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曼(1991-),女,河南省信阳市人,教育学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摘 要: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往往通过互联网得以放大。学生是重要的网民群体,他们习惯通过网络发表评论、表达诉求,一旦向非理性方向发展,极易引发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而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对此学校应从提高互联网风险意识、提升网络舆情掌控能力以及建立互联网安全应急机制入手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互联网+”;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明确指出,“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是全球网络空间在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各类社会冲突与群体性事件也随之而来,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事件的非理性发展容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维护正常、稳定的学校及社会环境有较大的冲击与破坏。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重视网络思想宣传对学生的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建设平安校园与和谐社会。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而相应的配套改革不能随之跟进,校园内外部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引发校园网络矛盾的激化,加之校园网络信息监管的缺失,就为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一)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2]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群体性事件,由此,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可界定为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表达利益诉求的集群行为,并对学校和社会管理产生影响的事件。
(二)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一般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但在“互联网+”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
1、突发性。客观而言,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事件的发生具有可预见性,但关于事件发生的导火索、时间、方式以及所爆发的能量等情况与现实中的群体事件相比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其在短时间内集聚网络言论的能量很大,极易导致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突然爆发。
2、从众性。校园事件一旦发生,在网上网下的舆情传播过程中,人们讨论越频繁、激烈,受事件影响的人数就越多。参与者由于从众心理会产生“集体无意识”,经网络传播容易引发“多骨诺米牌效应”,从众效应破坏力巨大,“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一个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3]。
3、隐蔽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在网上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信息来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判断或目的制造、传播言论,所以,校方难以对网络信息的真伪进行及时鉴别,延误对事件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
4、扩散性。网络因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成为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扩散的“绝佳工具和场所”;学生作为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数量之多、效率之高、影响之大也成了事件扩散的“助推器”。
二、“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危害
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无论是年龄阶段、知识基础、生活背景或是生理特点,学生网民群体比一般的社会群体都有着较高的集体兴奋点,对现实过于理想化又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情緒感染、暗示,使非理性行为出现“蝴蝶效应”,造成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给自身、学校以及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一)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网络暴力是通过互联网群聚发布非理性的言论甚至介入现实生活对当事人造成威胁和压力的行为。[4]互联网快捷、隐身、匿名等特点为任意言论的发表与传播提供了平台,网民接触到现实中违背常规或伦理道德的事情倾向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言论都带有他们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性,情绪激动之下可能通过“信息暴力”对当事人进行言语攻击,甚至通过“行为暴力”强行介入其现实生活,进行“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事件的出现。
(二)扭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心理机制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与研判能力有限,对网络信息不能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容易受到网上主流思想的浸染与误导,盲目跟风,一味发泄情绪,忽略对事件真相和背景的探究。通过互联网,学生虽然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或思想,形成对事物的正确、理性认识,但也极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负面、污秽的东西,造成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影响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客观认识。
(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非理性发展会导致学校正常运作秩序的紊乱,必然给学生、教师、家长以及事件相关人员和组织带来干扰或困难,现代先进技术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又加剧了事件的扩大化和激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会对我们维护互联网安全、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事前预防是处理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和关键,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的名言“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加强预防才能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社会收益[5],说明了事前预防对事件应急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虽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隐蔽性,但如果我们能把平时预防工作做好做到位,完全可以减少事件的发生,减轻事件的不利影响。 (一)树立互联网风险意识,防范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风险意识是指对风险的认识和防御能力,也就是人们对风险现象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积极态度,它是人们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前提和基础。[6]当今社会大多数人认为,学校是一个文明、安全的地方,网络群体性事件在这个环境下发生的概率较小,没有必要把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这是缺乏风险意识的表现。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在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资源准备下,不只是学校师生会受到身心伤害,学生所在的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显性或隐性的预兆,学校平时要提高互联网风险意识。发现危险源,就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各方力量积极识别现实与网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卡控和解决方案,避免各种潜在诱发因素的累积和恶化,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有效防范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把握主动权,也为事件发生之后的应急处理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所以,树立和强化互联网风险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校园网络风险的预测。在管理过程中,要消除回避风险、掩盖风险、忽视风险的消极思想,以负责任的态度认清风险、寻找危险源,找到诱发因素;二是校园网络风险的评析。对不同的风险源进行细致分析,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形成最佳的风险对策;三是校园网络风险的管控。实施具体的预防和控制计划,并不断检查和监控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以实践结果评价决策效果。
(二)提升学校网络舆情掌控能力,避免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激化
在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缺席,使广大希望获取信息、理解事件真相的群众被‘不明真相’,反而推導出政府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结论,有黑幕的印象,更加相信传闻和谣言,从而导致了网络燃烧效应的产生”[7]。学校作为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官方、权威代表,面对舆情,封锁、打压还是疏导是应对矛盾、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选择,会极大地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舆情的治理难度以及事件的处理效果。
