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与信息自动化管理中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管理 配电自动化 电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253-0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电力用户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工作效率和优质服务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供电部门在电网的规划改造、调度管理、运行维护、业扩报装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快速反应等方面,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面向电业生产的“基于图形处理的配网设施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配网AM/FM/GIS系统)可在许多方面满足这些需求。
1.我国配电自动化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实施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负荷也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配电网结构与保护、运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配电模式来解决这个矛盾,配电管理系统的实施有以下几点重大意义:
1)配电网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其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积极性,关系到是否能较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而配电管理系统则是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改造现有配电网,以使配电网运行于最佳状态。电力建设中,多年来不重视输配电建设,许多地区电网的发电能力充足,但城乡供电建设的设备不配套,使供电受到限制,有的供电网络不可靠,存在单路供电的情况,因为一个用户或一条线路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大面积停电的事时有发生。用户内部的配电设备和线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要,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居民楼更为突出。
2)配电管理系统是电力建设的迫切需要,它的建立对电力系统的减人增效,第二次创业,提高生产效率是必需的。配电管理系统是解决电力传输、分配瓶颈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了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提高了供电质量,降低了供电成本,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标,但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掌握配电及用户更多的信息。
3)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用于配电管理系统,是老配电网改造的可行措施。
1.2 配电自动化管理的构成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组成的。能量管理系统(EMS)是监视、控制和管理以发电、输电和变电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SCADA)、自动发电控制(AGC)和发电计划、网络分析(NA)、调度员培训模拟(DTS)几大部分。EMS和DMS共同功能是SCADA和网络分析及DTS,不同之处是EMS管理发电,而DMS管理配电(负荷),因此DMS又称为DA或DAS(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
配电自动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配电自动化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管理子系统:
1)SCADA系统,完成对整个配电系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处理、监视和控制。
2)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完成地理图层和配电网图层的图形维护。
3)配电工作管理,完成日常任务的计划、生产调度、缺陷管理、工作票管理等。
4)配电运行管理,完成线路巡视、清扫、检修及配变和开关的试验、检修等管理。
5)应急管理,主要是在获得停电报告后,迅速并尽可能准确地判断故障点,然后调度派遣维护抢修人员,并协助恢复供电,最后形成各种报表以备统计规划用。
6)其他管理,主要包括投诉电话管理,用于管理配电网停电和恢复过程,建立电力部门和用户间的良好关系;用户信息管理,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用电信息,便于将停、用电信息及时通知用户。
可见,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中,信息的搜集于处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3 配电自动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配电网基础数据缺乏完整性和及时性,配电网的设备数量多,覆盖面广,基础数据的信息量非常庞大,SCADA系统所采集的基础数据不够完整,监视和控制范围不够全面,因此目前只能对部分信息进行管理,还有许多信息没有进入计算机系统。另外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用户的业扩增容,使得配电网不断的扩大,这些变动信息的收集和更新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的生产与管理;
2)管理过程效率低,配电生产任务的特点是作业多、种类杂、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由于缺乏有效的配电管理信息系统,导致整个配电自动化管理过程效率比较低,无法为供电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工具,实现对生产作业的过程控制,比如作业进度、安全、材料消耗等的控制;
3)缺乏计算机辅助决策的功能,由于数据缺乏完整性,因此综合处理能力比较差,不能更好地达到计算机管理辅助决策的目的。例如,不能准确的进行配电网状态估计。也就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的作业模式,目前的配电网管理还只是局限于某个部门内部,大多是一些数据录入、简单查询和报表打印功能,只能解决生产技术的事后统计管理问题,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没有真正脱离传统工作方式,无法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流程化、跨部门、异地协同工作,相关单位的信息系统不能与之共享。
2.加强信息管理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配电自动化信息系统的硬件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硬件的集成便于实现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互操作与集成,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数据集成就成为在配电自动化中成功应用信息管理的关键。数据集成的目的是使原有的局部数据在新系统中得到一致性维护,提高其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局部数据在新系统通过集成之后,可以变成用户更感兴趣的综合、完整信息,进而为用户提供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用户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对电力系统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和提炼,构成系统集成的基础数据。业务需求和提炼的结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技术上要对分布在各个点上的计算机实现远程信息交换和处理;进一步加强SCADA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系统性;
2)充分利用SCADA系统,完善配电工作管理,完成日常任务的计划、生产调度同时要分析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3)技术进步的同时,要完善管理制度,在配电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尽快制定一套适合于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运行管理规程,便于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
3.结论
实现配电网的信息自动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的思想就是对大量信息的融合。信息融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配电网管理的效率。实现配电网信息自动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针对企业发展情况不断进行完善。目前的配电网管理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我们相信,配电管理系统中融合的相关信息会越来越多、信息融合技术也会越来越科学,配电网的管理也就会越来越安全、先进和科学。
