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同案同判"立足具体的个案审理与评价,致力于在复杂案件场合对司法裁量权予以限制和规范.就理由-规则的内容联系来看,从"同案"到"同判"的推论正当性必然立基于一个作为前提的一般规则.可普遍化规则为"同案同判"命题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其在普遍实践论辩中的固有地位使之成为支持"同案同判"的一般根据.司法的公共判断属性使法官应以"同案同判"为必不可少的裁判准则,由此保障司法结论的形成不能基于个人偏好,也不能是缺乏正当理由的任意决定."同案同判"也是司法之所以为司法的组织要素或结构依据,已
【机 构】
: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42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类案的法律适用及其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1BFX165)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案同判"立足具体的个案审理与评价,致力于在复杂案件场合对司法裁量权予以限制和规范.就理由-规则的内容联系来看,从"同案"到"同判"的推论正当性必然立基于一个作为前提的一般规则.可普遍化规则为"同案同判"命题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其在普遍实践论辩中的固有地位使之成为支持"同案同判"的一般根据.司法的公共判断属性使法官应以"同案同判"为必不可少的裁判准则,由此保障司法结论的形成不能基于个人偏好,也不能是缺乏正当理由的任意决定."同案同判"也是司法之所以为司法的组织要素或结构依据,已然规定在司法运行及其个案裁判推理的程序之中.无论是作为司法公共判断的约束性规则,还是作为司法活动自身的构成性规则,"同案同判"都成为法官应当履行的司法义务."同案同判"成为司法义务并非法律义务,而是一种与司法职能特性和法官行动密切相关的特殊道德义务,是法官职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五四"学生运动多被视作文化运动向政治运动转向的开端,从长时段来看,这一判断应无疑义.若从短程视野观察,"五四"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或出于反思性目的,不少青年学生在原有文化运动道路上有继续深入与前行的倾向,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人抱持一种文化运动的分工意识,"分业"渐成一时流行的口号.这一倾向在少年中国学会内部表现尤为明显,不少学会成员在分工原则的指导下,自觉担负起思想学术方面的使命,在既有的社会运动之外,明确宣告"力学救国".
2021年7月29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表彰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出版物、出版单位和出版人物的决定》和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经严格评选,20种期刊获期刊奖(其中社科期刊10种),《学术月刊》列第6位.本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表彰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对出版界的一次巡礼和检阅.《学术月刊》也是首次获"期刊奖"殊荣.
维特根斯坦与实用主义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理解这种关系构成了当前国际维特根斯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维特根斯坦思想与实用主义哲学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使得研究者们坚信两者之间存在思想上的一致性.然而,通过对维特根斯坦提及实用主义的语境分析,我们会发现,维特根斯坦对实用主义的理解远比研究者们所想象的更为疏远,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完全不能被解释为一种实用主义,无论是在何种意义上的实用主义.维特根斯坦与詹姆斯思想之间被看作共享一系列承诺,包括反基础主义、对人类生活具体细节的描述、实践对思想的
肇始于"盖蒂尔问题"的当代西方的知识论研究与近代西方的认识论研究不同:前者更聚焦于知识证成之规范性维度,后者更聚焦于知识构成的事实性维度.除了专业的分析哲学专家之外,汉语哲学界对于现代西方知识论(而不是近代西方认识论)的接受度并不高.这在相当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基于英语思维的西方研究者对于"知识""信念""证成"等核心概念的理解方式与基于汉语思维的中国读者的理解方式有所不同.不过,我们也不能由此忽略现代西方知识论研究的两面性:一方面,现代西方知识论的很多典型话题的设置与展开方式的确是受到了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已有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无法回应当代中国问题,新时代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引.基于中国实践推动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适逢其时.从历史看,自19世纪4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立足国情,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摸索出适合中国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与发展的理论,为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世界性的历史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经验,为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向未来,推动发展经济学理论创
构成主义观点致力于在自然主义的心灵图景中解释自我知识的特殊性与第一人称权威.为此,它主张高阶信念和一阶态度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构成性的关系.概念论解释试图从认识主体的概念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推理的能力来作出论证.默认权威观点则诉诸日常话语实践的"语法"要求,主张认识主体对自我的态度拥有先天合理的、又可由证据挫败的确信.通过引入"以言行事"的思路,构成主义有希望确立起合理、审慎、有节制的第一人称权威观点.
跨部门协同是复杂社会问题管理的普遍难题.区别于多重制度逻辑视角对逻辑冲突的强调,混合逻辑视角更加重视逻辑的共存融合,为跨部门协同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作为不同部门间的黏合剂,社会企业的混合逻辑可以弥合不同逻辑冲突,强化跨部门协同的目标共识和策略共识,使协同具有更强逻辑向心力和逻辑联通性,提升组织混合程度并增进混合价值.当前社会企业参与的跨部门协同形成了平台型、聚焦型、桥梁型和拼凑型等混合逻辑实践摸式.社会企业混合逻辑"出发点—行为—结果"的机理研究,弥补了现有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不足,为跨部门协同
非正式制度是农村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农民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关联、非正式制度、合作行为三者的关联机制,构建了非正式制度再生产的理论框架,强调中国农村非正式制度因功能差别可分为"防御性"与"开拓性"两种类型,它们的再生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数量与规模特征有不同作用.根据逻辑推演,以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现存"土堡"建筑作为非正式制度"防御性"功能的衡量指标,探究其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土堡对所属村庄的经济组织数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业合作社平均规模的影响为负,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前夕正式印发,标志着环保督察正式在制度层面嵌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凸显了中央政府推动其成为一种常态化治理工具的意志.已有研究确认了环保督察制度对回应央地纵向环境治理难题、降低委托—代理风险的作用,但在中央持续强化环保督察制度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应对将给环境治理带来何种实然变化尚缺乏系统阐释.第二轮督察在浙江的实施情况表明,常态化、制度化的中央督察并非追求地方政府运动式的短期执行,而是着眼考量地方政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长期能力.相应地,地方政
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往往会受到不同经济学流派的影响.通过考察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可以揭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政府主导发展经济学、新制度发展经济学和不完全信息发展经济学之间的异同点.由于现有新古典传统下的经济发展理论都没有涉及信息处理不完美或心理维度问题,因此有必要重点探讨行为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心理或行为的作用机制.因心理账户、默认规则和认知偏差等非理性行为系统性偏离经济人模型,从而对当代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行为失灵与市场失灵、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经济理论形成的互补认识