陈旧进水造成的,短暂停电仅造成5幢大厦居民出入不便。”由于稿件内容翔实,针对性强,随即被海内外众多媒体采用。
  
  做编辑为采访提供优势
  
  长期做编辑,改做记者,我自信有一定优势。一来仔细,能避免一些由于采访对象或被采访单位因某些失误造成的各种错误;二来头脑中有编辑意识,注意给简单新闻增加背景资料,丰富新闻内容和深化新闻主题。
  一次,记者在采访首名澳门居民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新闻事件时,发现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提供的新闻材料“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今日举行证书颁发仪式,向首名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澳门居民吴瑞康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表述有误,因为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是无权向“首名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澳门居民”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是颁发也是经过授权后代为颁发。
  记者马上向特区政府法务局核实,最后稿件改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权,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23日举行证书颁发仪式,国家司法考试司综合处处长孙晓明向首名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澳门居民吴瑞康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我还专门为这条消息增加必要的背景交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制度自2002年起开始实施,港澳居民2004年开始获准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根据《安排》规定,取得内地法律职业资格的澳门居民,通过在内地律师事务所1年实习锻炼,也可以成为有资格在内地从事非诉讼法律事务的执业律师。”短短的一段背景,让整个新闻显得有头有尾,可谓锦上添花。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及时了解采访者所提供的新闻信息是否完整,在写作中则精心谋篇布局,发挥编辑的长处。在采写《我们在这里过周末—澳门政府总部前座开放日见闻》的体会是,事先多方查阅资料,写作中抓住现场特点,通過人物展现情景,如“在澳门南湾湖畔,有一幢屋顶飘扬着国旗、特区区旗,独具南欧风格的建筑物—澳门特区政府总部前座。8日是周末,政府总部前座大门敞开,公众自由出入,再次成为澳门居民、游客近距离观察了解、揭开内心疑问的地方”,及“特区政府总部前座开放,成为幼儿园小朋友周末假日出游的好去处。澳门庇护十二所幼儿园的老师们,上午带领20多位小朋友也赶来‘参观’。这批平均年龄只有3岁的孩子们前呼后拥,毫无顾忌地兴奋喊叫,给往日严肃有余的政府总部前座增添了许多欢乐和笑声。”
  最后,记者交代了相关背景资料,“澳门特区政府总部前座建于1849年,1881年由当时的澳门总督贾沙拉购入作为官邸。特区政府成立后,整座建筑物保留原有的外貌,已成为特区行政长官、特区政府举行重要官方活动的场所”。这篇新闻稿播发后,第二天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全文刊登。
  
  旅游者的眼光
  
  做记者前,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大致是某位记者到一处新地方,首天就写了7条新闻,一周后也陆续发出了7条,一个月后,数量没有增加,还是7条,一年后,他竟然感到无新闻可写,大有“审美疲劳”的味道。
  自己做了记者,虽说还没有无新闻可写的经历,但确也有过怎样努力挖掘、提炼、展示澳门社会、居民生活等新事物、新面貌,在自以为熟悉的社会中,有些无所适从的感慨。当记者感到困惑时,一位常年从事新闻采访的老同志的话启发了我,他说,你不要总是用常驻者的眼光看澳门,不妨换个角度,做个短期旅游者,用旅游者的眼光看澳门,就会有收获。听了这番指教,重新审视“熟悉”的澳门,还真发现它还有很多新事物、新景象没有被挖掘和认识。
  去年,记者外出采访有关“情人节”的专题报道,看到澳门青年人除相互赠送玫瑰花、巧克力、相约吃饭等表达爱意之外,和其他地方相比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在返回分社,走到澳门商业中心——新马路时,突然发现一家大厦的外墙不知何时挂出一块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不少澳门年轻人纷纷通过电子大屏幕,抢先向心爱的人大声说“我爱你”,并表示,这是节日中最浪漫、最快乐的事。这件情人节中非常有新意的社会新闻被发现后,我随即赶回分社写出《澳门:情人节涌动浪漫新气息》一稿。由于这篇稿件有新意,不仅被海内外媒体纷纷采用,新华网旅游频道也将其收入港澳台风情专栏,成为外界了解澳门社会的好资料。
  用旅游者的眼光观察,已成为记者挖掘新闻的好方法。近日,针对特区政府部门暑期休假,官方新闻信息较少的现况,我就琢磨,有无具澳门特色、但平时司空见惯忽略的事情。一天,我上街观察寻找新闻,突然眼前一亮:凉茶铺,澳门大街小巷处处都有,铺里几元一杯的传统饮品凉茶,老少皆宜,深受居民欢迎,这难道不是看似平常,却能反映当地风俗的好题材?有了思路,我马上策划和采写,并到凉茶铺亲身体会,由于采访到位、材料充分,《随笔:澳门凉茶传承中国文化》很快出手。稿件播发第二天,澳门多家报纸予以刊登,澳门同仁也来电话称赞稿子采写角度好,针对性和可读性较强,是展现澳门的好题材。《现代澳门日报》则在发表稿件的同时,在其“
  望台”专栏发表署名文章说:“新华社前天发出一篇文稿,谈及凉茶在澳门的悠久历史,展现澳门凉茶走向世界的光辉前景,当局应该对这个传统行业做出分析及研究,定出扶持政策,使其能尽速达到美好目标。”
  