疏导机制是指当触发性因素出现时,用于抑制一般性信念形成和行动动员的应对机制。[8]其中,对失真的言论进行有效控制是抑制一般性信念的关键,控制的最佳方法是“在可控制的传统媒体上,力求信息及时、合理地公开——如此,谣言才会失去土壤和市场”[9]。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触发性因素一旦存在,学校就要不回避、不推诿,学会驾驭媒体,力争掌控舆情发展动向;通过影响一些学生“意见领袖”,引导舆论正确走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疏导与弱化,避免群体性事件的激化。因此,提升学校对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当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出现时,做到及时发现、准确研判,为后续的舆情处理应对工作赢得主导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给学生就事件本身进行理性分析,引导其采用合法和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建立学校领导与学生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通过缓和矛盾、释放情绪掌控网络舆情发展方向,提高有效应对和控制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建立互联网安全应急机制,阻止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蔓延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学校必然会与校外发生信息和资源的交流互动,这也就说明了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管理仅仅依靠学校这一主体,单枪匹马是难以取得好效果的。校园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是一个包括教学、后勤、治安保卫、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想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强化其内部和外部的联合管理。
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建立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员配备上,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要争取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员和组织,让专家、志愿者、学生社团成员等参与到应急管理的联动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为事件的应急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校园也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会受到社会中其他力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效控制校园群体性事件的蔓延,就得和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一起建立协调、高效的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互联网安全应急机制,提高共同的工作效率,阻止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蔓延成社会危机事件。
总之,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是建设平安校园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对于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管理者要持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态度,从预防入手,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知识,去构建和完善有效的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机制,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1.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2.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杜志强主持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群体性事件的氛围感染、校方作为与大学生参与理性的关系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013BJY01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2).
[2] 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68.
[3]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6.
[4] 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137.
[5] 宋香丽.博弈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92-95.
[6] 袁初明.风险意识的辩证考察及风险意识的培育[J].前沿,2011,(18):52-54+131.
[7] 朱力.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国重大社会性突发事件及其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45.
[8] 张杨.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条件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6):62-63.
[9] 张立林.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
摘 要: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往往通过互联网得以放大。学生是重要的网民群体,他们习惯通过网络发表评论、表达诉求,一旦向非理性方向发展,极易引发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而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对此学校应从提高互联网风险意识、提升网络舆情掌控能力以及建立互联网安全应急机制入手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互联网+”;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明确指出,“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是全球网络空间在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各类社会冲突与群体性事件也随之而来,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事件的非理性发展容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维护正常、稳定的学校及社会环境有较大的冲击与破坏。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重视网络思想宣传对学生的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建设平安校园与和谐社会。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而相应的配套改革不能随之跟进,校园内外部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引发校园网络矛盾的激化,加之校园网络信息监管的缺失,就为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一)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2]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群体性事件,由此,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可界定为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表达利益诉求的集群行为,并对学校和社会管理产生影响的事件。
(二)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一般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但在“互联网+”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
1、突发性。客观而言,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事件的发生具有可预见性,但关于事件发生的导火索、时间、方式以及所爆发的能量等情况与现实中的群体事件相比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其在短时间内集聚网络言论的能量很大,极易导致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突然爆发。
2、从众性。校园事件一旦发生,在网上网下的舆情传播过程中,人们讨论越频繁、激烈,受事件影响的人数就越多。参与者由于从众心理会产生“集体无意识”,经网络传播容易引发“多骨诺米牌效应”,从众效应破坏力巨大,“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一个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3]。
3、隐蔽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在网上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信息来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判断或目的制造、传播言论,所以,校方难以对网络信息的真伪进行及时鉴别,延误对事件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
4、扩散性。网络因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成为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扩散的“绝佳工具和场所”;学生作为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数量之多、效率之高、影响之大也成了事件扩散的“助推器”。
二、“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危害
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无论是年龄阶段、知识基础、生活背景或是生理特点,学生网民群体比一般的社会群体都有着较高的集体兴奋点,对现实过于理想化又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情緒感染、暗示,使非理性行为出现“蝴蝶效应”,造成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给自身、学校以及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一)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网络暴力是通过互联网群聚发布非理性的言论甚至介入现实生活对当事人造成威胁和压力的行为。[4]互联网快捷、隐身、匿名等特点为任意言论的发表与传播提供了平台,网民接触到现实中违背常规或伦理道德的事情倾向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言论都带有他们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性,情绪激动之下可能通过“信息暴力”对当事人进行言语攻击,甚至通过“行为暴力”强行介入其现实生活,进行“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事件的出现。