[关键词]信息管理 配电自动化 电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253-0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电力用户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工作效率和优质服务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供电部门在电网的规划改造、调度管理、运行维护、业扩报装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快速反应等方面,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面向电业生产的“基于图形处理的配网设施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配网AM/FM/GIS系统)可在许多方面满足这些需求。
1.我国配电自动化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实施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负荷也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配电网结构与保护、运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配电模式来解决这个矛盾,配电管理系统的实施有以下几点重大意义:
1)配电网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其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积极性,关系到是否能较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而配电管理系统则是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改造现有配电网,以使配电网运行于最佳状态。电力建设中,多年来不重视输配电建设,许多地区电网的发电能力充足,但城乡供电建设的设备不配套,使供电受到限制,有的供电网络不可靠,存在单路供电的情况,因为一个用户或一条线路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大面积停电的事时有发生。用户内部的配电设备和线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要,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居民楼更为突出。
2)配电管理系统是电力建设的迫切需要,它的建立对电力系统的减人增效,第二次创业,提高生产效率是必需的。配电管理系统是解决电力传输、分配瓶颈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了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提高了供电质量,降低了供电成本,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标,但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掌握配电及用户更多的信息。
3)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用于配电管理系统,是老配电网改造的可行措施。
1.2 配电自动化管理的构成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组成的。能量管理系统(EMS)是监视、控制和管理以发电、输电和变电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SCADA)、自动发电控制(AGC)和发电计划、网络分析(NA)、调度员培训模拟(DTS)几大部分。EMS和DMS共同功能是SCADA和网络分析及DTS,不同之处是EMS管理发电,而DMS管理配电(负荷),因此DMS又称为DA或DAS(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
配电自动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配电自动化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管理子系统:
1)SCADA系统,完成对整个配电系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处理、监视和控制。
2)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完成地理图层和配电网图层的图形维护。
3)配电工作管理,完成日常任务的计划、生产调度、缺陷管理、工作票管理等。
4)配电运行管理,完成线路巡视、清扫、检修及配变和开关的试验、检修等管理。
5)应急管理,主要是在获得停电报告后,迅速并尽可能准确地判断故障点,然后调度派遣维护抢修人员,并协助恢复供电,最后形成各种报表以备统计规划用。
6)其他管理,主要包括投诉电话管理,用于管理配电网停电和恢复过程,建立电力部门和用户间的良好关系;用户信息管理,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用电信息,便于将停、用电信息及时通知用户。
可见,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中,信息的搜集于处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3 配电自动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配电网基础数据缺乏完整性和及时性,配电网的设备数量多,覆盖面广,基础数据的信息量非常庞大,SCADA系统所采集的基础数据不够完整,监视和控制范围不够全面,因此目前只能对部分信息进行管理,还有许多信息没有进入计算机系统。另外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用户的业扩增容,使得配电网不断的扩大,这些变动信息的收集和更新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的生产与管理;
2)管理过程效率低,配电生产任务的特点是作业多、种类杂、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由于缺乏有效的配电管理信息系统,导致整个配电自动化管理过程效率比较低,无法为供电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工具,实现对生产作业的过程控制,比如作业进度、安全、材料消耗等的控制;
3)缺乏计算机辅助决策的功能,由于数据缺乏完整性,因此综合处理能力比较差,不能更好地达到计算机管理辅助决策的目的。例如,不能准确的进行配电网状态估计。也就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的作业模式,目前的配电网管理还只是局限于某个部门内部,大多是一些数据录入、简单查询和报表打印功能,只能解决生产技术的事后统计管理问题,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没有真正脱离传统工作方式,无法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流程化、跨部门、异地协同工作,相关单位的信息系统不能与之共享。
2.加强信息管理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配电自动化信息系统的硬件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硬件的集成便于实现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互操作与集成,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数据集成就成为在配电自动化中成功应用信息管理的关键。数据集成的目的是使原有的局部数据在新系统中得到一致性维护,提高其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局部数据在新系统通过集成之后,可以变成用户更感兴趣的综合、完整信息,进而为用户提供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用户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对电力系统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和提炼,构成系统集成的基础数据。业务需求和提炼的结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技术上要对分布在各个点上的计算机实现远程信息交换和处理;进一步加强SCADA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系统性;
2)充分利用SCADA系统,完善配电工作管理,完成日常任务的计划、生产调度同时要分析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3)技术进步的同时,要完善管理制度,在配电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尽快制定一套适合于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运行管理规程,便于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
3.结论
实现配电网的信息自动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的思想就是对大量信息的融合。信息融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配电网管理的效率。实现配电网信息自动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针对企业发展情况不断进行完善。目前的配电网管理系统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我们相信,配电管理系统中融合的相关信息会越来越多、信息融合技术也会越来越科学,配电网的管理也就会越来越安全、先进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