  新闻多面手
  
  新华社驻外记者应是多面手,对小城记者的要求更全面,对此我深有体会。目前,我负责分社对内、对外、内参、信息、音频等中文报道,以及财务、联络等各种事务性工作,并兼职分社摄影记者。
  在兼职摄影记者、完成诸多重大政治和日常摄影采访报道的经历中,最令我难忘的应属随同何厚铧率领的澳门特区政府代表团访问越南。去年10月中旬,作为新华社首位随团参加特区政府对外访问的文字和摄影记者,我全程报道了何厚铧和政府代表团的活动,真实感受到摄影记者拍摄的场面是那么轻易地瞬间即逝,拍出一张好照片是多么的不易......
  何厚铧访越行程5天,从北方的河内到南方的胡志明市,走州过府的活动不仅多,安排也十分紧凑,供记者支配的时间十分有限。在每天约4至5场活动中,记者在文字发稿不能有任何差错、线路不好、当地时差比香港晚1小时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在香港亚太总分社结稿前发出当天的照片。面对各种困难,我调整拍摄方向,除越南和特区政府安排的活动之外,只要情况允许,我随时拍摄何厚铧及代表团访越照片,到达饭店后,首先抢发图片。就摄影而言,由于记者有较强的拍摄和发稿意识,一路下来,经记者拍摄、由亚太总分社发往澳门媒体的照片采用非常好,几乎全部采用。对新华社随团记者的文字及摄影采访工作,特区新闻局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摄影记者经历中,我参加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出席澳门全球“反独促统”大会、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廖晖参加柯正平遗体告别仪式、欧盟主席巴罗佐访问澳门、第三届特区立法会选举、国家重大节日及特区回归日升国旗、国庆节、建军节、春节酒会等诸多重要报道,收获颇丰。其中最大的一点体会是,不管是参加重要政治活动,还是日常采访策划,摄影记者要有图片意识,怎样用照片的优势增强文字稿件的现场感,让读者通过新华社图文并茂的报道,了解完整鲜活的澳门,从而实现新华社稿件的图文互动、锦上添花的目地。
  做记者两年多来,我能为在澳门分社记者岗位上尽职尽责,运用各种写作题材,突出鲜活的新闻亮点,增加背景等手段,充分报道、宣传、展示“一国两制”下的新澳门,感到自豪和高兴。
  (信息反馈请发至cxj9693@sina.com)
  责编:曹晓娟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效率、改善波形和实现高频化,提出复合型级联双Buck飞跨电容五电平逆变器。由耐压功率元器件构成的全桥电路实现基波频率波形,由低压高频率的元器件构成双Buck为基础
感应式磁声成像(MAT-MI)是一种融合电阻抗成像和超声成像的多物理场成像技术。生物体结构复杂,对生物体MAT-MI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正问题计算是MAT-MI的前提和基础
秋季的格尔木,阳光格外灿烂。  在一个名叫长江源的移民村里,35岁的拉措走出家门,到仅有几步之遥的藏毯加工厂上班。这是她迁离唐古拉山牧区3年来,开始的第一份工作,也是除了放牧之外,学会的第二种谋生之道。  “刚搬来的前两年,我没有事情做,每天就是给孩子做饭,看电视,喝茶。家里只有男人出去挣钱。”拉措说。  如今的拉措,坐在织毯机前,看着标注了数字和符号的图纸,一左一右,一上一下,认真而熟练地操作着
提出一种高增益软开关Boost-Forward变换器。通过采用耦合电感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开关管两端的并联电容限制了关断时的电压变化率,降低了关断损耗,合理设置开关驱动之间
张贤亮是从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第六届全国政协开始当选为政协委员的,连任五届,历经23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57年的政协史几乎参与了一半。能与改革开放同行,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说起张贤亮,对中国文坛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不会感到陌生。20世纪80年代,这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以其充满人性温暖的故事和新锐的思想,在国人的阅读中激起了巨大波澜。进入90年代后,在“文人下海”的一波热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