(二)扭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心理机制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与研判能力有限,对网络信息不能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容易受到网上主流思想的浸染与误导,盲目跟风,一味发泄情绪,忽略对事件真相和背景的探究。通过互联网,学生虽然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或思想,形成对事物的正确、理性认识,但也极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负面、污秽的东西,造成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影响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客观认识。
(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非理性发展会导致学校正常运作秩序的紊乱,必然给学生、教师、家长以及事件相关人员和组织带来干扰或困难,现代先进技术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又加剧了事件的扩大化和激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会对我们维护互联网安全、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事前预防是处理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和关键,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的名言“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加强预防才能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社会收益[5],说明了事前预防对事件应急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虽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隐蔽性,但如果我们能把平时预防工作做好做到位,完全可以减少事件的发生,减轻事件的不利影响。 (一)树立互联网风险意识,防范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风险意识是指对风险的认识和防御能力,也就是人们对风险现象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积极态度,它是人们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前提和基础。[6]当今社会大多数人认为,学校是一个文明、安全的地方,网络群体性事件在这个环境下发生的概率较小,没有必要把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这是缺乏风险意识的表现。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在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资源准备下,不只是学校师生会受到身心伤害,学生所在的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显性或隐性的预兆,学校平时要提高互联网风险意识。发现危险源,就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各方力量积极识别现实与网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卡控和解决方案,避免各种潜在诱发因素的累积和恶化,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有效防范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把握主动权,也为事件发生之后的应急处理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所以,树立和强化互联网风险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校园网络风险的预测。在管理过程中,要消除回避风险、掩盖风险、忽视风险的消极思想,以负责任的态度认清风险、寻找危险源,找到诱发因素;二是校园网络风险的评析。对不同的风险源进行细致分析,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形成最佳的风险对策;三是校园网络风险的管控。实施具体的预防和控制计划,并不断检查和监控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以实践结果评价决策效果。
(二)提升学校网络舆情掌控能力,避免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激化
在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缺席,使广大希望获取信息、理解事件真相的群众被‘不明真相’,反而推導出政府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结论,有黑幕的印象,更加相信传闻和谣言,从而导致了网络燃烧效应的产生”[7]。学校作为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官方、权威代表,面对舆情,封锁、打压还是疏导是应对矛盾、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选择,会极大地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舆情的治理难度以及事件的处理效果。
疏导机制是指当触发性因素出现时,用于抑制一般性信念形成和行动动员的应对机制。[8]其中,对失真的言论进行有效控制是抑制一般性信念的关键,控制的最佳方法是“在可控制的传统媒体上,力求信息及时、合理地公开——如此,谣言才会失去土壤和市场”[9]。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触发性因素一旦存在,学校就要不回避、不推诿,学会驾驭媒体,力争掌控舆情发展动向;通过影响一些学生“意见领袖”,引导舆论正确走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疏导与弱化,避免群体性事件的激化。因此,提升学校对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当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出现时,做到及时发现、准确研判,为后续的舆情处理应对工作赢得主导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给学生就事件本身进行理性分析,引导其采用合法和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建立学校领导与学生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通过缓和矛盾、释放情绪掌控网络舆情发展方向,提高有效应对和控制网络舆情的能力。
(三)建立互联网安全应急机制,阻止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蔓延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学校必然会与校外发生信息和资源的交流互动,这也就说明了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管理仅仅依靠学校这一主体,单枪匹马是难以取得好效果的。校园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是一个包括教学、后勤、治安保卫、学生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想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须强化其内部和外部的联合管理。
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建立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员配备上,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要争取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员和组织,让专家、志愿者、学生社团成员等参与到应急管理的联动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为事件的应急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校园也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会受到社会中其他力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效控制校园群体性事件的蔓延,就得和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一起建立协调、高效的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互联网安全应急机制,提高共同的工作效率,阻止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蔓延成社会危机事件。
总之,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是建设平安校园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对于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管理者要持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态度,从预防入手,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知识,去构建和完善有效的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机制,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1.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2.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杜志强主持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群体性事件的氛围感染、校方作为与大学生参与理性的关系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013BJY01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2).
[2] 叶笃初,卢先福.党的建设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68.
[3]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6.
[4] 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137.
[5] 宋香丽.博弈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92-95.
[6] 袁初明.风险意识的辩证考察及风险意识的培育[J].前沿,2011,(18):52-54+131.
[7] 朱力.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国重大社会性突发事件及其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45.
[8] 张杨.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条件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6):62-63.
[9] 张立林.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